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2,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国歌
祖礼
喊山
斗班
四推
享仪
郊柴
故式
理七
由辟
灼臂
郊送
谢词
灌佛
白椎
《國語辭典》:国歌(國歌)  拼音:guó gē
由国家制定,颁行全国,代表国家的乐歌。通常于隆重集会、国际会议或比赛中演奏或演唱。
《漢語大詞典》:祖礼(祖禮)
举行祭路神的仪式。后汉书·马成传:“ 建武 四年,拜扬武将军……发 会稽 、 丹阳 、 九江 、 六安 四郡兵击 李宪 ,时帝幸 寿春 ,设坛场,祖礼遣之。”
分類:仪式
《漢語大詞典》:喊山
古代的祭茶仪式。 宋 梅尧臣 《次韵和再拜》:“先春喊山掐白萼,亦异鸟觜 蜀 客夸。”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喊山》:“ 宋 御茶园在 武夷 第四曲,中有 喊山臺 。每岁惊蛰日,有司为文致祭。祭毕,鸣金扬鼓,同喊曰:‘茶发芽!’谓之喊山。”
分類:仪式
《漢語大詞典》:斗班(鬥班)
亦作“鬭班”。 上朝时的一种仪式。群臣分两班在香案前左右相对站立。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鬭班云汹涌,开扇雉参差。”旧唐书·武宗纪:“臣等请御殿日昧爽,宰相、两省官鬭班於香案前,俟扇开,通事赞两省官再拜,拜讫,升殿侍立。” 元 王逢 《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诗:“昭代优勋旧,平章谢鬭班。”
《漢語大詞典》:四推
古代皇帝躬耕有三推之礼,是表示重农而举行的一种仪式。历代相沿,至 清 胤祯 ( 雍正 )又加一推,以后相沿为四推。见《清通典·礼吉四》。参见“ 三推 ”。
《國語辭典》:三推  拼音:sān tuī
古代天子于每年三月,亲扶耒耜于田里来返三次,以劝农功之礼。《礼记。月令》:「天子亲载耒耜,……躬耕帝藉。天子三推,公五推,卿诸侯九推。」《文选。张衡。东京赋》:「躬三推于天田,修帝籍之千亩。」
《漢語大詞典》:享仪(享儀)
亦作“ 亨仪 ”。 祭祀的仪式。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陈师锡 家享仪,谓冬至前一日为‘冬住’,与岁除夜为对,盖 闽 音也。” 明 高启 《夜宿·太庙斋宫》诗:“太常斋禁密,列祖亨仪崇。”
分類:祭祀仪式
《漢語大詞典》:郊柴
亦作“ 郊祡 ”。 焚柴祭天。为古代帝王祭祀的一种仪式。汉书·郊祀志下:“﹝ 匡衡 言:﹞‘臣闻郊柴饗帝之义,埽地而祭,上质也。’”晋书·华恒传:“ 恆 议, 汉献帝 居 许 ,即便郊祡,宜於此修立。” 宋 秦观 《次韵侍祠南郊》:“风马云车下九天,郊柴初告帝心虔。”
《漢語大詞典》:故式
古旧的仪式。 晋 潘尼 《释奠颂》:“释玄衣,御春服,弛斋禁,反故式。”
分類:古旧仪式
《國語辭典》:理七  拼音:lǐ qī
一种斋供追祭亡魂的仪式。人死后,生者每七天为之斋供一次,并请出家人诵经,四十九天中共行七次,故称为「理七」。《水浒传》第二回:「太公殁了。史进一面备棺椁盛殓,请僧修设好事,追斋理七,荐拔太公。」《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修斋、理七、开丧、出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
《漢語大詞典》:由辟
古代一种祈求避祸的祭祀仪式。在常规仪式以外,为某一具体起因而使用。礼记·郊特牲:“祭有祈焉,有报焉,有由辟焉。” 郑玄 注:“由,用也;辟,读为弭,谓弭灾兵,远罪疾也……於‘辟’又言‘由’者,以非祭之常礼,或有所以而用之故也。” 孔颖达 疏:“谓用此祭之,以弭止灾兵罪戾之事。”
《国语辞典》:灼臂  拼音:zhuó bì
佛教仪式之一。将少量檀香置于臂上,燃香烧臂。源于佛教「燃身供佛」的典故,象徵将身心奉献佛法。《宋史。卷三二○。蔡襄传》:「开宝浮图灾,下有旧瘗佛舍利,诏取以人,宫人多灼臂落发者。」
《漢語大詞典》:郊送
送宾客至郊外。本为古天子、诸侯礼遇宾客的仪式之一。后亦用于其他人。周礼·秋官·司仪:“致饔餼、还圭、饗食、致赠、郊送,皆如将币之仪。”吕氏春秋·报更:“ 淳于髠 为 齐 使於 荆 ,还反,过於 薛 。 孟尝君 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國語辭典》:谢词(謝詞)  拼音:xiè cí
在某种仪式上所说表示感谢的言词。如:「在毕业典礼上他代表毕业生致谢词。」
《漢語大詞典》:灌佛
佛教的一种仪式。又称浴佛。用各种名贵香料所浸之水灌洗佛像。相传农历四月八日为 释迦牟尼 的生日,每逢该日佛教信徒举行这种仪式。宋书·刘敬宣传:“四月八日, 敬 宣见众人灌佛,乃下头上金镜以为母灌,因悲泣不自胜。”南史·张融传:“王母 殷淑仪 薨,后四月八日建斋并灌佛。”
《漢語大詞典》:白椎
亦作“ 白槌 ”。
(1).佛教仪式。办佛事时由长老持白杖以宣示始终。祖庭事苑八:“白槌,世尊律仪,欲辨佛事,必先秉白,为穆众之法也。今宗门白槌,必命知法尊宿以当其任。” 清 黄宗羲 《张仁庵〈古本大学说〉序》:“ 道闇 寻谢世, 秀初 白椎升座,听讲常数百人,诸方所称 仁菴禪师 是也。”
(2).借指出家。 清 黄宗羲 《清溪先生墓志铭》:“ 云怡 、 海岸 ,终为纲常人物; 可任 白椎秉拂,一往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