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佩刀世三公
 
传家宝刀
 
吕刀
 
吕虔佩刀
  
宰相刀
 
宝刀世载
 
宝刀赠
 
尚书佩刀
 
玉祥得佩刀
 
王祥贻刀
 
虔收宰相刀
 
识佩刀
 
贻佩刀
  
重佩刀

相关人物
吕虔
 
王祥
 
王览

参考典故
王祥


《晋书》卷三十三〈王祥列传·(弟)王览〉~99~
初,吕虔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登三公,可服此刀。虔谓祥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祥固辞,强之乃受。祥临薨,以刀授览,曰:「汝后必兴,足称此刀。」览后奕世多贤才,兴于江左矣。
《艺文类聚》卷六十〈军器部·刀〉~083~
《晋中兴书》曰:初魏徐州刺史吕虔,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三公可服此刀。虔谓别驾王祥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

例句

望有经纶钓,虔收宰相刀。 元稹 哭吕衡州六首

不愧宝刀赠,维怀琼树枝。 刘长卿 别陈留诸官

尝闻宝刀赠,今日奉琼琚。 孙逖 和崔司马登称心山封

竟与尚书佩,遥应天子提。 张九龄 赠沣阳韦明府

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 李商隐 谢书

知君先负庙堂器,今日还须赠宝刀。 李白 赠华州王司士

王粲暂停笔,吕虔初佩刀。 杜牧 送苏协律从事振武

前军苏武节,左将吕虔刀。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

佩刀成气象,行盖出风尘。 杜甫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谢朓出华省,王祥贻佩刀。 卢象 追凉历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乔木

吴中旧侣君先贵,曾忆王祥与佩刀。 许浑 李定言自殿院衔命归阙拜员外郎迁右史因寄

典故
一语不谈俗事
 
偷儿恕毡
 
传家物
 
子敬毡
 
子敬青毡
 
家传青毡
 
床头毡
 
恕青毡
 
恋青毡
 
故物毡
 
毡取盗
 
王家旧物
 
旧物青毡
 
旧青毡
  
青毡旧
 
青毡旧物

相关人物
王徽之(字子猷)
 
王操之
 
王献之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徽之子)王献之〉~204~
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年数岁,尝观门生摴蒱,曰:「南风不竞。」门生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班。」献之怒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尝与兄徽之、操之俱诣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既出,客问安王氏兄弟优劣,安曰:「小者佳。」客问其故,安曰:「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尝与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发,徽之遽走,不遑取履。献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
《裴子语林》~39~
王子敬在斋中卧,偷入斋取物?装,一室之内,略无不尽。子敬卧而不动,偷遂复登厨,欲有所觅。子敬因呼曰:『偷儿,石漆毡,是我家旧物,可特置不?』于是群贼始知其不眠,悉置物惊走。

简释

青毡:喻先祖遗物,或喻旧业。唐卢纶《寄郑七纲》:“他日吴公如记问,愿将黄绶比青毡。”


例句

来时虽恨失青毡,自见芭蕉几十篇。 司空图 狂题十八首

卜羡君平杖,偷存子敬毡。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 杜甫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

他日吴公如记问,愿将黄绶比青毡。 卢纶 寄郑七纲

青毡持与藉,重锦裁为饰。 羊士谔 斋中有兽皮茵偶成咏

典故
一经
 
一经教子
 
一经为教
 
一经自足
  
传经俪金籯
 
教子一经
 
有子传家经可教
 
有道胜金籯
 
满籯经
 
满籯金
  
至道胜金籯
 
通经汉韦
 
遗子一经
 
遗子后黄金
 
遗经教子
 
遗金满籯
 
韦叟一经
   
黄金满籯

相关人物
韦贤


《汉书》卷七十三〈韦贤列传·韦贤〉~30~
韦贤字长孺,鲁国邹人也。其先韦孟,家本彭城,为楚元王傅,傅子夷王及孙王戊。戊荒淫不遵道,孟作诗风谏。后遂去位,徙家于邹,又作一篇。其谏诗曰:……自孟至贤五世。贤为人质朴少欲,笃志于学,兼通礼、尚书,以诗教授,号称邹鲁大儒。徵为博士,给事中,进授昭帝诗,稍迁光禄大夫詹事,至大鸿胪。昭帝崩,无嗣,大将军霍光与公卿共尊立孝宣帝。帝初即位,贤以与谋议,安宗庙,赐爵关内侯,食邑。徙为长信少府。以先帝师,甚见尊重。本始三年,代蔡义为丞相,封扶阳侯,食邑七百户。时贤七十馀,为相五岁,地节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罢归,加赐弟一区。丞相致仕自贤始。年八十二薨,谥曰节侯。……贤四子:长子方山为高寝令,早终;次子弘,至东海太守;次子舜,留鲁守坟墓;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扬雄方言云『陈、楚、宋、魏之间谓筲为籯』,然则筐笼之属是也。」

例句

世事徒三窟,儿童且一经。 唐彦谦 梅亭

遗子后黄金,作歌先紫芝。 张九龄 骊山下逍遥公旧居游集

人望皆同照乘宝,家风不重满籯金。 权德舆 奉和韦谏议奉送水部家兄上后书情寄诸兄弟仍通简南宫亲旧并呈阁省阁老院长

芝焚空叹息,流恨满籯金。 王勃 伤裴录事丧子

同声惭卞玉,谬此托韦金。 郑愔 同韦舍人早朝

典故
清白传家

相关人物
胡威


《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胡质传〉~743~
威,咸熙中官至徐州刺史,有殊绩,历三郡守,所在有名。卒于安定。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阳秋》曰:「威字伯虎。少有志尚,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中十馀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疋,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馀,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
《國語辭典》:传家(傳家)  拼音:chuán jiā
1.将家事传给子孙,即不再主持家务,让下一代当家做主。《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入此岁来,已七十矣。宿素衰落,仍有失误,按之礼典,便合传家。」
2.家中世代相传。《三国演义》第二八回:「老夫耕读传家,止生此子,不务本业,惟以游猎为事。」
《國語辭典》:传家宝(傳家寶)  拼音:chuán jiā bǎo
1.家中历代相传的珍宝。《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这副春联,我虽然不贴,我可要收著,因为这是我们的本色,将来也算是一件传家宝。」
2.书名。清石成金撰。十六集。将其平生有关处世教训的各种杂著,择取部分编次而成。
《分类字锦》:已过传家(已过传家)
礼记七十曰老而传注传家事任子孙是谓宗子之父陆游 示子孙诗 岂容一事相关白,已过传家十二年。
分类:老寿
《国语辞典》:耕读传家(耕读传家)  拼音:gēng dú chuán jiā
以勤苦恬淡、不慕名利的门风传家。《三国演义》第二八回:「老夫耕读传家,止生此子,不务本业,惟以游猎为事。是家门不幸也。」
《国语辞典》:口传家书(口传家书)  拼音:kǒu chuán jiā shū
(歇后语)言而无信。家书口传则只有言,却没有书信。比喻讲话没有信用。如:「他讲的话常常是口传家书──言而无信。」
《国语辞典》:传家之宝(传家之宝)  拼音:chuán jiā zhī bǎo
家中世代相传的奇珍异宝。如:「这块玉佩是我家的传家之宝,不能送人。」
分类:中世世代
《國語辭典》:诗礼传家(詩禮傳家)  拼音:shī lǐ chuán jiā
以读诗习礼代代相传。明。朱权《荆钗记》第二出:「诗礼传家忝儒裔,先君不幸早倾逝。」
《漢語大詞典》:青箱学(青箱學)
宋书·王准之传:“曾祖 彪之 ……博闻多识,练悉朝仪,自是家世相传,并諳 江 左旧事,缄之青箱,世人谓之‘ 王氏 青箱学’。”后即以“青箱学”指传家的史学。 宋 苏舜钦 《黎生下第还乡》诗:“无废青箱学,穷愁古亦然。”亦作“ 青緗学 ”。 宋 刘弇 《蒋沙庄居》诗之六:“家有青緗学,儿传《急就》章。”
分類:传家史学
《国语辞典》:分单(分单)  拼音:fēn dān
已经把祖传家当分清楚,称为「分单」。
《漢語大詞典》:青箱家
能以史学传家的人家。 宋 范成大 《寄题王仲显读书楼》诗:“使君青箱家,文史装怀抱。”参见“ 青箱学 ”。
《漢語大詞典》:青箱学(青箱學)
宋书·王准之传:“曾祖 彪之 ……博闻多识,练悉朝仪,自是家世相传,并諳 江 左旧事,缄之青箱,世人谓之‘ 王氏 青箱学’。”后即以“青箱学”指传家的史学。 宋 苏舜钦 《黎生下第还乡》诗:“无废青箱学,穷愁古亦然。”亦作“ 青緗学 ”。 宋 刘弇 《蒋沙庄居》诗之六:“家有青緗学,儿传《急就》章。”
分類:传家史学
《國語辭典》:佩刀  拼音:pèi dāo
1.系佩在腰间的刀。如:「空军仪队指挥的佩刀相当精致。」
2.将刀佩戴在腰间。如:「英国皇家侍卫左腰佩刀,英姿挺拔。」
《漢語大詞典》:吕虔刀
三国 魏 刺史 吕虔 有一宝刀,铸工相之,以为必三公始可佩带。 虔 以赠 王祥 ; 祥 后位列三公。 祥 临终,复以刀授弟 王览 ; 览 后仕至大中大夫。事见晋书·王览传。后遂以“吕虔刀”为宝刀之美称。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前军 苏武 节,左将 吕虔 刀。”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辞院》:“天下军储一线漕,无能空佩 吕虔 刀。”
分類:刺史宝刀
《漢語大詞典》:赠宝刀(贈寶刀)
见“ 赠刀 ”。
《漢語大詞典》:赠刀(贈刀)
晋书·王览传:“初, 吕虔 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登三公,可服此刀。 虔 谓 祥 ( 王祥 )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 祥 固辞,强之乃受。 祥 临薨,以刀授 览 ( 祥 弟 王览 )曰:‘汝后必兴,足称此刀。’ 览 后奕世多贤才,兴於 江 左矣。”后世因以“赠刀”为赞许别人堪负重任,前程远大之典。晋书·王导王悦等传赞:“ 恬 恂 踵德,副 吕虔 之赠刀。” 清 钱谦益 《〈王氏族谱〉序》:“耆老扶杖于乡国,英少彯缨于上都,彬彬乎,彧彧乎,赠刀之遗休,树槐之餘荫也。”亦作“ 赠宝刀 ”、“ 赠虔刀 ”。 唐 李白 《赠华州王司士》:“知君先负庙堂器,今日还须赠宝刀。” 明 张煌言 《马尔毓职方改署幕府骑兵参军未免牢落戏赠》:“国破兰香已半消,侯门谁復赠 虔 刀。”
《漢語大詞典》:青毡
亦作“ 青毡 ”。
1.青色毛毯。 三国 魏 曹操 《与太尉杨彪书》:“今赠足下锦裘二领……青氊牀褥三具。” 唐 白居易 《偶眠》诗:“妻教卸乌帽,婢与展青氊。” 唐 于鹄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醉卧枕敧树,寒坐展青毡。” 艾芜 《回家》:“緑色的藤叶就像一大张青毡似的铺在地上。”
2.指青毡制品。如帐篷、帽冠等物。 宋 陆游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词:“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 清 查慎行 《雪中戴青毡大帽上顾见大笑口占纪之》:“大于暖耳覆双肩,冰雪骑驴二十年。今日重蒙天一笑,白头还恋旧青氊。”
3.见“ 青毡故物 ”。
4.指清寒贫困者。亦指清寒贫困的生活。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一表》:“岂期陛下軫念青氊,重升黄阁。” 明 徐复祚《投梭记·闺叙》:“卑人緑螘一生,青毡半世。志存丘壑,梦断巖廊。” 清 曹寅 《西轩赋送南村还京兼怀安侯姊文冲谷四兄》诗之一:“朱紱聊通隐,青氊尽絜家。” 李光 《集诗述感》诗:“门巷萧条酬应懒,英雄末路一青毡。”
《漢語大詞典》:青毡故物(青氈故物)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 晋 裴启 语林:“ 王子敬 在斋中卧,偷人取物,一室之内畧尽。 子敬 卧而不动,偷遂登榻,欲有所觅。 子敬 因呼曰:‘石染青氊是我家旧物,可特置否?’於是羣偷置物惊走。”按,《晋书·王献之传》也载此事。后遂以“青毡故物”泛指仕宦人家的传世之物或旧业。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 安老爷 ﹞满脸堆欢的向公子道:‘此我三十年前故态也。便是里头这几件东西也都是我的青毡故物。’” 清 吴锡麒 《水仙子·归兴》曲之一:“算青毡故物难离,请图作村夫子,去教些牛舍儿,归矣茅茨。”亦省作“ 青毡 ”。 唐 杜甫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 元 刘埙 隐居通议·骈俪一:“慨青毡之未復,誓铁砚以相从。”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钱武肃铁券:“天兵南下时,其家人窃负(铁券)以逃,而死於难,券亦莫知所在。越再丙子,渔者偶网得之……用十斛穀易得,青毡復还,诚为异事。”
《國語辭典》:传经(傳經)  拼音:chuán jīng
1.传授经学。唐。杜甫 秋兴诗八首之三:「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2.中医上指伤寒病症没能及时发散出来,循六经的次序而感传。《红楼梦》第六四回:「连忙请了医生来诊脉下药,足足的忙乱了半夜一日。幸而发散的快,未曾传经。」
《高级汉语词典》:籯金
一笼箱的金子
《漢語大詞典》:韦经(韋經)
汉 丞相 韦贤 少子 玄成 ,以明经历相位。时 邹 鲁 有谚:“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见汉书·韦贤传。后因以“韦经”为称扬 韦 姓族人之典。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 汉 道中兴盛, 韦 经亚相传。” 仇兆鳌 注:“ 韦贤 少子 玄成 ,復以明经为相,故曰亚相。”
《漢語大詞典》:韦金(韋金)
汉 丞相 韦贤 , 地节 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其少子 玄成 ,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 邹 鲁 谚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见汉书·韦贤传。后因以“韦金”为称扬 韦 姓族人之典。 唐 郑愔 《同韦舍人早朝》诗:“闻有题新翰,依然想旧林。同声惭 卞 玉,谬此托 韦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