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供赡(供贍)
供给,供养。宋书·朱脩之传:“然性俭剋少恩情,姊在乡里,饥寒不立, 脩之 未尝供赡……先是, 新野 庾彦达 为 益州 刺史,携姊之镇,分禄秩之半以供赡之,西土称焉。”北齐书·皮景和传:“又有 阳平 人 郑子饶 ,诈依佛道,设斋会,用米麵不多,供赡甚广,密从地藏渐出饼饭,愚人以为神力。” 宋 范仲淹 《与指使魏佑书》:“如且要守坟持孝,即待支庄课供赡,一切取伊稳便。”
分類:供给供养
《漢語大詞典》:供拟(供擬)
亦作“ 供儗 ”。 供给,供应。旧唐书·儒学传下·卢粲:“岁时服用,自可百司供拟。”新唐书·魏少游传:“诸王、公主悉有次舍,供儗穷水陆。” 金 王若虚 《太一三代萧公墓表》:“所在供拟,多伤物命,其违天意甚矣,自今宜罢之。”
分類:供给供应
《國語辭典》:养活(養活)  拼音:yǎng huo
1.赡养、抚养。《东观汉记。卷一七。魏谭传》:「弃其女,养活兄子,州郡高其义。」《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天要坏我家门,杀了这孩儿是逆天道。且养活教长成,看他又作么生?」
2.豢养、供养。《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既然怕兴师动众,不如不养活这些閒人了!」《红楼梦》第一六回:「凡有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
《漢語大詞典》:私养(私養)
私下供给其生活资料或生活费用。魏书·释老志:“自王公已下,有私养沙门者,皆送官曹,不得隐匿。”
《漢語大詞典》:供祀
谓供给祭祀。晋书·礼志上:“古之圣王,躬耕帝藉,以供郊庙之粢盛。近世以来,耕藉止於数步之中,空有慕古之名,曾无供祀训农之实。”
祭祀,奉祀。 巴金 《鬼》:“要我认真地一一供祀起来,说不定会使我倾家荡产也未可知。”
《漢語大詞典》:养口(養口)
谓供给口腹的需要。荀子·正名:“蔬食菜羹,而可以养口。”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和如庖人之味焉,主於养口而无酸咸甘苦之争也。”《水浒传》第八六回:“弟兄两个,只得来山中寻讨些野味养口。”
《国语辞典》:供用  拼音:gōng yòng
供给使用。如:「这次写生比赛,画纸由主办单位统一供用。」《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诸州市牛皮角以供用,牧畜角筋脑革悉输焉。」
《漢語大詞典》:给廪(給廪)
亦作“ 给稟 ”。 官府供给粮食。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蛙给廪》:“水经注《晋中州记》:‘ 惠帝 闻蛙鸣,问官蛙私蛙。太子令 贾胤 对曰:在官为官蛙,在私为私蛙。帝曰:若是官蛙,可给廪。’给廪之语,政可笑。”
《國語辭典》:包饭(包飯)  拼音:bāo fàn
1.买便当。如:「你外出吃午餐时,请顺便帮我包饭。」
2.按日供人饭菜,再按月收取伙食费的交易方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又到近处包饭人家,说定了包饭。」也称为「包伙」。
《漢語大詞典》:养生主(養生主)
(1).原为庄子篇名。后借作酒名。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九:“ 唐 庚子西 謫 惠州 时,自酿酒二种:其醇和者名‘养生主’,其稍冽者名‘齐物论’。”
(2).供给生活所需的主人。 阿英 《鬼的故事》:“他不知要怎样感谢他的养生主才好。”
《国语辞典》:供水  拼音:gōng shuǐ
供给用水。如:「夏季时,用水激增,常发生供水不足的问题。」《旧唐书。卷一三六。列传。崔损》:「今属通年,欲议修置,缘供水稍远,百姓劳弊,今欲于见住行宫处修创,冀久远便人。」
《漢語大詞典》:品料
明 内廷畜养的动物,各有品级,按品级供给的饲料,称为“品料”。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摘抄·禽兽衣冠》:“我朝内监虫蚁房虎豹犀象,各有职秩,有品料,如虎之将军,象之指挥。”
《漢語大詞典》:供饭(供飯)
供给饭食;管饭。宋史·刑法志二:“禁囚无供饭者, 临安 日支钱二十文,外路十五文。”《西游记》第五七回:“这人家也不可撒泼,恐他不肯供饭。”《天雨花》第一回:“多承小相公前来下顾。还是我老身店中供饭,还是自家起火?”
分類:供给饭食
《國語辭典》:给养(給養)  拼音:jǐ yǎng
1.供养。《易经。井卦。彖曰》「井养而不穷也」句下唐。孔颖达。正义:「井养而不穷者,叹美井德,愈汲愈生,给养于人,无有穷已也。」
2.供应军事人员与牲畜食用之粮食及饲料。
《漢語大詞典》:养火(養火)
谓不断供给燃料,使燃烧之火保持不灭。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宋时炼丹》:“ 章圣 ( 宋真宗 )时,炼丹一炉,在翰林司金丹阁,日供炭五觔,至 熙宁 元年,犹养火不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