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养育(養育)  拼音:yǎng yù
扶养教育。《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我虽无三年养育之苦,也有十五年抬举之恩,却休忘我夫妻两口儿。」
《國語辭典》:应付(應付)  拼音:yīng fù
支付、付给。《醒世恒言。卷三三。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姐夫,且将这些钱去,收拾起店面,开张有日,我便再应付你十贯。」
《國語辭典》:应付(應付)  拼音:yìng fù
1.设法对付或处置。《三国演义》第一三回:「粮食军需,谨当应付。」
2.应酬、敷衍。《文明小史》第三七回:「自己踌躇应付他的法子。想了半响,没得主意。」
《國語辭典》:供应(供應)  拼音:gòng yìng
伺候、侍奉。元。关汉卿《金线池》第四折:「你在我衙门里供应多年,也算的个积年了,岂不知衙门法度?」
《國語辭典》:廪食(廩食)  拼音:lǐn shí
官府发给的粮食。《韩非子。内储说上》:「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汉书。卷五四。苏建传》:「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漢語大詞典》:资给(資給)
(1).天资聪敏,言语便捷。 汉 刘向 说苑·敬慎:“高上尊贤,无以骄人;聪明圣智,无以穷人;资给疾速,无以先人;刚毅勇猛,无以胜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辨不入道,而应对资给,是谓口辨, 乐毅 、 曹邱生 是也。”
(2).资助,供给。三国志·蜀志·刘璋传:“ 璋 资给 先主 ,使讨 张鲁 ,然后分别。” 唐 蒋防 《霍小玉传》:“ 玉 常以薪蒭衣服,资给於 崔 。”
(3).货财富足。《晋书·郤詵传》:“官得其人,则事得其序;事得其序,则物得其宜;物得其宜,则生生丰植,人用资给,和乐兴焉。”
(4).资财给养。《北史·邢峦传》:“昔 邓艾 、 钟会 率十八万众,倾中国资给,裁得平 蜀 。”南史·何尚之传:“时或遣军北侵,资给戎旅,悉以委之。”
《國語辭典》:廪稍(廩稍)  拼音:lǐn shāo
官吏的粮食、俸禄。宋。钱公辅义田记〉:「其下为卿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國語辭典》:穷乏(窮乏)  拼音:qióng fá
贫穷、匮乏。《孟子。告子上》:「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淮南子。主术》:「故国无九年之畜,谓之不足;无六年之积,谓之悯急;无三年之畜,谓之穷乏。」
《漢語大詞典》:给食(給食)
供给食用。墨子·号令:“若贫不能自给食者,上食之。”史记·萧相国世家:“ 萧何 转漕 关中 ,给食不乏。” 宋 方凤 《物异考·金石异》:“ 唐 垂拱 中, 武威郡 石化为麪,贫人取以给食。”
给别人吃。墨子·号令:“为养其亲若妻子,为异舍,无与员同所,给食之酒肉。”史记·平準书:“ 匈奴 数侵盗此边,屯戍者多,边粟不足给食当食者。”
《漢語大詞典》:自供
(1).自行供给。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应须士马、甲仗、粮赐等,并於当路自供。” 唐 杜甫 《诸将》诗之三:“朝廷衮职虽多预,天下军储不自供。” 明 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此天下之良法,使民自供,初无所扰,何待丰岁?” 明 钱澄之 《田家苦》诗:“老夫生计苦疏慵,学稼东皋拟自供。”
(2).受审人自述案情,招认罪状。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但行兇非止一人,据 革 自供当时逃散,不记姓名。”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五幕:“执问涂厕人, 豫让 乃自供:欲报 智伯 仇,故变名为佣。”
《漢語大詞典》:续食(續食)
相继供给食物。周礼·夏官·怀方氏“治其委积馆舍饮食” 汉 郑玄 注:“续食其往来。” 孙诒让 正义:“注云‘续食其往来’者,尔雅·释詁云:‘续,继也。’谓自来及往,相继共其饮食,无缺乏也。”汉书·武帝纪:“徵吏民有明当时之务,习先圣之术者,县次续食,令与计偕。”新唐书·郭虔瓘传:“建募 关中 兵万人击餘寇,遂前功,有詔募士给公乘,在所续食。”
《漢語大詞典》:肃给(肅給)
(1).敬谨供给。左传·哀公三年:“百官官备,府库慎守,官人肃给。” 杨伯峻 注:“肃给,谓肃敬供给。”管子·君臣上:“是以上有餘日而官胜其任,时令不淫而百姓肃给。此唯上有法制,下有分职也。” 尹知章 注:“肃给,言其敬而供上。” 汉 贾谊 新书·礼容语下:“身恭除洁,外内肃给,敬也。”唐语林·补遗一引 唐 颜真卿 《和政公主神道碑》:“上之在 陕 ,忧主乏匱,乃命中使屡敕节度及转运使,随主所须,务令肃给。”
(2).引申为奉公尽职。 宋 司马光 《员外启殡文》:“惟灵居家孝慈,蒞官肃给。”
(3).敏捷。国语·晋语七:“知 羊舌职 之聪敏肃给也,使佐之。” 韦昭 注:“肃,敬也;给,足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国语下:“肃之言速,给之言急也……聪敏,言其通达也;肃给,言其敏捷也。四字义相贯注, 韦 注失之。”
《漢語大詞典》:优给(優給)
(1).从优给予;从优资助。旧唐书·宪宗纪下:“军前擒到 李师道 将 夏侯澄 等四十七人,詔并释付 魏博 及义成军收管,要还贼中者,则量事优给放还。”
(2).优裕之供给。太平广记卷二四一引《王氏闻见录·王承休》:“ 承休 一日请诸军拣选官健,得驍勇数千,号‘龙武军’, 承休 自为统帅,并特加衣粮,日有优给。”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十一:“故官子弟,年幼未袭者,亦给全俸,名曰优给。”
《國語辭典》:赡养(贍養)  拼音:shàn yǎng
供给衣食与生活所需。《元史。卷四。世祖本纪一》:「河南民王四妻靳氏一产三男,命有司量给赡养。」
《國語辭典》:接待  拼音:jiē dài
招待。《西游记》第二四回:「师父的故人是谁?望说与弟子,好接待。」《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只见一个尼姑步将进来,妈妈欢喜接待。」
《漢語大詞典》:给用(給用)
供给备用。《周礼·天官·大府》“颁其贿于受用之府” 汉 郑玄 注:“凡货贿皆藏以给用耳。”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明道二年贡砚铭》:“疑此特备寻常给用,及赏賚臣工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