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三点(三點)
(1).旧时以更计时,一夜五更,每更分三点。 唐 杜甫 《至日遣兴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诗之一:“去岁兹辰捧御牀,五更三点入鵷行。” 唐 李商隐 《夜半》诗:“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元史·兵志四》:“其夜禁之法,一更三点,鐘声絶,禁人行;五更三点,鐘声动,听人行。”
(2).指古 印度 婆罗谜字体表示i-(kara)的字母。原写作不纵不横的三个点,后在吐火罗语中作三个“c”字形,故称“三点”。佛教借此三点不纵不横的三角关系,以喻教义。一般指《涅槃经》所说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天台宗亦因以指空、假、中。《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会三点於真原,净六尘於人境。” 前蜀 贯休 《闻大愿和尚顺世》诗之三:“若游三点外,争把七贤平。” 清 龚自珍 《释二门三点同异》:“二门三点,有二种释。先释二门,止、观是。乃释三点,空、假、中是。”
(2).指古 印度 婆罗谜字体表示i-(kara)的字母。原写作不纵不横的三个点,后在吐火罗语中作三个“c”字形,故称“三点”。佛教借此三点不纵不横的三角关系,以喻教义。一般指《涅槃经》所说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天台宗亦因以指空、假、中。《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会三点於真原,净六尘於人境。” 前蜀 贯休 《闻大愿和尚顺世》诗之三:“若游三点外,争把七贤平。” 清 龚自珍 《释二门三点同异》:“二门三点,有二种释。先释二门,止、观是。乃释三点,空、假、中是。”
《漢語大詞典》:肤理(膚理)
(1).皮肤的纹理。《荀子·荣辱》:“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 杨倞 注:“肤理,肌肤之文理。”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 李香 身躯短小,肤理玉色。” 宋 苏轼 《赐蔡延庆乞知应天府不允诏》:“肤理微疾,行当自痊,勉安厥官,以称朕意。”
(2).指物体表面的纹理。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雷斧砚铭》:“余经 霅川 ,偶得数雷斧於耕夫,虽小大不等,而体皆如玉,因择其厚者洼而为研,肤理鋭泽,取墨磨研,而墨光可鉴。”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其东北裂者上一石坳,忽又纵裂而起,上穹下狭,高不见顶。至此,石幻异形,肤理顿换,片窍俱灵。” 清 唐甄 《潜书·性才》:“譬诸天道,生物无数,即一微草,取其一叶,审视之,肤理筋络,亦復无数。”
(2).指物体表面的纹理。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雷斧砚铭》:“余经 霅川 ,偶得数雷斧於耕夫,虽小大不等,而体皆如玉,因择其厚者洼而为研,肤理鋭泽,取墨磨研,而墨光可鉴。”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其东北裂者上一石坳,忽又纵裂而起,上穹下狭,高不见顶。至此,石幻异形,肤理顿换,片窍俱灵。” 清 唐甄 《潜书·性才》:“譬诸天道,生物无数,即一微草,取其一叶,审视之,肤理筋络,亦復无数。”
《漢語大詞典》:龟背(龜背)
(1).龟的背部。亦形容物体中部隆起之状。 汉 杨修 《孔雀赋》:“首戴冠以飭貌,爰龟背而鸞颈。” 宋 苏轼 《万山》诗:“回头望西北,隐隐龟背起。”《元史·祭祀志三·宗庙上》:“祏室,每室红锦厚褥一,紫锦薄褥一,黄罗复帐一,龟背红帘一,缘以黄罗带饰。”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忠义﹞室三间,黄琉璃瓦,緑琉璃龟背腰墙。”
(2).一种形似龟背的六角形装饰花纹。
(3).佝偻病。因患者背脊隆起,故名。也叫驼背。《孔丛子·嘉言》:“吾观 孔仲尼 有圣人之表,河目而隆顙, 黄帝 之形貌也;脩肱而龟背,长九尺有六寸, 成汤 之容体也。”《医宗金鉴·杂证·龟背》:“龟背坐早被风吹,傴僂背高状如龟。” 郭沫若 《高渐离》第二幕:“ 李斯 说他的样子太怪,龟背,缺牙巴,耳朵又聋,一看就有些怪气,并没有什么仙气。”
(4).菜肴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会仙酒楼》:“若别要下酒,即使人外买软羊、龟背、大小骨、诸色包子、玉板鮓、生削巴子、瓜薑之类。”
(5).家具名。指一种架在壁上安放食物的横板。 清 施鸿保 《闽杂记》:“俗於壁上加横板,安置食物,吾乡称为龟背, 建 邵 等处亦同。”
(2).一种形似龟背的六角形装饰花纹。
(3).佝偻病。因患者背脊隆起,故名。也叫驼背。《孔丛子·嘉言》:“吾观 孔仲尼 有圣人之表,河目而隆顙, 黄帝 之形貌也;脩肱而龟背,长九尺有六寸, 成汤 之容体也。”《医宗金鉴·杂证·龟背》:“龟背坐早被风吹,傴僂背高状如龟。” 郭沫若 《高渐离》第二幕:“ 李斯 说他的样子太怪,龟背,缺牙巴,耳朵又聋,一看就有些怪气,并没有什么仙气。”
(4).菜肴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会仙酒楼》:“若别要下酒,即使人外买软羊、龟背、大小骨、诸色包子、玉板鮓、生削巴子、瓜薑之类。”
(5).家具名。指一种架在壁上安放食物的横板。 清 施鸿保 《闽杂记》:“俗於壁上加横板,安置食物,吾乡称为龟背, 建 邵 等处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