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45,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仙禽
仙岛
仙曹
中黄
山图
旄节
踏花
园客
仙露
旌阳
凤子
霞裾
若士
武丁
三神山
《漢語大詞典》:仙禽
指鹤。相传仙人多骑鹤,故称。语本艺文类聚卷九十引《相鹤经》:“鹤,阳鸟也,而游於阴,盖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騏骥也。”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 唐 刘禹锡 《飞鸢操》:“青鸟自爱 玉山 禾,仙禽徒贵 华亭 露。”
《漢語大詞典》:仙岛(仙島)
传说中仙人居住的海岛。 宋 无名氏 《贺新郎》词:“星郎年少,同共入 蓬莱 仙岛。” 宋 无名氏 《鹊桥仙·夫妻寿》词:“欢欢喜喜八千春,更何处 蓬莱 仙岛。”
《國語辭典》:仙曹  拼音:xiān cáo
1.仙辈,仙人的行列。《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真西山是草庵和尚,苏东坡是五戒禅师,就是死后或原归故处,或另补仙曹。」
2.唐时尚书省各官署称为「仙曹」。尚书省郎中也称为「仙曹」。
《漢語大詞典》:中黄
(1).亦称“ 中黄伯 ”。古勇士名。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奋 中黄 育获 之士,骋良弓劲弩之势。” 吕延济 注:“ 中黄伯 、 夏育 、 乌获 ,皆古之力士也。”
(2).泛指勇士。 明 梅鼎祚 《玉合记·拒间》:“看妖摧太白,士列中黄。”
(3).指 中黄子 。传说中的仙人。见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 宋 苏轼 《和读山海经》之四:“岂伊臭浊中,争此顷刻光。安知青藜火,丈人非 中黄 。” 明 王鏊 震泽长语·仙释:“ 冷启敬 ,隶 淮阳 ,遇异人,授 中黄 大丹。”
(4).指 黄帝 。文选·张协〈七命〉:“启 中黄 之少宫,发 蓐收 之变商。” 吕延济 注:“ 中黄 , 黄帝 也。”云笈七籤卷三:“ 黄帝 以道治世一百二十年,於 鼎湖山 白日昇天,上登 太极宫 ,号曰 中 黄真人 。”
(5).黄石脂。文选·张衡〈南都赋〉:“太一餘粮,中黄瑴玉。” 吕向 注:“中黄,谓石中﹝黄﹞子,黄石脂也。”
(6).中央。 三国 魏 曹植 《宝刀赋》:“礪以五方之石,鉴以中黄之壤。” 唐 崔损 《五色土赋》:“众色环封,所以示外共其方职;正色居上,所以表内附于中黄。” 宋 范仲淹 《明堂赋》:“耽然太室,儼乎中黄。”
(7).指黄道。 晋 成公绥 《天地赋》:“ 望舒 弭节於九道, 羲和 正轡於中黄。” 唐 李乂 《奉和三会寺应制》:“ 汉 闕中黄近, 泰山 太白连。”
(8).帝王府库名。后汉书·桓帝纪:“芝草生中黄藏府。” 李贤 注引汉官仪:“中黄藏府掌中币帛金银诸货物。” 三国 魏 曹植 《自诫令》:“丰赐光厚,訾重千金,损乘舆之副,竭中黄之府。”
(9).中营。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効足中黄,殉驱驰兮。” 刘良 注:“中黄,中营也;以身从物曰徇。言効天子之营以从驱驰。”
(10).古指人体的横膈膜。 明 高攀龙 《文学景耀唐公墓志铭》:“吾尝读 旌阳许仙 书,见其所云中黄者,人身膈膜也,膈下体秽浊之气,不得薰心府。”
(11).泛指腹中。《封神演义》第三二回:“ 天化 在花篮中取出仙药,用水研开,把剑撬开上下牙关,灌入口内,送入中黄,走三关,透四肢,须臾转八万四千毛窍。”
《漢語大詞典》:山图(山圖)
(1).传说中的仙人名。 汉 刘向 列仙传·山图:“ 山图 , 陇西 人也。少好乘马,马蹋之折脚,山中道人教服地黄、当归、独活、苦参,服一岁而不嗜食,病愈身轻。追道人问之,自云:‘五岳使,之名山採药。能随吾,汝便不死。’ 山图 追随之六十餘年,归来行母服於冢间,期年復去,莫知所之。”后汉书·西南夷传·莋都夷:“﹝ 莋都 ﹞土出长年神药,仙人 山图 所居焉。”文选·左思〈蜀都赋〉:“ 山图 采而得道, 赤斧 服而不朽。” 李周翰 注:“ 山图 、 赤斧 ,列仙名。” 明王錂《春芜记·寻真》:“ 山图 、 赤斧 堪为侣,笙鹤冷风起。”
(2).描绘山川形势的舆图。 唐 陆龟蒙 《和吴中言怀寄南海二同年》:“城连虎踞山图丽,路入龙编海舶遥。” 宋 宋祁 《送馀姚尉顾洵美先辈》诗:“山图 禹穴 近,涛气 伍 神骄。”
《漢語大詞典》:旄节(旄節)
(1).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用作信物。史记·秦始皇本纪“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唐 张守节 正义:“旄节者,编毛为之,以象竹节,《汉书》云‘ 苏武 执节在 匈奴 牧羊,节毛尽落’是也。” 宋 梅尧臣 《送马仲涂司谏使北》诗:“每逆龙鳞司諫諍,又持旄节使 阴山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苏属国 之旄节终留, 庾开府 之江关永弃。”
(2).镇守一方的长官所拥有的节。 唐 李嘉祐 《送从弟归河朔》诗:“诸将矜旄节,何人重布衣。”新唐书·杨汝士传:“ 开成 初,繇兵部侍郎为 东川 节度使。时 嗣復 镇 西川 ,乃族昆弟,对拥旄节,世荣其门。”
(3).指仙人所执紫毛或青毛之节。 唐 王维 《送方尊师归嵩山》诗:“仙官欲往 九龙潭 ,旄节朱旛倚石龕。” 赵殿成 笺注:“真誥:‘ 老君 佩神虎之符,带流金之铃,执紫毛之节,巾金精之巾。’紫阳真人内传:‘ 衍门子 乘白鹿,执羽盖,杖青毛之节,侍从十餘玉女。’”
《漢語大詞典》:踏花
亦作“蹋花”。
(1).踏青,游春。 五代 谭用之 《寄阎记室》诗:“鼇逐玉蟾攀桂上,马随青帝踏花归。” 宋 刘过 《祝英台近·同妓游帅司东园》词:“晚来约住青驄,蹋花归去,乱红碎,一庭风月。” 明 汤显祖 《送牛光山暂归泾阳》诗:“献岁客残同署晓,兼春人忆踏花时。” 唐韬 《创作漫谈·不做落第秀才》:“有一次,出的画题是‘踏花归去马蹄香’,‘踏花’只是游春的意思,这一点容易画……惟有‘香’是抽象的东西,很难从画面上表现。”
(2).佛经故事:昔有 南窟仙人 ,见鹿产一女,即取归抚养,长大成人,惟脚似鹿,是为鹿女。一日,因洞中火熄,命鹿女往 北窟仙人 处取火。 北窟仙人 见鹿女行处步迹皆有莲花,因与鹿女言:绕我舍七匝,当与汝火。鹿女如其所言,遂取火而去。参阅《杂识藏经》卷二《鹿女夫人》。后因以“踏花”谓鹿女步行,足迹状如莲花。 唐 王维 《游感化寺》诗:“雁王衔果献,鹿女踏花行。”
《漢語大詞典》:园客(園客)
(1).传说中的仙人名。文选·嵇康〈琴赋〉:“絃以 园客 之丝,徽以 钟山 之玉。” 李善 注引列仙传:“ 园客 者, 济阴 人也。常种五色香草,积数十年,食其实。一旦,有五色神蛾止香树末。 客 收而荐之以布,生桑蚕焉。时有好女夜至,自称‘我与君作妻’。道蚕状, 客 与俱蚕。得百头茧,皆如瓮。縿茧六十日乃尽。讫,则俱去,莫知所如。”
(2).游园的人。 唐 刘禹锡 《题于家公主旧宅》诗:“邻家犹学宫人髻,园客争偷御果枝。” 宋 梅尧臣 《和王德言夏日晚步》诗:“芡韜园客剥,蒲刃水祅惊。”
(3).谓隐士。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序》:“ 元 明 以来,山人园客,作稗官野乘,以夸詡闻见。”
分類:隐士仙人
《漢語大詞典》:仙露
本指 汉武帝 所造铜仙人捧盘所接的甘露,后亦借指皇帝赐的御酒。 明 屠隆 《綵毫记·为国荐贤》:“赐微臣金茎仙露,荐琱盘凤腊和麟脯。”参见“ 仙掌 ”。
《漢語大詞典》:仙掌
(1). 汉武帝 为求仙,在 建章宫 神明台 上造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接天上的仙露,后称承露金人为仙掌。 汉 张衡 《西京赋》:“立脩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 唐 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日色纔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袞龙浮。” 唐 杜牧 《早雁》诗:“仙掌月明孤影过, 长门 灯暗数声来。”参阅三辅黄图·建章宫
(2). 华山 仙人掌峰 的省称。 明 刘基 《徐资深华山图》诗:“ 华岳 插天七千丈,丹崖翠壁开 仙掌 。” 明 何景明 《华州作柬桑汝公》诗:“乘兴欲攀 仙掌 去。”参见“ 仙人掌 ”。
(3). 唐 代一度改 华州 为 仙掌 ,后遂称 华州 及 华阴县 为 仙掌 。 唐 李吉甫 元和郡县志·华州:“﹝ 华阴县 ﹞ 垂拱 元年改曰 仙掌 ,寻復旧名。” 唐 姚合 《送裴中丞赴华州》诗:“自无 仙掌 分,非是圣心偏。”原注:“去年曾梦除 华州 刺史。” 唐 无可 《寄华州马戴》诗:“水寒 仙掌 路,山远 华阳 人。”
(4).地名。即仙人掌。 清 王士禛 《真州绝句》之五:“残月晓风 仙掌 路,何人为弔 柳屯田 。”详“ 仙人掌 ”。
《漢語大詞典》:旌阳(旌陽)
指 晋 仙人 许逊 。 逊 曾任 蜀 旌阳 县令,故称。他曾学道于 大洞君 吴猛 ,后因 晋 室乱而弃官东归。相传于 东晋 孝武帝 太康 二年,在 洪州 西山 全家升仙而去。 宋 姜夔 《鹧鸪天》词序:“古枫, 旌阳 在时物也。” 明 屠隆 《綵毫记·乘醉骑驴》:“簿书作令休云俗, 勾漏 旌阳 俱是仙。”参阅太平广记卷十四引《十二真君传·许真君》
《國語辭典》:凤子(鳳子)  拼音:fèng zi
轿子。《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也不愁,也不怕,搭搭凤子回去罢。」
分類:蛱蝶仙人
《漢語大詞典》:霞裾
(1).犹霞衣。指仙人的衣裾。 宋 苏轼 《次韵韶倅李通直》之二:“待我丹成驭风去,借君琼珮与霞裾。”《宋史·乐志十五》:“凤簫鸞翣,西指 昭陵 去,旧赏蟠桃熟,又见涨海枯,应共灵真母,曳霞裾。”
(2).借指隐逸出世之人。 元 黄溍 《次韵答陈君兼采简一二同志》之一:“唯应耕钓者,縹緲识霞裾。”
《漢語大詞典》:若士
犹其人。语出《淮南子·道应训》:“ 卢敖 游乎 北海 ,经乎 太阴 ,入乎 玄闕 ,至於 蒙穀 之上,见一士焉…… 卢敖 与之语曰:‘……子殆可与 敖 为友乎?’若士者齤然而笑曰:‘……然子处矣,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若士举臂而竦身,遂入云中。”后因以“若士”代仙人。 唐 唐彦谦 《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诗:“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 壶公 。” 元 顾瑛 《金粟冢中秋日燕集》诗:“东海招若士,西池访 阿緱 。”
分類:仙人
《國語辭典》:武丁  拼音:wǔ dīng
1.殷王,即高宗。用傅说为相,国大治,伐鬼方、大彭、豕韦,俱克之,殷乃复兴,在位五十九年。
2.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姓成,名武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停,与尔别矣。』弟问曰:『织女何事渡河?去当何还?』答曰:『织女暂诣牵牛,吾复三年当还。』明日失武丁。至今云织女嫁牵牛。」
《國語辭典》:三神山  拼音:sān shén shān
神话传说中,东海中仙人所居住的三座山。《史记。卷二八。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也称为「三岛」、「三壶」、「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