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敬共
(1).恭敬。共,通“ 恭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生於乱世,贵而能贫,民无求焉,可以后亡。敬共事君与二三子。”
(2).恭敬地供给。共,通“ 供 ”。《左传·襄公八年》:“敬共币帛,以待来者,小国之道也。”
分類:恭敬供给
《國語辭典》:养赡(養贍)  拼音:yǎng shàn
供养资助。《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媳妇是个病鬼,儿子又十分不孝,动不动将老身骂詈,养赡又不周全,有一顿,没一顿的。」《红楼梦》第二回:「外又谢甄家娘子许多物事,令其好生养胆,以待寻访女儿下落。」也作「养膳」。
《漢語大詞典》:供须(供須)
亦作“ 供需 ”。 供给所需之物。 唐 何光远 鉴诫录·陪臣谏:“当路州县凋残,所在馆驛隘小,止宿尚犹不易,供须固是极难。”旧唐书·懿宗纪:“缓征歛则闕於供须,促期限则迫於贫苦。” 宋 史璟卿 《谏史嵩之书》:“自开督府,东南民力,困於供需,州县仓卒,匱於应办。”元史·成宗纪二:“詔诸王、駙马及有分地功臣,户居 上都 、 大都 、 隆兴 者,与民均纳供儒。”
分類:供给所需
《漢語大詞典》:供送
供给传送。新唐书·食货志二:“小人因宫市为姦,真伪难辨,宜下府县供送。”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民俗:“贫下人家就店呼酒,亦用银器供送。” 元 张师贤 《和西湖竹枝词》:“ 孤山 脚下路三叉, 孤山 墓上好梅花;不似 马塍 桃李树,随春供送别人家。”
分類:供给传送
《漢語大詞典》:廪饩(廩餼)
亦作“廪餼”。
(1).旧指由公家供给的粮食之类的生活物资。南史·萧正德传:“敕所在给汝廩餼。” 唐 李渤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虽然廩餼各不一,就中总免拘常伦。”
(2).指科举时代由公家发给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 唐 杜牧 《礼部尚书崔公行状》:“復建立儒宫,置博士,设生徒,廩餼必具,顽惰必迁。”元史·选举志一:“百官子弟之就学者,常不下二三百人,宜增其廪餼。”
(3).泛指薪给。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银行下》:“另举在股董事十人,襄赞其成,重其事权,丰其廩餼。”
(4).赠送给人粮食之类生活物资。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 李丞相 ﹞久之方省曰:‘故人也。’遂廩餼之。”
《漢語大詞典》:券食
谓凭券供给的膳食。 宋 洪迈 容斋续笔·买马牧马:“使臣、将校得迁秩转资,沿道数十州,驛程券食、厩圉薪芻之费,其数不貲。”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所从之吏卒,所批之券食,所受之礼馈,皆有明禁。”
分類:供给膳食
《漢語大詞典》:供顿(供頓)
(1).供给行旅宴饮所需之物。 北魏 崔光 《谏灵太后幸嵩高表》:“供顿候迎,公私扰费。” 唐 元稹 《连昌宫词》:“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范槚》:“ 景 藩役兴,王舟涉 淮 ,从 彭城 达於 宝应 ,供顿千里。” 清 张杓 《上杨侯陈善后事宜书》:“客兵既苦於驰驱,地主亦劳於供顿。”
(2).设宴待客。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江南风俗,儿生一朞……常有酒食之事耳。无教之徒,虽已孤露,其日皆为供顿。”
(3).指饮食。旧唐书·王翃传:“ 翃 备供顿,肉败粮臭,众怒以叛。”
《漢語大詞典》:供膳
(1).供给膳食。周书·陆通传:“后宅侧忽有泉出而有鱼,遂得以供膳。”《诗·召南·驷铁》“奉时辰牡” 唐 孔颖达 疏:“兽人献时节之兽以供膳。” 清 李渔 《玉搔头·缔盟》:“莫説你一位,就带上千把人来,也还供膳得起。”
(2).宫廷中掌管御膳者。北齐书·方技传·皇甫玉:“ 显祖 既即位,试 玉 相术,故以帛巾袜其眼,而使歷摸诸人……至供膳曰:正得好饮食而已。”新唐书·车服志:“平巾緑幘者……太官署、食官署供膳、奉觶之服也。”
《漢語大詞典》:夜草
夜间供给牲畜的饲料。《农谚选·家禽家畜》:“蚕无夜食不长,马无夜草不肥。”
《国语辞典》:供食  拼音:gōng shí
供给食物。《三国演义》第一九回:「当下刘安闻豫州牧至,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
《國語辭典》:公费(公費)  拼音:gōng fèi
1.由公家或团体所支付的经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张秀才高中,本县原有公费,赏钱五十贯文,在我库上来领。」也作「官送」。
2.办公的费用。如:「私自挪用公费是不合法的行为。」
《國語辭典》:料度  拼音:liào duò
预想、揣度。《史记。卷六九。苏秦列传》:「臣窃以天下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度诸侯之卒十倍于秦。」三国魏。曹植〈求通亲表〉:「窃自料度,不后于朝士矣。」《水浒传》第四五回:「每日五更睡觉,不时跳将起来,料度这件事。」
分類:估计忖度
《漢語大詞典》:养体(養體)
保养身体;满足身体的需要。荀子·正名:“麤布之衣,麤紃之履,而可以养体。”史记·礼书:“疏房牀笫几席,所以养体也。”
谓奉养父母,供给父母生活所需。 汉 桓宽 盐铁论·孝养:“故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
《國語辭典》:一共  拼音:yī gòng
1.一同。南朝梁。简文帝 与湘东王书:「文章未坠,必有英绝领袖之者,非弟而谁?每欲论之,无可与语。思吾子建,一共商榷。」
2.总共。《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那女子片刻之间弹打了一个当家的和尚,一个三儿,刀劈了一个瘦和尚,一个秃和尚,打倒了五个作工的僧人,结果了一个虎面行者,一共整十人。」《文明小史》第四八回:「主人数了数宾主,一共有了七人,便写局票摆席。」
《漢語大詞典》:供饷(供餉)
供给差粮。 北魏 高允 《谏起宫室疏》:“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餉,合四万人,半年可讫。”
分類: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