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侍中血
 
嵇绍溅血

相关人物
嵇绍


《晋书》卷八十九《忠义传·嵇绍传》
属乂被执,绍复为侍中。公王以下皆诣邺谢罪于颖,绍等咸见废黜,免为庶人。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徵绍,复其爵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散溃,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兵交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例句

御衣空惜侍中血,国玺几危皇后身。 韩偓 八月六日作四首

溅血惭嵇绍,迟行笑褚渊。 韩偓 感事三十四韵

典故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诸将五首〉
〈诸将五首〉其四:「回首扶桑铜柱标,冥冥氛祲未全销【冥冥氛祲不全销】。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炎风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臣翊圣朝【只在忠良翊圣朝】。【案:钱谦益曰。此深戒朝廷。不当使中官出将也。杨思勖讨安南五溪。残酷好杀。故越裳不贡。吕太一收珠南海。阻兵作乱。故南海不靖。李辅国以中官拜大司马。所谓殊锡也。鱼朝恩等以中官为观军容使。所谓总戎也。炎风朔雪。皆天王之地。只当精求忠良。以翊圣朝。安得偏信一二中人。据将帅之重任。自取溃偾乎。】」
《杜诗详注》卷十六
清·仇兆鳌注引《唐书》:「侍中二人,正二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与左右常侍、中书令,并金蝉珥貂。」
《漢語大詞典》:侍中貂
唐 门下省有侍中二人,正二品,其官帽以貂尾为饰。因借指朝廷珍贵的赏赐。 唐 杜甫 《诸将》诗之四:“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 郁达夫 《岁暮感愤》诗:“穷塞寒浸 苏武 节,朝廷宴赐侍中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