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乱发(亂髮)
(1).使头发散乱。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入则乱髮坏形,出则窈窕作态。”
(2).散乱的头发。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收乱髮兮拂兰泽。”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一:“有客有客字 子美 ,白头乱髮垂过耳。”
《漢語大詞典》:连筒(連筒)
亦作“ 连筩 ”。
(1).以竹筒缚于水车,旋转而引水。 唐 杜甫 《春水》诗:“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仇兆鳌 注:“ 李实 曰: 川 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故曰‘连筒灌小园’。若 夔州府 修水筒,则引山泉者。” 清 顾禄 《桐桥倚棹录·山水》:“石梁,俗呼双吊桶,在 剑池 上,寺僧汲水处也……连筩称深汲,惠泽遍下土。”
(2).凿通大竹之节,使头尾相接而汲引泉水。 宋 苏轼 《独游富阳普照寺》诗:“连筒春水远,出谷晚鐘疎。” 元 王祯 农书卷十八:“连筒,以竹通水也,凡所居相离水泉颇远,不便汲用,乃取大竹,内通其节,令本末相续,连延不断,阁之平地,或架越涧谷,引水而至。” 元 黄镇成 《南山紫云山居》诗之三:“接板桥横涧,连筒水入厨。”
(3).钓筒。系于钓绳上的浮筒。 宋 戴复古 《江滨晓步》诗:“求鱼看下连筒钓,乞火听敲隣舍门。” 清 彭孙贻 《和诸家烟雨楼诗》之四:“酒酣独抱渔竿卧,罢钓连筒捲落花。” 清 顾光 《冰鲜行》:“谁怜白小亦羣命,雪融冰结交连筩。”
《漢語大詞典》:正丘首
传说狐将死时,必先摆正头的方向,使头朝着其穴所在的故丘,以表示不忘本,叫做“正丘首”。礼记·檀弓上:“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郑玄 注:“正丘首,正首丘也,仁恩也。” 孔颖达 疏:“所以正首而嚮丘者,丘是狐窟穴根本之处,虽狼狈而死,意犹嚮此丘,是有仁恩之心也。”参见“ 狐死首丘 ”。
《國語辭典》:狐死首丘  拼音:hú sǐ shǒu qiū
语本《礼记。檀弓上》:「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传说狐狸死时,头必朝向狐穴所在的山丘。比喻不忘本或对故乡的思念。《晋书。卷八六。张轨传》:「狐死首丘,心不忘本;钟仪在晋,楚弁南音。」《醒世恒言。卷一九。白玉娘忍苦成夫》:「但闻越鸟南栖,狐死首丘,万里亲戚坟墓,俱在南朝,早暮思想,食不甘味。」
《國語辭典》:烫发(燙髮)  拼音:tàng fǎ
用特制的药水,在适当的温度下改变发型。如:「她烫发后,看起来十分妩媚动人。」
《国语辞典》:捲发(捲发)  拼音:juǎn fǎ
1.卷曲的头发。《隋书。卷八五。列传。王充》:「充捲发豺声,沉猜多诡诈。」
2.使头发卷曲。如:「若要改变发型,可到美容院进行捲发。」
《國語辭典》:头套(頭套)  拼音:tóu tào
一种演员表演时的化妆用具,套在头上,按剧情的需要而有不同的款式。
《漢語大詞典》:压发帽(壓髮帽)
一种睡帽。用以保护发型,使头发不凌乱。 沙汀 《困兽记》二二:“大厅上空空如也,只有仆人 张贵 戴着顶绒布的压发帽,手里拈着一张白纸单儿,正在一面默读,一面搬着指头计算账目。”
《国语辞典》:枕髁  拼音:zhěn kē
位于颅骨与第一颈椎相接处,可使头部自由活动。
《国语辞典》:垫根儿(垫根儿)  拼音:diàn gēn ér
一种妇女发饰,束在发根,使头发成束。《金瓶梅》第二○回:「你替我拿到银匠家毁了,打一件金九凤垫根儿,每个凤嘴,衔一挂珠儿。」也称为「甸根儿」、「甸儿」。
《国语辞典》:铁头功(铁头功)  拼音:tiě tóu gōng
一种少林功夫。可使头坚硬如铁。如:「他练了铁头功之后,一下子就可以撞碎十叠厚重的砖块。」
《國語辭典》:利令智昏  拼音:lì lìng zhì hūn
被利欲迷惑,使得理智昏乱。《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太史公曰》:「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馀万众,邯郸几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禁不得这班小人,在旁边唆拨,难免他利令智昏呢!」也作「欲令智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