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主刀
担任手术治疗中的主要操作者。《新观察》1984年第4期:“神经外科主任 王象昌 大夫主刀,成功地切除了……舌下神经孔神经鞘瘤。”
《國語辭典》:稿费(稿費)  拼音:gǎo fèi
出版机构付给作者的酬劳。其种类包括文章、绘画、摄影等作品。如:「他除了教书,还写些文章,赚点稿费。」也作「稿酬」。
《漢語大詞典》:花儿匠
从事种花、卖花的人
花扦儿制作者
《國語辭典》:荆钗记(荊釵記)  拼音:jīng chāi jì
传奇名。原为元柯丹丘作。共二十四出,为四大传奇之一。后有明宁献王朱权撰本,共四十八出,收入明毛晋编六十种曲中。叙述南宋名儒王十朋与其妻钱氏的离合故事。
《漢語大詞典》:郗家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郗司空 家有傖奴,知及文章,事事有意。 王右军 向 刘尹 称之, 刘 问:‘何如 方回 ?’ 王 曰:‘此正小人有意向耳,何得便比 方回 ?’ 刘 曰:‘若不如 方回 ,故是常奴耳。’”后以“郗家奴”指一般平常的作者。 清 钱谦益 《书〈四灵诗集〉》诗:“谁云 贾岛 佛,终是 郗 家奴。”
分類:平常作者
《漢語大詞典》:下生活
指文艺工作者到人民群众的实际斗争中去体验生活。 巴金 《随想录·文学的作用》:“作家下生活是极其寻常的事。”
《國語辭典》:文化人  拼音:wén huà rén
深受文化影响,或对文化方面有所贡献的人。
《國語辭典》:退稿  拼音:tuì gǎo
1.退回稿件。如:「总编辑有退稿的权力。」
2.被退回的稿件。如:「这篇退稿,我没脸拿给你看。」
《漢語大詞典》:组稿(組稿)
编辑部门按计划向作者约定稿件。 巴金 《探索集·我和文学》:“过了一年半载,就用不着我自己写好稿到处投寄,杂志的编辑会找人来向我组稿。” 吴晗 《〈灯下集〉前言》:“我看,机关干部、教授、教师、研究工作者、工人、农民,都可以写,都是组稿的对象。”
《国语辞典》:情采  拼音:qíng cǎi
1.文章的内容及形式。
2.《文心雕龙》的篇名。作者刘协继承儒家文质彬彬的文论传统,坚持文章创作虽须以情为本,但仍应文质并茂。而文章所运用的辞藻,旨在讲明事理、抒发情志,若在形式上过分下工夫,反而会妨害了思想情感的表达,故应为情造文,而不应为文造情。
《国语辞典》:打卡  拼音:dǎ kǎ
1.一种传统上规范或记录工作者到达与离开工作场所之制度,可采打卡机为之。
2.旧式电子计算机处理资料,要先将资料细目用机器打成有孔的卡片,这种打穿卡片的工作,称为「打卡」。
3.打字员把资料、目录等打印在卡片上。
《國語辭典》:论点(論點)  拼音:lùn diǎn
议论的观点。如:「这篇文章的论点与众不同,引人争议处更是前所未闻。」
《国语辞典》:白泽图(白泽图)  拼音:bái zé tú
书名。作者不详,一卷。《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录有此书,原书已佚,今日所见此书大抵是根据黄帝登桓山,于海滨得白泽兽之神话而作。清洪颐煊《经典集林》、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均有辑本,敦煌藏卷有白泽精怪图。
《漢語大詞典》:译士(譯士)
翻译工作者。 清 梁章钜 称谓录·通事:“韵府羣玉《周官》谓之象胥,或谓之译士,谓之通事。”
分類:翻译作者
《漢語大詞典》:庸客
受雇而为人耕作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卖庸而播耕者,主人费家而美食、调布而求易钱者,非爱庸客也,曰:如是,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四:“佣耕者又叫作‘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