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4,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为主
中心
得所
正好
以往
过人
居中
正位
北面
以降
西上
斜倚
三舍
分野
位于
《漢語大詞典》:为主
放在首要位置。例如:以自力更生为主。
《漢語大詞典》:中心
犹称心。《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随你左看右看,无不中心像意的。”
《國語辭典》:得所  拼音:dé suǒ
各得适当的处置。《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四海辐凑,靡不得所。」《文选。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國語辭典》:正好  拼音:zhèng hǎo
恰好、刚好。《红楼梦》第六○回:「姑娘来的正好,亲自带去罢。」《文明小史》第二二回:「只有几个不习上的学生,正好借此到花街柳巷走走。」
《國語辭典》:以往  拼音:yǐ wǎng
1.将来、以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汉。赵瞱《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自今以往,内政无出,外政无入,吾固戒子大夫敬受命矣!」
2.过去、以前。如:「小妹这次的月考成绩较以往进步。」晋。陶渊明〈归去来辞〉:「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國語辭典》:过人(過人)  拼音:guò rén
1.超越一般人。如:「智力过人」。汉。曹操 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副,过人甚远。」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此处有一女人,乃是谭记儿,生得模样过人。」
2.篮球竞赛时指越过他人。如:「他带球过人,擦板得分。」
《國語辭典》:居中  拼音:jū zhōng
1.处于两者之间。如:「这件争端,经过他居中调停,双方已握手言和了。」
2.不偏不倚。《孔子家语。卷八。辩乐解》:「君子之音,温柔居中。」
《國語辭典》:正位  拼音:zhèng wèi
1.中正之位。《孟子。滕文公下》:「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文选。干宝。晋纪总论》:「正位居体,重言慎法。」
2.天子之位。《史记。卷二五。律书》:「会吕氏之乱,功臣宗室共不羞耻,误居正位,常战战慄慄,恐事之不终。」
3.确定位置。《文选。陆倕。石阙铭》:「惟帝建国,正位辨方。周营洛!涘,汉启岐!梁。」
《國語辭典》:北面  拼音:běi miàn
1.北边。《儿女英雄传》第一五回:「当下我两个,一个站在北面,一个站在南面,亮了兵器,就交起手来。」
2.古时臣子面向北方朝见天子,故以北面代替臣子的地位。《韩非子。有度》:「贤者之为人臣,北面委质,无有二心。」《文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四首之二》:「勉哉脩令德,北面自宠珍。」
3.弟子行敬师之礼。旧日老师的座位是坐北朝南,学生北面受教,以示尊敬。《南史。卷七一。儒林传。沈峻传》:「执经下坐,北面受业。」《聊斋志异。卷一○。恒娘》:「夫人何术?如可授,愿北面为弟子。」
《國語辭典》:以降  拼音:yǐ jiàng
以下、以后。《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序》:「自兹以降,风流弥繁。」《文选。刘琨。劝进表》:「三五以降,靡不由之。」
《漢語大詞典》:西上
(1).向西去。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故称上。 唐 刘沧 《望未央宫》诗:“西上 秦 原见 未央 ,山嵐川色晚苍苍。” 唐 李群玉 《送萧绾之桂林》诗:“ 桂 水秋更碧,寄书西上鳞。”
(2).入门左首的位置。古代尊右卑左,主人迎宾,先据左位,表示尊重。仪礼·聘礼:“介皆与,北面西上。” 郑玄 注:“入门左之位也。” 清 王夫之 《家世节录》:“﹝ 王纲 ﹞与太守 古公 偕见直指使。 古公 自司马郎出守郡,执旧属礼,与公争西上。”
《漢語大詞典》:斜倚
轻轻地从直立位置移到倾斜的位置。例如:他真地斜倚过去把头靠在她的肩上。
向后靠或向后倾斜
《國語辭典》:三舍  拼音:sān shè
1.九十里。《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2.三座星宿的位置。《吕氏春秋。季夏纪。制乐》:「君有至德之言,天必三赏君,今昔荧惑,其徙三舍。」《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四》:「愧无鲁阳德,回日向三舍。」
3.宋代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合称「三舍」。依一定年限跟条件,由外舍升内舍,再由内舍升上舍。见《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漢語大詞典》:三舍生
宋 代行三舍法时,太学置外舍生二千人,内舍生三百人,上舍生一百人。合称“三舍生”。宋史·选举志三:“三舍生皆繇升贡,遂罢国子监补试。”
《國語辭典》:分野  拼音:fēn yě
1.古代占星家为了藉星象来观察地面州国的吉凶,所以将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使其互相对应,即云某星宿为某州国的分野或某地是某星宿的分野。《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承明堂于少阳,昭列显于奎之分野。」《三国演义》第七回:「以分野度之,当应在孙坚。」
2.分界、界限。如:「黄河的这一段,是陕西、河南两省的分野。」
《漢語大詞典》:分星
与地上分野相对应的星次。周礼·春官·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 陆德明 释文:“分,扶问反。”汉书·地理志:“而保章氏掌天文,以星土辩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视吉凶。”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同调相怜》:“且是那 太原 呵,祥光绕,紫气昭,分星耀,个中定有连城寳。”
《國語辭典》:位于(位於)  拼音:wèi yú
位置处在。如:「鹿谷乡位于南投县,以生产冻顶乌龙茶闻名。」
分類:个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