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仰光  拼音:yǎng guāng
Rangoon
城市名。位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东侧,距海约四十公里。以纺织品、肥皂、橡胶、铝、食品、药品和钢铁等工业著称。米的输出也很多。水运、公路和铁路线连接国内各地。为缅甸最大和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
《国语辞典》:阿瓦  拼音:ā wǎ
Ava
地名。缅甸的旧都,在伊洛瓦底江上游。昔时颇为繁盛,西元一八三九年毁于地震,今仅存遗迹。
《国语辞典》:蒲甘  拼音:pú gān
地名。位于缅甸伊洛瓦底江中游东岸,为缅甸佛教胜地。兴建于一世纪时,十一世纪成为蒲甘王朝国都和缅甸上座部佛教中心。据西元一九七三年缅甸考古调查局纪录共有佛教建筑物二千二百一十七座。
《国语辞典》:八莫  拼音:bā mò
Bhamo
城市名。位于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的支流大盈江的河口。是伊洛瓦底江航运的终点,汽轮可通曼德勒和仰光。有公路北达密支那,东通大陆地区的云南省,为中缅间的重要交通据点。主要输出品为宝石、棉花等,工业则以炼糖、机械业为主。旧称为「新街」。
《国语辞典》:伯舒拉岭(伯舒拉岭)  拼音:bó shū lā lǐng
山脉名。怒江西岸,南接高黎贡山。为怒江与伊洛瓦底江上游恩梅开江的分水岭。
《国语辞典》:密支那  拼音:mì zhī nà
Myitkyina
地名。在缅甸东北,当伊洛瓦底江航路终点,为缅甸北部重镇。抗战时所筑的中印公路,即以此地为中枢,运输物资援助抗战,为重要商业中心。以产沙金著名。
《漢語大詞典》:夫甘都卢(夫甘都盧)
古国名。其地或以为在今 缅甸 伊洛瓦底江 中游 卑谬 附近。见汉书·地理志下汉书·西域传赞及 张衡 《西京赋》省译作“ 都卢 ”。 唐 代称为 骠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