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海德公园(海德公园)  拼音:hǎi dé gōng yuán
英国伦敦最大的皇家公园。位于伦敦市中央西敏区,占地两百四十九公顷。在公园东北角经常有室外演说者集会活动,任何人皆可在此自由发表言论而不遭政府干预,因此闻名于世。
《国语辞典》:格林威治  拼音:gé lín wēi zhì
Greenwich
城市名。位于英国伦敦东南郊,濒泰晤士河,有世界著名的天文台,为世界子午线的起点。
《国语辞典》:泰特美术馆(泰特美术馆)  拼音:tài tè měi shù guǎn
位于英国伦敦,西元一八九七年由企业家亨利泰特所建,馆中收藏有泰纳、拉斐尔、毕卡索、印象派、新印象派及英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国语辞典》:野性的呼唤(野性的呼唤)  拼音:yě xìng de hū huàn
书名。美国作家杰克。伦敦于西元一九○三年所出版的长篇小说名著。内容取材自他在阿拉斯加的生活,讲一只小狗如何在环境的逼迫下回复原始本性,回归旷野的故事。不仅阐扬了人类面对生活如何努力奋斗求生存面对敌人的道理,同时也是作者自我的生活写照。
《国语辞典》: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  拼音:dà yīng bó wù guǎn
位于英国伦敦的博物馆。由汉斯。史隆爵士提议开设,西元一七五九年成立,收藏世界各国具代表性的文史资料,为世界最大的博物馆。
《国语辞典》:英国广播公司(英国广播公司)  拼音:yīng guó guǎng bò gōng sī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英国非营利性的广播电台,西元一九二二年创立于伦敦。英文缩写为B.B.C。
《国语辞典》:费雯丽(费雯丽)  拼音:fèi wén lì
Vivien Leigh
人名。(西元1913~1967)英国女演员。早年活跃于伦敦舞台,西元一九三九年前往好莱坞主演乱世佳人一片中的郝思嘉角色,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她不仅以美貌著称,而且演技精湛。一九六七年死于肺结核。
《国语辞典》:庞克(庞克)  拼音:páng kè
本指西元一九七○年代中,在纽约和伦敦出现的摇滚舞风。为英文punk的音译。后来转指一个特定的族群,大多剃光头发或著奇装异服;在音乐上则延续野性的摇滚型态,以歌和音乐来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和攻击。庞克的原文有流氓少年、蠢话之意。
《国语辞典》:西敏宫(西敏宫)  拼音:xī mǐn gōng
英国国会所在地。位于伦敦市中的西敏区。十一世纪时,为皇室居所,后因火灾及战争轰炸而多次损毁,几经修建,终转为象徵英国最高主权的国会议事厅。上有高一百公尺的钟楼及重达十三吨的大鹏钟,向来闻名于世。
《国语辞典》:温布顿(温布顿)  拼音:wēn bù dùn
Wimbledon
城市名。位于英国伦敦西南,属于住宅区,因一年一度温布顿网球赛在此举行而闻名于世。
《国语辞典》:沙利文  拼音:shā lì wén
William Aloysius Sullivan
人名。(西元1842~1900)英国作曲家。曾于伦敦皇家音乐学院接受音乐教育,与吉尔伯特合写喜戏歌剧而闻名。作品有《回头的浪子》、《陪审团的审判》等,歌曲有〈失去的和弦〉。
《国语辞典》:唐宁街(唐宁街)  拼音:táng níng jiē
Downing Street
地名。英国伦敦市街道。因首相官邸及政府许多重要机关均位于此街上,故国际上常用以代表英国政府或英国官方。如:「关于支持美国出兵的立场,唐宁街的态度十分明确。」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者同盟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1847年6月在伦敦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马克思、恩格斯都是同盟的领导人,他们为同盟起草了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同盟的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建立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欧洲1848年革命失败后,同盟组织遭到破坏。1852年11月宣告解散。同盟是第一国际的先驱之一。
《漢語大詞典》:格林尼治
一译“格林威治”。在伦敦东南部、泰晤士河南岸。1675年设英国皇家天文台,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经过此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并以此作为世界“时区”的起点。1953年天文台迁至赫斯特蒙苏,原址改为全国海洋博物馆、皇家海军学院等。
《國語辭典》:白金汉宫(白金漢宮)  拼音:bái jīn hàn gōng
西元一七○三年英国白金汉公爵所建的宫殿。位于伦敦,现为英国国王的宫殿。以宫门前禁卫军的装扮及换班情形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