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2,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佥议
誓众
邪许
餔糟
广坐
科敛
示众
孤峭
佥谋
四辈
师锡
宣慈
喧笑
会众
众怨
《國語辭典》:佥议(僉議)  拼音:qiān yì
1.众人的意见。《南齐书。卷四七。王融传》:「臣侧闻佥议,疑给虏书,如臣愚情,切有未喻。」
2.共同商议。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桧之遂非愎谏,已自可见,而乃建白令台谏、侍臣佥议可否,是盖畏天下议己,而令台谏、侍臣共分谤耳。」
《漢語大詞典》:誓众(誓衆)
誓师,告戒众人。孔丛子·儒服:“君亲素服誓众于太庙:某人不道,侵犯大国,二三子尚皆用心比力。”新唐书·高祖十九女传:“乃申法誓众,禁剽夺,远近咸附。” 郭希仁 《从戎纪略》:“ 翔初 回营誓众,即与 刘伯明 由大街整队直趋军装局,作救应。”
《國語辭典》:邪许(邪許)  拼音:yé hǔ
众人共同致力时的呼声,俗称「号子」。《淮南子。道应》:「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漢語大詞典》:餔糟
1.饮酒;吃酒糟。
2.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语出《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
《國語辭典》:广坐(廣坐)  拼音:guǎng zuò
众人聚坐的场所。《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齐王芳纪》:「脩于广坐之中手刃击祎,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也作「广座」。
分類:众人场所
《國語辭典》:科敛(科斂)  拼音:kē liàn
按定例分派捐款敛财。《元史。卷二四。仁宗本纪一》:「吾虑卫士不法、胥吏科敛,重为民困。」《水浒传》第一二回:「天汉州桥那几个大户,科敛些银两钱物,等候杨志到来。」
《國語辭典》:示众(示眾)  拼音:shì zhòng
公开让众人观看,通常含有警诫之意。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西游记》第九回:「先将李彪钉在木驴上,推去市曹,剐了千刀,枭首示众讫。」
《國語辭典》:孤峭  拼音:gū qiào
性情不随流俗。《隋书。卷七八。艺术传。萧吉传》:「吉性孤峭,不与公卿相沉浮,又与杨素不协,由是摈落于世,郁郁不得志。」
《國語辭典》:佥谋(僉謀)  拼音:qiān móu
众人筹划。唐。贾公彦〈仪礼正义序〉:「佥谋已定,庶可施以。」
分類:众人筹画
《漢語大詞典》:四辈(四輩)
(1).主持四时助祭的诸侯之长。《公羊传·桓公元年》“诸侯时朝乎天子” 汉 何休 注:“王者亦贵得天下之欢心,以事其先王,因助祭以述其职,故分四方诸侯为五部,部有四辈,辈主一时。”
(2).众人,四方之人。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僧竺昙盖》:“ 汉 沙门 竺曇盖 , 秦郡 人也。真确有苦行,持鉢振锡,取给四辈。” 唐 刘禹锡 《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十方四辈,瞻礼於斯。” 元 范梈 《奉寄翰林邓侍讲》诗:“闭门读书古都市,四辈冠盖方隆隆。”
(3).佛教语。指佛、菩萨、圆觉、声闻。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夫佛以谦卑自牧,忠虔为道,寧有屈膝四辈而简礼二亲,稽顙耆腊而直体万乘者哉!” 胡三省 注:“释氏有所谓戒外四圣:佛,一也;菩萨,二也;圆觉,三也;声闻,四也。亦谓之四辈。”
(4).佛教语。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即僧、尼及在家奉佛的男、女。百喻经·三重楼喻:“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
《漢語大詞典》:师锡(師錫)
谓众人献言,同辞以对。《书·尧典》:“师锡帝曰:‘有鰥在下,曰 虞舜 。’” 孔 传:“师,众;锡,与也。”后以“师锡”指众人举荐推许。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无知 叡敏,独昭奇跡,察侔 萧 相,貺同师锡。” 唐 陆贽 《奉天论前所答奏未施行状》:“虽復例对使臣,别延宰辅,既师锡,且异公言。” 宋 王禹偁 《拟封淮海国王可汉南国王册文》:“考师锡以有谓,降徽章而弗私。”
《漢語大詞典》:宣慈
本谓博闻慈爱。后泛指博爱众人。左传·文公十八年:“ 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 孔颖达 疏:“宣者,徧也。应受多方,知思周徧也。慈者,爱也,爱出於心,恩被於物也。” 汉 蔡邕 《郡掾吏张玄祠堂碑铭》:“掾天姿恭恪,宣慈惠和,允恭博敏,惻隐仁恕,正身履道。”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淳钩之锋,验於犀兕;宣慈之良,效於明试。”隋书·刑法志:“圣王仰视法星,旁观习坎,弥缝五气,取则四时,莫不先春风以播恩,后秋霜而动宪。是以宣慈惠爱,导其萌芽,刑罚威怒,随其肃杀。”
《漢語大詞典》:喧笑
谓众人哄笑。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忽闻有声如风雨震山,又如千人喧笑不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或髻插雉尾,拨琵琶,丁丁缕缕然,喧笑一室,日以为常。” 冰心 《斯人独憔悴》:“东厢房里,也有妇女们打牌喧笑的声音。”
分類:众人哄笑
《國語辭典》:会众(會眾)  拼音:huì zhòng
1.聚合众人。《晋书。卷三四。羊祐传》:「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
2.参加集会或团体组织的人。《大法鼓经。卷上》:「今此会众,如栴檀林,清净纯一。」
《漢語大詞典》:众怨(衆怨)
众人怨恨;众人的怨恨。战国策·齐策五:“兵穷而好敌强,国罢而好众怨。” 鲍彪 注:“乐与众为怨。”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 白泉 以 王文成 自许,二人皆笑其妄,然不期其终以任事犯众怨,自攖其罪。”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民义师:“无端而招众怨,举足而蹈危机。”
分類:众人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