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6,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布慈
构思
豪荡
话语
笔翰
存稿
集子
选体
压卷
连作
歌篇
骚语
巨制
赵书
杂拟
《国语辞典》:布慈  拼音:bù cí
Dierick Bouts
人名。(西元1415~1475)属法兰德斯画家,作品用色艳丽,技巧精细,带有哥德式风格,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火的试罪〉等。
《國語辭典》:搆思  拼音:gòu sī
构想,运用心思。《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约制郊居赋,搆思积时,犹未都毕,示筠草。」也作「构思」。
《國語辭典》:构思(構思)  拼音:gòu sī
运用心思。常指写文章或创作艺术前所用的思考。《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左思传》:「遂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也作「搆思」。
《漢語大詞典》:豪荡(豪蕩)
亦作“ 豪宕 ”。
(1).谓意气洋溢,器量阔大。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今子方豪荡,思为鼎食人。”《觅灯因话·桂迁梦感录》:“ 施氏 素豪宕,家不甚实,加以子幼妻弱,不十餘年,而资产萧然,饔飱或不相继。”《孽海花》第二二回:“右边的,是瘦长脸儿,高鼻子,骨秀神清,举止豪宕,虽然默默的坐着,自有一种上下千古的气概。” 茅盾 《追求》五:“但似乎在 章秋柳 的豪宕的气概前变成了羞怯似的, 朱女士 只是有问必答地应酬着,失了她的娴熟礼仪的常态。”
(2).指文艺书画作品感情奔放,不受拘束。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序:“余读 陈子昂 《感遇》诗,爱其词旨幽邃,音节豪宕。” 元 刘埙 隐居通议·诗歌二:“以上诸篇,或豪宕悲壮,或深沉感慨,有无穷义味。” 清 姚椿 《题杜陆两家诗集》诗之二:“尽铸豪荡词,独出作者右。” 朱自清 《经典常谈·诗》:“他的诗有两种:一种是感激豪宕,沉郁深婉之作,一种是流连光景,清新刻露之作。”
(3).强横放荡。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汰侈:“ 虢国 尤为豪荡,一旦,帅二徒入 韦嗣立 宅,即撤去旧屋,自为新第,但授 韦氏 以隙地十亩而已。”
(4).豪华阔绰。《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臺諫官员,看见同僉富贵豪宕,上本参论他赃私,奉圣旨发下西臺御史勘问。”
《國語辭典》:话语(話語)  拼音:huà yǔ
言辞。如:「他充满感情的话语,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漢語大詞典》:笔翰(筆翰)
(1).毛笔。 唐 李白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诗:“今年敕放 巫山 阳,蛟龙笔翰生辉光。”
(2).指写作、著述。亦指写作、著述的才能。南齐书·文学传·丘巨源:“ 桂阳王 休范 在 寻阳 ,以 巨源 有笔翰,遣船迎之,餉以钱物。”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下:“ 任彦升 甲部闕如,才长笔翰,善缉流略,遂有 龙门 之名。”
(3).指书画诗文作品。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一挥挥就一笔诗,笔翰与 羲之 无二。”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二年:“幸 元符观 资善堂 ,宴从臣及 寿春郡王 ……并出 寿春郡王 诗什、笔翰示宰相。”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职志》:“《华严经诸臣联名序》,其文则 彭大司空 所撰,大司空笔翰为上所赏,自此序始。”
《国语辞典》:存稿  拼音:cún gǎo
私下保留的作品或稿件。如:「有时翻看一些早期的存稿,冥冥静思中,可感觉出自己的进步与成熟。」
《國語辭典》:集子  拼音:jí zi
1.将许多单篇作品汇编而成的书。如:「这本集子里收录了十几篇小说。」《孽海花》第三回:「我现在要给他刻集子,看见里头很多不通的、欺人的、错误的,我要给他大大改削,免得贻误后学。」
2.通常指人数不多,无法构成乡镇规模的小型村落。如:「高山峻岭区零星散布著村落集子。」
《國語辭典》:选体(選體)  拼音:xuǎn tǐ
1.一种诗体或文体。因类似《昭明文选》所选的诗文而得名。其作品多绮缛靡丽。
2.诠选的方法。《宋书。卷五十七。蔡廓传》:「谨依选体,非私安都。」
《國語辭典》:压卷(壓卷)  拼音:yā juàn
诗文优秀,冠于众人作品之上。如:「压卷之作」。《里语徵实。卷中下。压卷引苕溪诗话》:「如杜甫赠韦见素一诗,前贤录为压卷,盖布置最得正体。」
《國語辭典》:连作(連作)  拼音:lián zuò
在农地上,连续种植同一作物的栽培方式。也称为「连种」、「连荏」、「重荏」。
《漢語大詞典》:歌篇
指诗歌作品。旧唐书·李贺传:“手笔敏捷,尤长于歌篇。”《旧唐书·隐逸传·吴筠》:“ 筠 尤善著述,在 剡 与 越 中文士为诗酒之会,所著歌篇,传於京师。”
《漢語大詞典》:骚语(騷語)
诗词的语句。泛指诗词作品。 宋 许及之 《贺新郎》词:“独炷炉香薰衣润,对瀟瀟,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分類:语句作品
《漢語大詞典》:巨制(巨製)
(1).犹杰作。 清 刘师培 文说·耀采:“ 六朝 以来,风格相承……凡 江 、 范 之弘裁, 沉 、 任 之巨製,莫不短长合节,追琢成章。”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世之尊崇 愈 者,方以是篇为巨製大文,而授受诵习焉。”是篇,指《原道》
(2).规模宏大的作品。 鲁迅 《南腔北调集·〈总退却〉序》:“所以‘文学革命’以后,所产生的小说,几乎以短篇为限。但作者的才力不能构成巨制,自然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漢語大詞典》:赵书(趙書)
指 元 赵孟頫 的书法作品。 柴萼 《梵天庐丛录·驱疟》:“疟鬼於畏 杜 诗、 赵 书、显宦名外,復畏此。”
《漢語大詞典》:杂拟(雜擬)
古诗诗体之一种。指各种模拟前人作品所写的诗。文选·诗·杂拟上 唐 刘良 注:“杂,谓非一类。拟,比也;比古志以明今情。” 唐 刘禹锡 《送慧则法师归上都因呈广宣上人》诗序:“予有社内之因,故言别之日,爱缘瞥起,时也秋尽,咏 江淹 《杂拟》以送之。” 宋 苏轼 《孔毅父以诗戒饮酒问买田且乞墨竹次其韵》:“枕书熟睡呼不起,好学怜君工杂拟。” 清 刘熙载 《艺概·诗概》:“﹝ 江文通 ﹞虽长於杂拟,於古人苍壮之作亦能肖吻,究非其本色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