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朱应昌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朱应昌,字会期,山东东昌府夏津县人。山东乡试第六名举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式丁未科三甲第一百二十八名进士。授直隶元城县知县。任内劝农兴学,兴修水利。擢浙江道监察御史,卒于南京。墓在今县城东三里庄东。

人物简介

维基
贾运(1472年—?年),字会期,号静斋,直隶保定府束鹿县人,民籍。治《书经》,行二,由国子生中式顺天府乡试第五十六名举人,年三十七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一百九十三名,第三甲第二百二十三名进士。四年闰九月选授南京广东道监察御史,出守庆阳府,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兵备西宁。

人物简介

维基
吴会期(1493年—?年),字行可,广东琼州府琼山县张吴人,进士出身。治《礼记》,行二,由府学生中式己卯科(1519年)广东乡试第六十一名举人,年三十一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七十九名,第二甲第六十名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官至工部郎中。嘉靖二十年(1541年)九月以修天寿山各陵寝工完,升正四品服俸。二十二年被革职为民。
《國語辭典》:会期(會期)  拼音:huì qí
1.会盟的日期。《左传。襄公五年》:「使鲁、卫先会吴,且告会期。」
2.会议由开会至闭会的期间。如:「这次的会期大概会持续多久?」《清史稿。卷四六四。谭嗣同列传》:「梁启超倡办南学会,嗣同为之长。届会期,集者恒数百人,闻嗣同慷慨论时事,多感动。」
《國語辭典》:诀别(訣別)  拼音:jué bié
辞别、永别。《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范冉传》:「今子远适千里,会面无期,故轻行相候,以展诀别。」
《漢語大詞典》:团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团的最高领导机关。受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领导。由团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团的全部工作。
《国语辞典》:社会压力(社会压力)  拼音:shè huì yā lì
一种具有规范性的社会期待或要求,对于个人或团体的行为,有约束或改变的作用,使趋向特定目标。形成社会压力的因素很广泛,法规、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社会风尚都可能是其来源。
《国语辞典》:不逮捕特权(不逮捕特权)  拼音:bù dài bǔ tè quán
宪法上规定在会期中,除现行犯外,警方不得逮捕或拘禁国民大会代表、立法委员、监察委员。目的在避免因被补人员不能行使职权,而影响开会或决议人数。
《国语辞典》:残灯末庙(残灯末庙)  拼音:cán dēng mò miào
灯会、庙会的会期将尽。比喻繁华景况或事态已衰颓难挽。如:「此事已是残灯末庙,大势难回,不必再苛责自己。」
《国语辞典》:压花会(压花会)  拼音:yā huā huì
一种早期流行于乡间的赌博。参加的人在固定的会期之前,将自己所压的字和会款用封套封好,送给会首,公开拆阅,压中的人得奖。也称为「跑封人」。
《漢語大詞典》:常务委员会
(2) 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代表大会日常工作的委员会
(3) 考虑一个特定阶段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问题的委员会。特指一个立法机构的常设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