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福田  拼音:fú tián
佛教用语。敬三宝之德为「敬田」,报君父之恩为「恩田」,怜贫者为「悲田」,此三种称为「福田」,言其能获福也。《西游记》第一二回:「朕今大开善教,广种福田,见见在那化生寺聚集多僧,敷演经法。」
《漢語大詞典》:养贤(養賢)
(1).供养贤才。易·颐:“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 汉 刘向 新序·刺奢:“ 宣子 曰:‘彼君子也,以养贤为富;我鄙人也,以鐘石金玉为富。’” 明 刘基 《连珠》之十七:“以道养贤,则四方之民听声而来。”
(2).保持、培养才德。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耿介非持禄,优游是养贤,冰清临 百粤 ,风靡化 三川 。”
《國語辭典》:豢养(豢養)  拼音:huàn yǎng
1.饲养。如:「豢养牛羊」。
2.养育。如:「豢养子弟」。《旧五代史。卷一三四。僭伪列传一。杨行密》:「所得孙儒之众,皆淮西之骁果也,选五千人豢养于府第,厚其衣食,驱之即战,靡不争先。」
《國語辭典》:鱼苗(魚苗)  拼音:yú miáo
刚由鱼卵孵化成的雏鱼。如:「为了拯救濒临绝种的鱼类,鱼苗养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漢語大詞典》:僧供
供养僧人的物品。 宋 苏辙 《次烟字韵答黄庭坚》:“比闻蔬茹随僧供,相见能容醉后欺。”
《漢語大詞典》:僧斋(僧齋)
请僧而供养斋食,兼有诵经略仪,谓之“僧斋”。魏书·释老志:“﹝沙门 道登 ﹞二十年卒, 高祖 甚悼惜之,詔施帛一千匹。又设一切僧斋,并命京城七日行道。” 唐 姚合 《赠王建司马》诗:“老觉僧斋健,贫还酒债迟。” 宋 陆游 有《观华严阁僧斋》诗。自注云:“阁下自四月初至七月末,日饭僧数千人。”
《漢語大詞典》:法供
佛教语。谓对佛、法、僧三宝的供养。魏书·释老志:“ 承明 元年八月, 高祖 於 永寧寺 ,设太法供,度良家男女为僧尼者百有餘人。” 唐 杨炯 《盂兰盆赋》:“陈法供,饰盂兰。”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佛涅槃时,受我最后法供。”
《國語辭典》:养济(養濟)  拼音:yǎng ji
1.调养病体。如:「她已辞去工作,打算长时间待在乡下养济。」
2.奉养。如:「养济父母」。
3.救济。如:「在富裕的社会中,仍有不少低收入者,需要靠社会救助制度的养济。」宋。钱公辅 义田记:「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分類:供养周济
《漢語大詞典》:食子
(1). 战国 时, 魏 将 乐羊 为表示忠于 魏国 ,而忍心吃了 中山国 烹其子所做的羹。事载《战国策·魏策三》《中山策》《韩非子·说林上》。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四:“ 乐羊 为 魏 将,食子殉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2).混饭吃的人。 郁达夫 《遇释无邻知旧友某尚客金陵作此寄之》诗:“食子只今迷日月,铜人应更泣觚棱。”
(3).方言。食物。 克非 《春潮急》三七:“两旁田里,成群结队寻觅食子的八哥、棬果儿见人走过,惊得迎着朝阳扑扑乱飞。”
(1).用乳汁哺育子女。礼记·内则:“卜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子。” 孔颖达 疏:“使其食子,须有乳汁。” 孙希旦 集解:“食子,使乳之也。”
(2).指奉祭祀、供养的人。左传·文公元年:“ 叔服 曰:‘ 穀 也食子, 难 也收子。 穀 也丰下,必有后於 鲁国 。’” 杜预 注:“食子,奉祭祀、供养者也。”
《國語辭典》:素养(素養)  拼音:sù yǎng
平日的修养。《后汉书。卷七四下。刘表传》:「越有所素养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众来。」
《漢語大詞典》:运心(運心)
(1).用心;动心。 唐 李諲 《妒神颂》序:“兄则运心以求合,我则处室以全真。” 前蜀 杜光庭 《南斗北斗醮词》:“但虑运心动念,乖越五常,累过积非,彰明二简。”
(2).佛教语。四供养之一。谓于心中起供养之思。《苏悉地羯啰经》卷中:“有四供养,遍通诸部,一切处用:一谓合掌,二以閼伽,三用真言及慕捺罗,四但运心,此善品中随方应作,或復长时供养中最无过运心。”
《漢語大詞典》:传食(傳食)
辗转受人供养。孟子·滕文公下:“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於诸侯,不以泰乎?”西京杂记卷二:“ 娄护 、 丰辩 传食五侯间,各得其懽心,竞致奇膳。”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罗隐:“自以当得大用,而一第落落,传食诸侯,因人成事,深怨王室。”明史·艾万年传:“暮 楚 朝 秦 ,传食中土,以剽掠为生。” 章炳麟 《箴新党论》:“藩镇日强,自帝其部,非传食幕府,则不足以钓名。”一说传读zhuàn,为客舍之意。传食,谓止息于诸侯客馆而受其饮食。参阅 清 焦循 孟子正义
分類:辗转供养
《國語辭典》:蓄养(蓄養)  拼音:xù yǎng
1.饲养。《初刻拍案惊奇》卷三:「那边地方里居民,家家蓄养蜈蚣,有大尺馀者。」
2.蓄积培养。如:「蓄养国力是保障国家安全的不二法门。」
《漢語大詞典》:厚养(厚養)
(1).以优厚的待遇供养。战国策·秦策一:“废文任武,厚养死士。”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长 不奉法度,不听天子詔,乃阴聚徒党乃谋反者,厚养亡命,欲以有为。”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张夫子:“先 烈王 諫曰:‘此人既不惧死,奈何杀之以成其名!’上从之,命 达文成 厚养之。”
(2).优厚的待遇。 明 何景明 《何子·功实》:“夫好功之臣,人主所不易使者,非有厚养则不获其死力。”
(3).善于养生。 清 唐甄 潜书·两权:“今有厚养之士,节食,远色,导气,服药,身无疾病,可以长年。”
《國語辭典》:养女(養女)  拼音:yǎng nǚ
受人收养的女子。《北齐书。卷一八。孙腾传》:「初博陵崔孝芬养贫家子贾氏以为养女,孝芬死,其妻元更适郑伯猷,携贾于郑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