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3,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阳位
朝位
异位
历位
贵位
卑位
坐位
二位
禅位
人位
同位
位秩
槐位
离位
位分
《漢語大詞典》:阳位(陽位)
(1).正南的方位。礼记·郊特牲:“兆於南郊,就阳位也。”《孔子家语·郊问》:“ 孔子 曰:‘兆丘於南,所以就阳位也;於郊,故谓之郊焉。’”宋书·礼志一:“ 晋氏 南迁,立南郊於巳地,非礼所谓阳位之义也。”
(2).处于奇数的位置。 明 张纶 《林泉随笔》:“盖以九虽阳爻,而四非阳位故也。”
《漢語大詞典》:朝位
(1).在朝廷中的位置。周礼·秋官·大行人:“上公之礼……其朝位宾主之间九十步,立当车軹。”
(2).官位。《汉书·高后纪》:“今欲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臧於 高庙 ,世世勿絶,嗣子各袭其功位。”《史记·周本纪》“蜚鸿满野” 唐 张守节 正义:“言 紂 父 帝乙 立后, 殷国 益衰,至伐 紂 六十年閒,諂佞小人在於朝位,忠贤君子放迁於野。”
《漢語大詞典》:异位(異位)
位置不同;位置分开。易·繫辞下:“二与四,同功而异位。”艺文类聚卷一引 汉 张衡 《灵宪》:“刚柔始分,清浊异位。”新唐书·礼乐志一:“九庙子孙於享官公卿之南,昭穆异位。”
分類:位置分开
《漢語大詞典》:历位(歷位)
(1).逾越位次。孟子·离娄下:“礼,朝廷不歷位而相与言,不踰阶而相揖也。” 朱熹 集注:“歷,更涉也;位,他人之位也。”
(2).谓任职;在职。 汉 王凤 《荐辛庆忌》:“ 庆忌 前在两郡,著功迹。徵入,歷位朝廷,莫不信乡。” 晋 石崇 《思旧引》序:“余少有大志,夸迈流俗,弱冠登朝,歷位二十五。”
(3).指所任官职达到的地位或品阶。汉书·张延寿传:“ 延寿 已歷位九卿,既嗣侯,国在 陈留 ,别邑在 魏郡 ,租入岁千餘万。”
《漢語大詞典》:贵位(貴位)
(1).高位。后汉书·党锢传·尹勋:“家世衣冠,伯父 睦 为司徒,兄 颂 为太尉,宗族多居贵位者。”宋书·王景文传:“以此居贵位要任,当有致忧兢理不?” 宋 司马光 《礼部尚书张公墓志铭》:“公久在贵位,宗族用公荫补官者凡三十餘人。”
(2).指贵臣。 唐 陆贽 《论叙迁幸之由状》:“道路悽悯,部曲感伤,贵位崇勋,孰不解体。”
《國語辭典》:卑位  拼音:bēi wèi
低贱的地位。三国魏。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之哉?」唐。刘长卿〈送薛据宰涉县〉诗:「一从负能名,数载犹卑位。」《儒林外史》第四○回:「老先生这样功劳,至今还屈在卑位!」
分類:低下地位
《國語辭典》:坐位  拼音:zuò wèi
供人坐的地方。泛称椅凳。《红楼梦》第四○回:「惜春离了坐位,拉著他奶姆,叫揉一揉肠子。」《文明小史》第二○回:「一心只想听他们演说,走到人丛中,好容易找著一个坐位,大家一齐坐了听讲。」也作「座位」。
《漢語大詞典》:二位
(1).犹言二人。左传·襄公十四年:“ 鍼 曰:‘此役也,报 櫟 之败也。役又无功, 晋 之耻也。吾有二位于戎路,敢不耻乎?’” 杜预 注:“二位,谓 黶 ( 欒黶 )将下军, 鍼 ( 黶 弟)为戎右。”
(2).乾、坤两卦的方位。三国志·魏志·管路传“ 刘邠 取印囊及山鸡毛著器中。” 裴松之 注引《辂别传》:“ 輅 不解古之圣人,何以处乾位於西北,坤位於西南。夫乾坤者天地之象,然天地至大,为神明君父,覆载万物,生长无首,何以安处二位与六卦同列?”
(3).指天地。新唐书·孝友传·程俱罗:“肇有二位,孝道爰兴。”
(4).谓立二社设两个神位。宋书·礼志四:“社实一神,而相袭二位,众议不同,何必改作。”
《國語辭典》:禅位(禪位)  拼音:shàn wèi
1.君王将帝位禅让给贤人。《史记。卷三六。陈杞世家。太史公曰》:「舜之德可谓至矣!禅位于夏,而后世血食者历三代。」《三国演义》第八○回:「昔者唐尧禅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
2.让位。指帝王生前将帝位传给子孙。
《漢語大詞典》:人位
(1).人的地位。管子·五行:“五声既调,然后作立五行,以正天时,五官以正人位。”
(2).指官阶、职位。南史·张齐传论:“ 张齐 人位本下,志望易充。” 唐 杨炯 《杜袁州墓志铭》:“厚於天爵,薄于人位。” 宋 洪迈 容斋四笔·轻浮称谓:“未尝卿士大夫……终身常呼人位。”
《漢語大詞典》:同位
(1).处于同等位次。犹同列。国语·楚语下:“烝享无度,民神同位。”仪礼·聘礼:“使者既受行,日朝同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奢 於是与 廉颇 藺相如 同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子推 笑曰:‘天开公子, 子犯 以为功,吾不忍与同位。’遂逃焉。”
(2).指职位相同者。左传·隐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 孔颖达 疏:“同位,谓同为大夫,共在列位者。” 汉 蔡邕 《陈留太守胡公碑》:“同位毕至,赴弔云集。”
《漢語大詞典》:位秩
官爵和俸禄。北齐书·张琼传:“凡人官爵,莫若处中, 忻 位秩太高,深为忧虑。”北史·薛孝通传:“然犹致疑忌,不加位秩,但引为坐客,时访文典大事而已。”
分類:官爵俸禄
《漢語大詞典》:槐位
谓三公之位。 明 黄佐 《粤会赋》:“囊笏槐位,献鑑枫垣。”参见“ 槐府 ”。
分類:三公
《漢語大詞典》:槐府
三公的官署或宅第。 宋 柳永 《永遇乐》词之二:“棠郊成政,槐府登贤,非久定须归去。” 宋 万俟咏 《三台·清明应制》词:“清明看, 汉 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 宋 姜夔 《石湖仙·寿石湖居士》词:“玉友金蕉,玉人金缕,缓移筝柱,闻好语,明年定在槐府。”参见“ 三槐九棘 ”、“ 槐棘 ”。
《漢語大詞典》:离位(離位)
(1).离开本位、职守。庄子·渔父:“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尊也;四者离位而乱莫大焉。” 成玄英 疏:“若四者守位,乃教治盛美;若上下相冒,则乱莫大焉。”韩非子·喻老:“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无势之谓轻,离位之谓躁。”
(2).伤科病症名。即脱臼、脱骱。指组成关节的骨端脱离其正常位置。一般由外伤引起,多发生于肩、肘关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抱膝》:“膝盖骨……若有所伤,非骨体破碎,即离位而突出于左右。”
《國語辭典》:位分  拼音:wèi fen
人在社会上所占的地位。《文明小史》第一二回:「又念自己的位分大了,无处可以借货,盘算数日,一筹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