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按位接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胜进接而言,被接之一种。按者止之义,即止于旧位,为后教接入也。法华释签二曰:「伏位来入伏位,名为按位。」是盖通别二教之人被接于后教后,犹在与前教同一伏位(别教为地前,圆教为住前),不能进入證位之意。又约于开会而或名为按位开。即由尔前之伏位,直接入于圆教住前无明未断之伏位也。
相续执持位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赖耶识三位之一。
胎外五位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人之一生有胎内之五位与胎外之五位。俱舍论十五曰:「胎外五者:一婴孩,二童子,三少年,四中年,五老年。」
故意方行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地中第三地至第七地之间也。在此位之菩萨,故意起烦恼而济度众生,故名。
修习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唯识修道五位之第四。(参见:五位)
【佛学次第统编】
修习者,已于道修习也。谓于欲界九品俱生(见后文)思烦恼中。
若断前六品,断至第五品解脱道时,名一来向。
断至第六品解脱道时,名一来果。
若断后三品,断至第二品解脱道时,名不还向。
断至第三品解脱道时,名不还果。
若断上八地七十二品俱生思烦恼中,断至第七十一品解脱道时,名罗汉向。
自从预流正住果后,进断修惑已来,齐此解脱,皆修道摄。
【三藏法数】
谓第二地至第十地菩萨,得见道已,为断除障而复修习根本之智,故名修习位。(第二地至第十地者,离垢地、发光地、燄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根本智者,即菩萨亲證本有之智也。)
五位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种种之五位。
【佛学常见辞汇】
1。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2。唯识宗所立之修行五位,即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
被位
【佛学大辞典】
(杂名)僧堂中大众坐禅之坐席,谓之被位。被者坐禅时敷座之物也。
厕之位置
【佛学大辞典】
(杂语)天竺精舍,其西置厕院,或置于其南。摩诃僧祇律曰:「厕屋不得在东在北,应在南在西,小行亦如是。」祇园图经曰:「次北第六院名为流厕,有大高屋,三重而立,飞桥双上,甚是清净。下施厕坑,砌以伏窦,天帝手作,上无臭气。大渠从大院北西注,南入厕院,伏流入窦,北出会于大河,人无见者。一切比丘,皆此便利。」业疏济缘记二上曰:「西土僧寺门皆东向故,塔庙置前,厨在后角,僧在两间。行来处即大小便处,彼多东风故。厨厕皆在西南吹气于后,而厕在厨后。」同卷曰:「然此土寺门多是南向,尚正阳故。厨厕宜在东北,亦以多南风故也。」
寄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寄于行位之差别,以显示教门之浅深也。又曰寄显,或曰寄在。见五教章卷上。
通达位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相宗所立五位之一。菩萨竣一阿僧祇劫之行,始登初地之位,通达少分二无我理之位也。是谓之菩萨之见道。唯识论九曰:「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三藏法数二十一曰:「初地菩萨,体会真如,智照于理,得见中道,故名通达位。」
【佛学次第统编】
通达者,已于道为通达,即初果位。从世第一后,心生苦忍真明,次于八谛下发八忍八智总十六心。
十六心中,前十五心,无间道时,名预流向。
至十六解脱道时,名预流果。
此位断三界八十八使分别见惑,见真谛故,又名见道。
【三藏法数】
(亦名见道位),谓初地菩萨,体会真如智照,于理得见中道,故名通达位。(初地,即欢喜地也。)
顶位
【佛学大辞典】
(术语)顶法之位也。(参见:顶法)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顶法)
【三藏法数】
顶者,谓修四谛法所得相似之解,转复增胜,定观分明,在于煖位之上。如登山顶,观望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顶位。
深位
【佛学大辞典】
(杂语)深高之位次也。
诸尊之面位
【佛学大辞典】
(杂语)凡金胎两部之曼荼罗。一曼荼罗之诸尊,皆向大日而坐,例如金刚界五解脱轮之圣众,前右左后虽异,然皆面向大日。又摄真实经中说毗卢遮那如来坐在中,面向东方,东方不动如来,面向西方,四大菩萨亦然。(中略)南方之宝生如来,面向北方,四大菩萨亦然。然现图诸尊,总向行者而坐。是为使行者观念之方便也。演奥钞十三曰:「问:右为智,故应为金刚部。左为理,故应为莲华部。今相反之如何?答:北以水故为莲华部,南以火故为金刚部。疏第四云:土持中胎藏,水持右方莲华部眷属,金持左方金刚部眷属,木持上方如来果德,火持下方大力诸明。」又曰:「问:观音右安多罗,左安毗俱胝如何?答:观音有定慧二德,多罗主定德,故置右,毗俱胝主慧德,故置左。例如大日右安莲华部尊,左安金刚部尊。」
善恶业果位
【佛学大辞典】
(术语)赖耶三位之一。
开发金刚宝藏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日经,断三妄执属于地前,此上更立十地,称曰开发金刚宝藏位,以是为开发大日金刚宝藏之行位故也。
闷绝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命终时苦闷绝倒气息之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