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仰哺
谓依靠他人哺养、供养。新唐书·沙陀传赞:“ 沙陀 始归命天子,仰哺于边,世喋血助征讨,常为边兵雄。” 宋 曾巩 《与刘抗龙图启》:“四弟怀仰哺之託,九妹有待年之期。”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足下乃以三军之众,仰哺他人;千金之资,坐供外费,良非上策。”
《漢語大詞典》:香华(香華)
佛教语。指供养佛前的香和花。《法华经·序品》:“香华伎乐,常以供养。”
《漢語大詞典》:三釜养(三釜養)
以薄俸供养父母。 宋 陆游 《对食作》诗:“少壮已辜三釜养,飘零敢道一袍单。”参见“ 三鬴 ”。
《國語辭典》:三釜  拼音:sān fǔ
一釜为六斗四升,三釜比喻微薄的俸禄。《庄子。寓言》:「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后仕,三千钟而不洎,吾心悲。」
《漢語大詞典》:供赡(供贍)
供给,供养。宋书·朱脩之传:“然性俭剋少恩情,姊在乡里,饥寒不立, 脩之 未尝供赡……先是, 新野 庾彦达 为 益州 刺史,携姊之镇,分禄秩之半以供赡之,西土称焉。”北齐书·皮景和传:“又有 阳平 人 郑子饶 ,诈依佛道,设斋会,用米麵不多,供赡甚广,密从地藏渐出饼饭,愚人以为神力。” 宋 范仲淹 《与指使魏佑书》:“如且要守坟持孝,即待支庄课供赡,一切取伊稳便。”
分類:供给供养
《國語辭典》:乞养(乞養)  拼音:qǐ yǎng
过继。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这一个小厮必是你乞养来的螟蛉之子,不著疼热,所以著他偿命。」
《國語辭典》:乞养(乞養)  拼音:qǐ yàng
乞求解职返里,以便供养尊亲。宋。曾巩〈库部员外郎知临江军范君墓志铭〉:「以乞养太夫人,得监江宁府盐税。」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公出将入相,以忠勋爵至上公,而余乞养还山,卖文为活。」
《漢語大詞典》:共亲(共親)
供养双亲。共,通“ 供 ”。 汉 王充 论衡·答佞:“察共亲之节,明事君之操。”
分類:供养双亲
《國語辭典》:养养(養養)  拼音:yǎng yǎng
忧心不定的样子。《诗经。邶风。二子乘舟》:「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漢語大詞典》:储养(儲養)
谓聚集人才并供养之。 宋 李攸 宋朝事实卷九:“ 孝宗 即位,詔馆储养人才,不可定员。”
《國語辭典》:养军(養軍)  拼音:yǎng jūn
培训军队。《三国演义》第六回:「至平原,令玄德为平原相,自去守地养军。」
《漢語大詞典》:资奉(資奉)
资给供养。后汉书·皇后纪下·桓思窦皇后:“黄门令 董萌 因此数为太后诉怨,授深纳之,供养资奉有加於前。”南史·孙瑒传:“常於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宋史·食货志下六:“刳剥园户,资奉商人。”
分類:供养
《國語辭典》:井养(井養)  拼音:jǐng yǎng
井水供人饮用,源源不绝。语出《易经。井卦。彖曰》:「井养而不穷也。」后比喻受到别人的好处、恩惠。南朝梁。元帝〈答刘缩求述制旨义书〉:「汲而无谒,复乖井养。」
《漢語大詞典》:养视(養視)
养护照看;供养照顾。管子·山至数:“唐圉牧食之人,养视不失扞殂者,去其都秩,与其县秩。”汉书·外戚传上·卫太子史良娣:“ 恭 母 贞君 年老,见孙孤,甚哀之,自养视之。”后汉书·廉范传:“ 融 ( 邓融 )繫出困病, 范 随而养视,及死,竟不言。”
《國語辭典》:防老  拼音:fáng lǎo
预作老年时的生计。如:「养儿防老」。
《漢語大詞典》:事养(事養)
侍奉供养。战国策·赵策三:“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
分類:侍奉供养
《國語辭典》:寄养(寄養)  拼音:jì yǎng
1.将子女暂时托人抚养。《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秋胡变文》:「寄养十五年,终有离心之意。」
2.暂时安置某处供养。《朱子语类。卷一三○。自熙宁至靖康用人》:「太祖初定天下,将诸军分隶州郡,特寄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