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50,分264页显示 上一页 125 126 127 128 129 131 132 133 134 下一页
伍洪(字 伯宏 )
钟霆(字 伯震 )
徐祥( 兴安伯 )
刘仕貆(字 伯贞 )
桑敬( 徽先伯 )
吴伯宗( 祏、祐 字 伯宗 )
苏伯衡(字 平仲 )
叶伯巨(字 居升 )
孙岩( 应城伯 威武 )
孔讷(字 言伯 衍圣公 )
姚伯良( 骥 )
周浈(字 伯宁 )
朱廉(字 伯清 )
刘辰(字 伯静 )
其它辞典(续上)
闻伯异伍洪(字 伯宏 )
钟霆(字 伯震 )
徐祥( 兴安伯 )
刘仕貆(字 伯贞 )
桑敬( 徽先伯 )
吴伯宗( 祏、祐 字 伯宗 )
苏伯衡(字 平仲 )
叶伯巨(字 居升 )
孙岩( 应城伯 威武 )
孔讷(字 言伯 衍圣公 )
姚伯良( 骥 )
周浈(字 伯宁 )
朱廉(字 伯清 )
刘辰(字 伯静 )
人物简介
维基
闻伯异,浙江台州府天台县人,进士出身。乡试十三名。洪武四年,会试四十二名,登进士三甲,授济南府沾化县县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安福人,字伯宏。洪武四年进士,授临清县丞,改绩溪主簿,升上元知县。以母老辞官,让家产与诸弟,而己独隐居养母。异母弟犯罪脱逃,官捕其母,洪求为代,谓岂有子在而累母者。竟代受死。维基
伍洪,字伯宏,江西安福人。明朝官员,进士出身。洪武四年(1371年),伍洪中进士。后任绩溪主簿,升任上元知县。后因母年老而不再任职。把资产都分给兄弟,而独自隐居赡养母亲。当时有异母同父兄弟获罪潜逃,使者欲抓捕其母受刑,伍洪愿待罪。其母曰:“你若前去,必死无疑,还不如让我去承担。”伍洪说:“岂有儿子在而连累母亲的?”于是自己前行,死于市。事见《明史·孝义传》中。
人物简介
维基
钟霆,字伯震,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人,进士出身。乡试二十五名。洪武四年,会试二十五名,登进士三甲,授荆州府江林县县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2—1404 【介绍】: 元明间湖广大冶人。初从陈友谅。归朱元璋于江州,积功为燕山右护卫副千户。建文时,从燕王起兵,累进都指挥使,封兴安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3—1390 【介绍】: 元明间江西安福人,字伯贞。少时从父刘闬读书。洪武十五年应贤良举,对策称旨,授广东按察司佥事,分司琼州。以轻徭理枉,大得民和。后朝议省佥事官,例降东莞河泊使,渡河遇风溺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3 【介绍】: 明庐州府无为人。桑世杰子。以父死于王事,累迁都督府佥事。洪武二十三年封徽先伯。与徐辉祖防边,屯军平阳。二十六年,坐蓝玉党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金溪人,名祏,以字行。洪武四年初开科,廷试第一。授礼部员外郎,与修《大明日历》。以不附胡惟庸,坐事谪居凤阳。上书论时政,因言惟庸专恣。帝得奏召还,命使安南。历官武英殿大学士,后坐事降检讨。十七年又坐事谪云南卒。有《南宫》、《使交》、《成均》、《玉堂》四集。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二
伯宗名祐,以字行,金溪人。洪武辛亥开科,廷对擢进士第一,授礼部员外郎。与修《日历》,以事谪居凤阳。寻召还,奉使安南,归除国子助教。改翰林典籍,除太常寺丞,辞,改国子司业,又辞,贬金县教谕。召还为翰林检讨,进武英殿大学士,降检讨。有《南宫》、《使交》、《成均》、《玉堂集》二十四卷。 田按:辛亥为明兴首科,伯宗以刚直显,可谓得人。是科读卷者为国子祭酒魏观、太常博士孙吾,与给事中李颜、修撰王僎。觐早朝奉天殿诗云:「多士听宣鱼贯入,诸侯分直雁行联。」纪其事也。先是有诏高丽、安南、占城等国,如有经明行修之士,各就本国乡试,许贡赴京师会试。高丽金涛中三甲,授东昌安丘县丞,以不通华言,请还本国,诏给道里费送归。维基
吴伯宗(1334年—1384年),名祐,字伯宗,以字行,江西金溪人,进士出身、状元。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中江西乡试解元。次年,联捷辛亥科状元,为明朝开国以来第一位状元。赐给冠带袍笏,授礼部员外郎,参与修编《大明日历》。当时胡惟庸独揽大权,欲其附庸,吴伯宗不屈从,后被贬职于凤阳。后上疏谈论时政,弹劾胡惟庸,后朱元璋准奏,并召还。出使安南(今越南),取得四只大象归国。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武英殿大学士。同年九月,奉命与翰林学士李翀、回回大师马沙亦黑、马哈麻等翻译《回回历》、《经纬度》、《天文》等书。洪武十七年(1384年)谪居云南,暴卒途中。伯宗无子,殁时囊空如洗,由其妻倪氏勉力归葬乡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浙江金华人,字平仲,友龙子。博涉群籍,文词蔚赡有法,以善古文闻名于时。元末贡于乡,洪武间入礼贤馆,为国子学录,迁学正,擢翰林编修。十年,宋濂荐以自代,以疾力辞。二十一年聘主会试,寻为处州教授。以表笺忤旨下狱死。二子救父并被刑,士论惜之。有《苏平仲集》存世。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三
伯衡字平仲,金华人。明初为国子学录,迁学正。被荐擢翰林编修,辞归。洪武十年,学士宋濂荐以自代,复以疾辞。后为处州教授,坐表笺误,下吏死。有《平仲集》十六卷。 (田按:平仲以古文鸣,宋景濂《送平仲还乡序》云:「平仲辞章,体裁严比,姿态横逸,如春阳被物,或根或荄,或卉或条,或小或大,或圆或偏。各随其物而畅之,无有同者。」又云:「司马温国公光《资治通鉴》成一家言,宋之后,元承之。宋有李焘,虽尝著为编年,异同之论,皆并存之,盖不敢当作者之任。《元史》新修。十四朝之行事,亦颇粲然可观。有能搜纂以续司马之书者,将不在今日乎!平仲学术富而辞章美。其东还也,将操笔削而成百代不刊之典。」其为老辈推重如此。平仲之官学录也,在丙午七月。吴元年丁未进学正,见所作《国子学同官记》。其被荐在洪武元年庚戌,集中有《庚戌七月九日晡时御笔宣唤》诗云:「玄霜湿雾动龙香,水殿书题爱晚凉。虮虱小臣惟感愧,姓名衣被五云章。」《明日入见奉天门口号》云:「玉阶俯伏聆天语,金匮抽书亦许陪。」又《明日诣相府控辞述怀》云:「只缘多病兼无似,只合山林送此生。」盖引见后授编修,即以病辞也。其官国子前后五年。胡仲子跋《平仲集》云:「平仲居太学六年。」《提要》疑为史误。余详检本集,盖仲子误加一年,史不误也。集中又有《被留校雠元史史馆杂书》诗云:「笔削自从尼父后,文章无过马迁优。坐销官烛知无补,丝络翻惭进庶羞。」盖辞官后又被留史馆,至明年始得还也。平仲夙怀恬退,《连雨杂书》诗云:「决去胡不早,无营尚盘桓。」《东斋夕书》诗云:「偶随孤鹤行。时见辣萤度。即此有馀欢,何况山中去。」厥后景濂荐以自代,力辞还山。二十一年聘主会试,后辞还。寻授处州教授,以表笺忤旨下狱死。二子恬、怡救父并被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其为斯人言哉!《平仲集》十六卷,诗仅一卷,非其所措意,而泽古既深,风格亦自骞举,其他著述无闻,集本近亦罕见,馀假之江阴缪庆云自在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台州府宁海人,字居升。以国子生授平遥训导。洪武九年,应求直言诏,上万言书,以“分封太侈、用刑太繁、求治太急”为时势三过。书上,太祖指为离间骨肉,下狱,病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9—1418 【介绍】: 明凤阳人。元末从朱元璋渡江。洪武间累官燕山中护卫千户。燕王起兵,命守通州,擢都指挥佥事,封应城伯。永乐十一年备开平,旋移通州。卒谥威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0 【介绍】: 明曲阜人,字言伯。孔子五十七代孙,孔希学子。洪武十七年袭封衍圣公,命礼官以教坊乐导送至国学,学官率诸生二千余人迎于成贤街。此后,每岁入觐,给符乘传,班居文臣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人,名骥,以字行。先世洛阳人,祖父姚君义知鄞,遂为鄞人。伯良治学甚勤。洪武中由上舍生授郴州桂阳丞。不三年,讼简而俗尚敦朴。敕佥山西按察司事,发奸摘伏,号称廉明。三十八岁卒于官。有《芸窗稿》、《小学讽咏补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鄱阳人,徙居江宁,字伯宁。江西十才子之一。洪武初任饶州长史、湖广都事,官至刑部尚书,三年降为惠州经历。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二
浈字伯宁,上元人。明初为大理寺丞,累迁至刑部尚书。 (曾燠《江西诗徵》:周浈鄱阳人,与李宗颐、刘原善、辛敬,万石、杨伯谦辈,称江西十才子。 田按:宋景濂序刘子高诗云:「子高束书走豫章,与辛敬、万石、周浈、杨士弘、郑大同游,五人负能诗名,相与扬榷风雅。」刘仲修序子高诗亦云:「豫章万石、大梁辛敬、襄城杨士弘、秣陵周浈、郑大同以歌诗自雄。子高与之驰骋上下,名声相埒。」据此,五人中惟万石为豫产,其馀皆侨寓于豫章者也。《列朝诗集》、《明诗综》、《金陵琐事》称浈为江宁人。《明史》、《江西诗徵》称浈为鄙阳人,一据其本籍,一据其流寓耳。子高与浈交分不浅,寄诗云:「交友今谁在?东游最忆君。清尊澄夜月,彩笔动春云。楚甸烽烟台,秦淮树色分。相思愁日暮,花落正纷纷。」又题《薛克恭金陵竹西堂歌》云:「上元周浈吾故人,别来五见桃花春。昨朝卷中诵题句,使我感慨怀清真。」滇集不传,所可见者,《列朝诗集》数诗而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初浙江义乌人,字伯清。幼力学,从黄潘学古文。李文忠镇严州,聘为钓台书院山长。洪武初召修《元史》,又征修日历,除翰林编修。迁楚王府右长史。辞归后,取《朱子语类》摘其精义,编为《理学纂言》。明诗纪事·甲签·卷六
廉字伯清,义乌人。洪武三年,与修《元史》。史成乞归,复与修《日历》,除翰林院编修,迁楚府长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342—约1419 【介绍】: 元明间浙江金华人,字伯静。太祖下婺州,署典签,从李文忠驻严州,以亲老辞归。建文中荐擢监察御史,出知镇江府,修筑京口故闸与三斗门,以通漕运。永乐初预修《太祖实录》,迁江西布政司参政,屡与都司、按察使相争,坐免。十四年起刑部左侍郎,致仕归,卒于途。有《国初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