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郎官 拼音:láng guān
《漢語大詞典》:郎官湖
湖名。本名 南湖 。在今 湖北 汉阳 。 唐 李白 流放 夜郎 ,与故人尚书郎 张谓 、 沔州 牧 杜公 、 汉阳 宰 王公 ,觞于 南湖 。 张 请 李白 为湖标一嘉名,以传不朽, 白 因举酒酹水,改 南湖 为 郎官湖 ,并赋《泛沔州城南郎官湖》诗,有句云:“四坐醉清光,为欢古来无。郎官爱此水,因号 郎官湖 。”参阅本诗序。
《漢語大詞典》:九转(九轉)
(1).九次提炼。道教谓丹的炼制有一至九转之别,而以九转为贵。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九转之丹服之,三日得仙。” 元 无名氏 《货郎担》第四折:“恰便似九转飞芒, 老君 炼丹。”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九:“盖仙人以万斛朱沙,十年伏火,九转成此渥丹耳。”
(2).指九转丹或其炼制秘诀。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仙》:“寻玉尘於万里,守金灶於千年。三尸可度,九转难传。” 宋 苏辙 《唐修撰义问挽词》之一:“九转今犹在,参同岂妄传。”《镜花缘》第六回:“此草生於开闢之初,歷年既深,故功有九转之妙,洵为希世希珍。”
(3).指官秩相当于从三品。《南史·刘亨之传》:“ 亨之 出为 南郡 太守,帝谓尚书令 何敬容 曰:‘ 荆州 长史、 南郡 太守,皆是僕射出入。今者 亨之 便是九转。’”《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勋:十有二转为上柱国,比正二品;十一转为柱国,比从二品;十转为上护军,比正三品;九转为护军,比从三品。”
(4).九次迁官。《宋史·王安石传》:“ 慈圣 、 宣仁 二太后流涕谓帝曰:‘ 安石 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 观文殿 大学士知 江寧府 ,自礼部侍郎超九转为吏部尚书。”按 宋 制,礼部侍郎须九次转官始至吏部尚书。 王安石 由礼部侍郎迳转吏部尚书,故云“超九转”。参阅《宋史·职官志九》。
(5).反复诵读。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一折:“我和他十载习兵书,九转能成诵。”
(6).反复翻转。《平山冷燕》第八回:“一霎时,心中就有千思万虑,肠回九转。”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四回:“ 元洪 数月以来,踌躇再四,受功忧乱,五内交萦,回肠九转,忧心百结。”
(2).指九转丹或其炼制秘诀。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仙》:“寻玉尘於万里,守金灶於千年。三尸可度,九转难传。” 宋 苏辙 《唐修撰义问挽词》之一:“九转今犹在,参同岂妄传。”《镜花缘》第六回:“此草生於开闢之初,歷年既深,故功有九转之妙,洵为希世希珍。”
(3).指官秩相当于从三品。《南史·刘亨之传》:“ 亨之 出为 南郡 太守,帝谓尚书令 何敬容 曰:‘ 荆州 长史、 南郡 太守,皆是僕射出入。今者 亨之 便是九转。’”《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勋:十有二转为上柱国,比正二品;十一转为柱国,比从二品;十转为上护军,比正三品;九转为护军,比从三品。”
(4).九次迁官。《宋史·王安石传》:“ 慈圣 、 宣仁 二太后流涕谓帝曰:‘ 安石 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 观文殿 大学士知 江寧府 ,自礼部侍郎超九转为吏部尚书。”按 宋 制,礼部侍郎须九次转官始至吏部尚书。 王安石 由礼部侍郎迳转吏部尚书,故云“超九转”。参阅《宋史·职官志九》。
(5).反复诵读。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一折:“我和他十载习兵书,九转能成诵。”
(6).反复翻转。《平山冷燕》第八回:“一霎时,心中就有千思万虑,肠回九转。”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四回:“ 元洪 数月以来,踌躇再四,受功忧乱,五内交萦,回肠九转,忧心百结。”
《漢語大詞典》:柱史
(1).“ 柱下史 ”的省称。代指 老子 。《后汉书·张衡传》:“庶前训之可钻,聊朝隐乎柱史。” 李贤 注引 应劭 曰:“ 老子 为 周 柱下史,朝隐终身无患。” 清 康乃心 《送李虞臣任宝昌令》诗:“ 华狱 仙人地, 函关 柱史家。”
(2).“ 柱下史 ”的省称。指御史。 唐 严维 《剡中赠张卿侍御》诗:“早列月卿位,新参柱史班。” 唐 韩翃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诗:“少年兼柱史,东至旧 徐州 。”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职非柱史,恶故当隐,苟闻善而疑之,闕其事焉。”
(3).“ 柱下史 ”的省称。亦借指侍郎等朝官。 唐 刘商 《题杨侍郎新亭》诗:“ 毘陵 过柱史,简易在茅茨。”
(4).“ 柱下史 ”的省称。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柱史北一星曰女史。”参见“ 柱下史 ”。
(2).“ 柱下史 ”的省称。指御史。 唐 严维 《剡中赠张卿侍御》诗:“早列月卿位,新参柱史班。” 唐 韩翃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诗:“少年兼柱史,东至旧 徐州 。”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职非柱史,恶故当隐,苟闻善而疑之,闕其事焉。”
(3).“ 柱下史 ”的省称。亦借指侍郎等朝官。 唐 刘商 《题杨侍郎新亭》诗:“ 毘陵 过柱史,简易在茅茨。”
(4).“ 柱下史 ”的省称。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柱史北一星曰女史。”参见“ 柱下史 ”。
《漢語大詞典》:邦宪(邦憲)
(1).《诗·小雅·六月》:“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毛 传:“宪,法也。”后因以“邦宪”指国家大法。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宜加贬黜,用申邦宪。” 宋 曾巩 《张颉知均州制》:“内不能统齐士吏,外不能绥靖华夷,致兹绎骚,自干邦宪。” 清 严允肇 《送宋荔裳按察四川》诗:“大夫秉邦宪,兢兢志靡他。”
(2).借指执法官,如御史大夫,刑部尚书、侍郎等。 唐 韩愈 《为裴相公让官表》:“既领臺纲,又毗邦宪。” 马其昶 校注:“ 陈景云 曰: 元和 十年, 晋公 以中丞兼刑部侍郎,故曰又毗邦宪,非别除也。” 唐 韩愈 《祭马仆射文》:“公兼邦宪,以副经纪。”旧注:“十二年,以摠兼御史大夫,充 淮西 行营诸军宣慰使。”
(2).借指执法官,如御史大夫,刑部尚书、侍郎等。 唐 韩愈 《为裴相公让官表》:“既领臺纲,又毗邦宪。” 马其昶 校注:“ 陈景云 曰: 元和 十年, 晋公 以中丞兼刑部侍郎,故曰又毗邦宪,非别除也。” 唐 韩愈 《祭马仆射文》:“公兼邦宪,以副经纪。”旧注:“十二年,以摠兼御史大夫,充 淮西 行营诸军宣慰使。”
《漢語大詞典》:小天
(1). 唐 时吏部侍郎之别称。 唐 孙棨 《北里志·王团儿》:“有女数人,长曰 小润 ,字 子美 ,少时颇籍籍者。小天 崔垂休 变化年溺惑之,所费甚广。”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罗袞 以小天倅大秋。”
(2).道家所称洞天的别称。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大天之内,復有小天三十六所。” 元 张雨 《范以善云林清远馆》诗:“安用乘流三万里,小天元在 积金峯 。”
(3). 元 陈绍叔 所制测天仪之名。《元诗纪事》卷四一引 明 何乔远 《闽书》:“ 陈绍叔 ,字 克甫 ……又别制器,象天体,虚中而髹之。上刻周天度数,填以鈿蠃,揭南北二极,凡天河、星宿,皆列其中。其制度精微,名曰‘小天’。”
(2).道家所称洞天的别称。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大天之内,復有小天三十六所。” 元 张雨 《范以善云林清远馆》诗:“安用乘流三万里,小天元在 积金峯 。”
(3). 元 陈绍叔 所制测天仪之名。《元诗纪事》卷四一引 明 何乔远 《闽书》:“ 陈绍叔 ,字 克甫 ……又别制器,象天体,虚中而髹之。上刻周天度数,填以鈿蠃,揭南北二极,凡天河、星宿,皆列其中。其制度精微,名曰‘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