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平出
(1).古代文书中提到天神、地祇、天子、皇后等时应提行以示尊崇,谓之“平出”。唐六典·礼部·郎中员外郎:“昊天,后土,天神,地祇,上帝,天帝……皇帝,天子,陛下,至尊,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皇太子,皆平出。”
(2). 宋 代中央机关的官员出任地方官,不含贬责之意,亦谓“平出”。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十:“ 熙寧 以前,臺官例少贬责,间有补外者,多是平出,未几復召还。”
《國語辭典》:外用  拼音:wài yòng
1.被命出任地方官吏,称为「外用」。《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只有太太合公子,见老爷进门来,愁眉不展,面带忧容,便知是因为外用的原故。」
2.药物用于涂擦的。如:「这罐药是外用的,不可误食。」
《漢語大詞典》:建麾
(1).建,树立;麾,旌旗。周礼·春官·巾车:“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国。”
(2).古代建大麾以封藩国,后因以“建麾”指出任地方长官。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建麾作牧,明德攸在。” 李善 注:“麾,旌旗之名,州将所执也。”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辩证二:“今人守郡谓之建麾。”
《漢語大詞典》:乞麾
谓求任地方长官。 宋 苏辙 《送李钧郎中》诗:“东南乞麾尚可得,白首谁念家无甔。”
分類:任地长官
《國語辭典》:外调(外調)  拼音:wài diào
由原服务单位调职到别的分支机构。如:「他向上级申请外调,是为了可以就近照顾父母。」《明史。卷七二。职官志一》:「凡王官不外调,王姻不内除,大臣之族不得任科道,僚属同族则以下避上。」
《漢語大詞典》:调外(調外)
谓从京城外调任地方官。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推命论相近事:“昨闻 原溥 有调外之命,则此説又偶中矣。” 明 皇甫录 皇明纪略:“逆 瑾 时又詔: 餘姚 人轻薄,不许选京朝官,有在任者皆调外。”
《漢語大詞典》:出丞
由京官出任地方辅佐官。 宋 陆游 《上史运使启》:“谓宜永放於穷阎,犹得出丞於近郡。”
《漢語大詞典》:邪临(邪臨)
谓辗转升任地方长官。古文苑·卫觊〈汉金城太守殷君碑〉:“三载陟陨,邪临 金城 。” 章樵 注:“言为令三载,朝以有功於民,升为 金城 太守。不直隮臺省,盘旋外庸,故曰邪临。或谓 金城 地在西北,邪临犹邪指也。”
《國語辭典》:塔台(塔臺)  拼音:tǎ tái
管制机场地面及其权责空域的管制台。以无线电话、雷达指示飞机滑行、起落,或管制机场航线活动。也称为「管制塔台」。
《漢語大詞典》:司阃(司閫)
(1).指地方军事长官。语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閫以内者,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将军制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孝廉:“ 石 赴都夤缘,选得本省司閫。”
(2).谓担任地方军事长官。 清 戴名世 《道墟图诗序》:“ 惺村 司閫 江寧 ,多善政,而雅歌投壶,不改儒素。”
《國語辭典》:转任(轉任)  拼音:zhuǎn rèn
改换职位。如:「他因为表现杰出,所以很快的转任业务部经理。」
《漢語大詞典》:三互法
东汉 选任地方官员,为防止结党营私,规定凡婚姻之家及 幽 冀 两州人士,不得交互为官,称三互法。后汉书·蔡邕传:“初,朝议以州郡相党,人情比周,乃制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相监临。至是復有三互法,禁忌转密,选用艰难。 幽 冀 二州,久缺不补。” 李贤 注:“三互,谓婚姻之家及两州人不得交互为官也。 谢承 曰:‘ 史弼 迁 山阳 太守,其妻 鉅野 薛氏 女,以三互自上,转拜 平原 相’是也。” 鉅野 , 汉 时属 山阳郡 。
《國語辭典》:信口开合(信口開合)  拼音:xìn kǒu kāi hé
嘴巴随意开合。比喻不加思索的随意乱说。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也作「信口开喝」、「信口开河」。
《漢語大詞典》:簸之扬之,糠秕在前(簸之揚之,穅粃在前)
(1).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 糠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王文度 、 范荣期 俱为 简文 所要, 范 年大而位小, 王 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 王 遂在 范 后。 王 因谓曰:‘簸之扬之,穅粃在前。’ 范 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穅,亦写作“糠”。《〈二刻拍案惊奇〉原序》:“亦曰‘簸之扬之,糠粃在前’云尔。”亦省作“ 簸扬糠粃 ”。 明 张居正 《答宗伯董浔阳书》:“儿曹徼时厚幸,并登仕版,而 懋修 又躐居文孙之首,簸扬糠粃,殊为慙汗。”亦省作“ 簸粃 ”。
(2).用为出任地方官之谦词。 宋 林应炎 《嘉定学重修大成殿记》:“以余尝簸粃是邦也,合辞请志岁月。”
《國語辭典》:顺口开河(順口開河)  拼音:shùn kǒu kāi hé
不加思索,随便说话。《三侠五义》第一○回:「我原来是私访,为何顺口开河?好不是东西!快些走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