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蛊蠹(蠱蠹)
毒害侵蚀。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既而 季安 悍诞淫骄,风勃蛊蠹,发则喜杀左右,渐及於骨肉。”
分類:毒害侵蚀
《漢語大詞典》:销刻(銷刻)
侵蚀克扣。 宋 叶适 《国子监主簿周公墓志铭》:“军士食钱,主兵官销刻几尽矣。”
分類:侵蚀克扣
《漢語大詞典》:蛊蚀(蠱蝕)
困扰侵蚀。 师陀 《寒食节》:“他无力的坐在椅上,心头乱糟糟,被烦躁蛊蚀着,懊悔着不该回来,且想马上离开这里了。”
分類:困扰侵蚀
《漢語大詞典》:耐酸
(1).谓能经受清寒。 明 袁宗道 《元宵》诗:“ 白苏居士 大耐酸,菜盂粥椀坐团圞。”
(2).能耐酸性侵蚀。如:耐酸水泥;耐酸搪瓷。
《漢語大詞典》:疽食
疮毒侵蚀肌肉。比喻祸患蔓延。后汉书·虞诩传:“窃闻公卿定策当弃 凉州 ……议者喻以补衣犹有所完, 詡 恐其疽食侵淫而无限极。弃之非计。”《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百姓齐民,积年涂炭,疽食侵淫,边虞方重。” 明 归有光 《贺戚总戎平倭序》:“﹝ 倭 夷﹞顷岁乃敢陵斥州县,浸淫疽食,滨海之区,为其所伤残者沿络万里。” 清 彭士望 《冬心》诗:“盗贼即黎民,变化良有由。苟且终抚局,疽食正堪忧。”
《漢語大詞典》:啮坏(齧壞)
侵蚀破坏。 宋 苏轼《试馆职策问·冗官之弊水旱之灾河决之患》:“ 河 自近岁屡决而西……塞而归之故道歟?则水未必听,或至於啮坏都邑。”
分類:侵蚀破坏
《國語辭典》:蚀损(蝕損)  拼音:shí sǔn
亏损、亏耗。如:「除去蚀损部分,几乎没什么赚头。」
《漢語大詞典》:墙垛(牆垛)
亦作“墻垛”。
(1).围墙的上端。为防雨水侵蚀,常宽于墙壁的厚度。 老舍 《赵子曰》第七:“他倚在北房的墙垛探着头看,北屋中一点光亮没有。”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屋的两端,高高的隔火墙粉得雪白的,角翘翘地耸立在空间,衬着后面山里的青松和翠竹,雪白的墙垛显得非常地耀眼。”
(2).指城墙的垛口。 郭沫若 《南冠草》尾声:“ 夏淑吉 与 钱秦篆 由城头右侧匆匆出场。二人行至正中处,倚立墙垛,向左侧遥望,时时掩泣。”
《漢語大詞典》:加气
加入或注入气体
使空气以气泡形式存在于混凝土中(如使之耐冻和耐消除冰雪用的化学药品的侵蚀)
《國語辭典》:狧糠及米  拼音:tà kāng jí mǐ
由外面的糠舔吃到里面的米。比喻逐步侵蚀、得寸进尺。《汉书。卷三五。吴王濞传》:「语有之曰:『狧糠及米。』吴与胶西,知名诸侯也,一时见察,不得安肆矣!」也作「舐糠及米」。
《漢語大詞典》:松嫩平原
东北平原的北部。受松花江、嫩江侵蚀和冲积而成。沉积层中富含石油,有著名的大庆油田。黑土分布广,土壤肥沃。中国商品粮基地。
《國語辭典》:汀线(汀線)  拼音:tīng xiàn
海岸受海水侵蚀所形成的线状痕迹。由汀线可推知陆地升降的情形。
《国语辞典》:氯气中毒(氯气中毒)  拼音:lǜ qì zhòng dú
由于呼吸道黏膜或皮肤受到氯气侵蚀而造成中毒。有梗塞、咳嗽、流泪、剧烈头痛和上腹部疼痛等症状,若浓度超过百万分之四十,还可能发生肺水肿的现象。
《国语辞典》:侵蚀基准(侵蚀基准)  拼音:qīn shí jī zhǔn
水流失去侵蚀力的水平面。如海水面或支流注入主流的水面。
《国语辞典》:海蚀台地(海蚀台地)  拼音:hǎi shí tái dì
由海浪侵蚀所造成的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