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2,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焚榇
四礼
证盟
改醮
打鬼
燎祭
回定
祭旗
齐牢
安座
公普
观傩
加冕
祭盘
拜天地
《漢語大詞典》:焚榇(焚櫬)
烧掉棺木。古代受降仪式。交战两国君之战败者舆榇乞降,表示接受诛杀;战胜者焚榇,表示宽大而赦免其死罪。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艾 至 成都 , 禪 率太子诸王及羣臣六十餘人面缚舆櫬诣军门, 艾 执节解缚焚櫬,受而宥之。”晋书·王濬传:“ 濬 躬解其缚,受璧焚櫬,送于京师。”艺文类聚卷五八引 北齐 魏收 《檄梁文》:“当使焚櫬而出,拂席相待。”
《漢語大詞典》:四礼(四禮)
(1).古代加冠、婚嫁、治丧、祭祀仪式的合称。 隋 王通 中说·关朗:“正家以四礼,冠婚丧祭。”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人伦·四礼》“冠昏丧祭”明 毛晋 注:“ 文中子 弟 凝 正家以四礼。”
(2).旧时妇女侍奉丈夫的四项准则。 汉 班固 《白虎通·嫁娶》:“妇事夫有四礼焉。鸡初鸣,咸盥漱,櫛縰笄总而朝,君臣之道也。惻隐之恩,父子之道也。会计有无,兄弟之道也。闺閫之内,衽席之上,朋友之道也。” 汉 蔡邕 《司徒袁公夫人马氏灵表》:“夫人生应灵和,德精性妙……幼从师氏四礼之教,早达窈窕德象之仪。”
《漢語大詞典》:证盟(證盟)
(1).将死者姓名写在纸上并焚烧以告上天的一种迷信仪式。《水浒传》第四五回:“少间,证盟已了,请众和尚就里面吃斋。”《水浒传》第一一四回:“ 宋江 在当中证盟,朝着 涌金门 下哭奠。”
(2).犹盟誓。 明 李贽 《又答石阳太守书》:“我二人老矣,彼此同心,务共证盟千万古事业,勿徒为泛泛会聚也!”
(3).证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料那生不能成就,我也不伏气与他了。宾客里面有愿聘的,便赴今夕佳期;有众亲在此作证盟,都可做大媒。”
(4).佛教语。谓佛教徒传法。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自跋草书答十二问:“是以释子传法,名曰证盟。法必心悟,非有可传。不得真证,难坚信受。”
《國語辭典》:改醮  拼音:gǎi jiào
妇女再嫁。《晋书。卷八八。孝友传。李密传》:「父早亡,母何氏改醮。」也作「改嫁」、「再醮」。
《國語辭典》:打鬼  拼音:dǎ guǐ
北平雍和宫及喇嘛教黄寺黑寺,每年在旧历正月间,喇嘛们化装成神佛五鬼等,持棒挥打舞蹈,绕寺而走,驱除邪魔,称为「打鬼」。此种仪式,本是西藏风俗。也称为「跳布札」。
《漢語大詞典》:燎祭
古代祭祀仪式之一。把玉帛、牺牲放在柴堆上,焚烧祭天。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南郊即皇帝位”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谨择元日,登坛燎祭,即皇帝位。”
《國語辭典》:回定  拼音:huí dìng
订婚仪式中,男家送定礼至女家,女家答礼,称为「回定」。《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夫人教传语,恐怕大郎不信,先将老媳妇把这条二十五两金带来定大郎,却问大郎讨回定。」
《國語辭典》:祭旗  拼音:jì qí
祭祀军旗,祈求出师大捷。《三国演义》第四六回:「至出兵之日,先要杀他两个祭旗。」《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到九月霜降祭旗,万岁爷做大将军,我家大老爷做副将军,两人并排在一个毡条上站著磕头。」
《漢語大詞典》:齐牢(齊牢)
旧时婚礼中新郎新娘同牢而食的仪式。牢,肉类制成的肴食。 清 钮琇 觚賸·河东君:“辛巳初夏,结褵於芙蓉舫中,簫鼓遏云,麝兰袭岸,齐牢合卺,九十其仪。”
《国语辞典》:安座  拼音:ān zuò
佛教用语。谓将佛像或神像安放于殿内的仪式。
《国语辞典》:公普  拼音:gōng pǔ
台湾习俗将中元普渡时,由寺庙所主持的祭典仪式称为「公普」;而民间所祭则称为「私普」。
《漢語大詞典》:观傩(觀儺)
观看驱逐疫鬼的仪式。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鬼》:“打鬼本西域佛法,并非怪异,即古者九门观儺之遗风,亦所以禳除不祥也。”参阅周礼·夏官·方相氏礼记·月令
《國語辭典》:加冕  拼音:jiā miǎn
欧洲某些国家君主即位时所行的加冠礼。始于东罗马帝国利奥一世即位,由君士坦丁大主教为其加冕。此后各国每援其例,但仪式繁简不同。
《國語辭典》:加冠  拼音:jiā guān
1.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之礼,以示成年。汉。刘向《说苑。卷一九。脩文》:「君子始冠,必祝成礼,加冠以属其心。」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戴帽子。北齐。刘昼《刘子。卷二。慎独》:「人之须善,犹首之须冠,足之待履。首不加冠,是越类也;行不蹑履,是夷民也。」
《漢語大詞典》:祭盘(祭盤)
古代举行路祭所设的祭台。 唐 大历 年间盛行一种路祭送葬仪式,送葬人在灵车行经的道旁搭建露天祭台,内陈设祭品及诸种戏剧人物的塑像。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道祭:“ 大历 中, 太原 节度 辛云京 葬日,诸道节度使使人脩祭, 范阳 祭盘最为高大。刻木为 尉迟鄂公 与 突厥 鬭将之戏,机关动作,不异于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道祭:“又停车设 项羽 与 汉高祖 会 鸿门 之象,良久乃毕。縗絰者皆手擘布幕,收哭观戏。事毕,孝子陈语与使人:‘祭盘大好,赏马两匹。’”
《國語辭典》:拜天地  拼音:bài tiān dì
旧式婚礼的一种仪式。指新婚夫妇在礼堂行跪拜礼。《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拜了天地,吃天喜酒,众人俱各散讫。」《儒林外史》第五回:「两人双拜了天地,又拜了祖宗。」也称为「拜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