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武爵武任
依据战功的大小给以爵位和官职。《商君书·去强》:“兴兵而伐,则武爵武任,必胜。”
《國語辭典》:胎具  拼音:tāi jù
制作某些产品时,依照所定规格、形状,所制造出来的模具。
《漢語大詞典》:随性适分(隨性適分)
谓作者诗文的风格,是依据各人的情性气质而定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然诗有恒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圆通。” 周振甫 注:“随性适分,定位立体,和各人的性情有关。”
《國語辭典》:太阳历(太陽曆)  拼音:tài yáng lì
只考虑地球绕太阳公转,而忽略月相变化所制定的历法。如埃及历法及目前世界各国所通用的格勒哥里历等皆是。简称为「阳历」。参见「格里历」、「儒略历」条。
《國語辭典》:太阴历(太陰曆)  拼音:tài yīn lì
一种历法,简称为「阴历」。我国古称月球为「太阴」,故根据月相圆缺的周期而定的历法即称为「太阴历」。如回历属纯太阴历,与太阳位置毫无关系,因此没有闰月。我国自古流传至今的农历,虽然俗称为「阴历」,其实是以阳历为骨干,以阴历为附属的阴阳合历,所以,一年分成十二个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外,还有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的置闰问题,以使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太阳年相当,并符合自然节气。
《漢語大詞典》:讨据(討據)
讨究依据。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习禅二·慧命:“寻事剃落,学无常师,专行‘方等’、‘普贤’等懺,讨据《华严》,以致明道。”
分類:讨究依据
《國語辭典》:信而有徵  拼音:xìn ér yǒu zhēng
确实而有證据。《左传。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徵,故怨远于其身。」唐。杨烱〈从弟去盈墓志铭〉:「积善馀庆,信而有徵。」
分類:真实依据
《漢語大詞典》:信而有徵
真实而有依据。左传·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徵,故怨远於其身。” 汉 蔡邕 《王子乔碑》:“稽古老之言,感精瑞之应,咨访其验,信而有徵。”太平广记卷二○三引 五代 范质 《玉堂闲话·王仁裕》:“其年中春, 晋 帝果幸於 梁汴 , 石渠 金马 ,移在 雪宫 ,迄今十三年矣。索索之兆,信而有徵。” 清 戴名世 《王氏墓表》:“ 亦士 亦为余言其事之始末,盖信而有徵也。”
分類:真实依据
《国语辞典》:模拟演习(模拟演习)  拼音:mó nǐ yǎn xí
为了达成特殊作战任务,依据作战计画,模拟目标地区的实际情形,预想敌军可能采取的反应行动与实战状况而实施的演习。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奇袭珍珠港前所作的演习,即为典型的模拟演习。
《国语辞典》:凭空杜撰(凭空杜撰)  拼音:píng kōng dù zhuàn
私自设想,完全没有依据。如:「中国的山水画上的奇峰怪石,并非都是凭空杜撰的。」
《国语辞典》:民主政治  拼音:mín zhǔ zhèng zhì
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所有,政府依据民意施政,人民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民权,以控制政府政策及官员的政治制度。
《国语辞典》:路面等级(路面等级)  拼音:lù miàn děng jí
依公路路面的优劣分成数个等级,可供做计算客运运费的依据。
《国语辞典》:论功封赏(论功封赏)  拼音:lùn gōng fēng shǎng
依据功绩的大小,给与赏赐。《晋书。卷一○六。石季龙载记上》:「季龙入辽宫,论功封赏各有差。」也作「论功行封」、「论功行赏」。
《国语辞典》:量能课税(量能课税)  拼音:liáng néng kè shuì
依据纳税能力的高低,而课以适当的税额。
《国语辞典》:索书号码(索书号码)  拼音:suǒ shū hào mǎ
图书馆用来排列、出纳和清点图书的标志和依据。也称为「排架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