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87,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大著
助人
过钱
贤女
命人
小郎
伸脚
疑人
老婢
贤友
游事
芳颜
分灯
华缄
借誉
《国语辞典》:大著  拼音:dà zhù
尊称他人的著作。如:「拜读大著,深感钦佩。」也称为「大作」。
《国语辞典》:助人  拼音:zhù rén
帮助他人。如:「助人为快乐之本。」《醒世姻缘传》第一九回:「小鸦儿道:『老婆,你听著!姊妹也许你拜,忙也许你助,只休要把不该助人的东西都助了人!』」
《國語辭典》:过钱(過錢)  拼音:guò qián
付款。如:「你得负责过钱给他。」
《漢語大詞典》:贤女(賢女)
(1).有才德的女子。诗·陈风·东门之池序:“《东门之池》,刺时也。疾其君之淫昬而思贤女以配君子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东家有贤女,自名 秦罗敷 。”红楼梦第四回:“故生了此女不曾叫他十分认真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读读,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了。”
(2).敬称他人之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诸葛道明 女为 庾 ( 庾亮 )儿妇,既寡,将改适,与 亮 书及之 亮 答曰:‘贤女尚少,故其宜也。’”《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今者,幼儿已冠,贤女谅亦及笄,苟未订盟,愿如夙誓。”
《国语辞典》:命人  拼音:mìng rén
命令、差使他人。《红楼梦》第六七回:「忙命人盛殓,送往城外埋葬。」
《國語辭典》:小郎  拼音:xiǎo láng
1.称谓。妇人称丈夫的弟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昔夫人临终,以小郎嘱新妇,不以新妇嘱小郎。」《聊斋志异。卷五。阎王》:「自当是小郎大好乾纲,到不得代哥子降伏老媪。」
2.对年轻男子的尊称,意同少爷。《水浒传》第三七回:「小郎已自都分付了,我们如何敢卖与你们吃。」
3.年轻的僮仆。《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陈大郎情怀撩乱,忙忙的收拾银两,带个小郎,再望襄阳旧路而进。」
《漢語大詞典》:伸脚
晋书·王济传:“帝尝与 济 弈棊,而 孙皓 在侧,谓 皓 曰:‘何以好剥人面皮?’ 皓 曰:‘见无礼於君者则剥之。’ 济 时伸脚局下,而 皓 禨焉。” 孙皓 为亡国之君,降 晋 不自愧疚,反借他人之过以掩己暴行,后遂以“伸脚”讥刺不知亡国之耻者,言正应剥其面皮。 章炳麟 《时危》诗之三:“歌残《尔汝》意舂容,伸脚谁当在局中?笑杀后来 陈叔宝 ,献书犹自请东封。”
《漢語大詞典》:疑人
(1).用以迷惑敌人的草人。墨子·杂守:“池外廉,有要、有害,必为疑人,令往来行夜者射之,诛其疏者。” 孙诒让 间诂引 俞樾 曰:“盖束草为人形,望之如人,故曰疑人。”
(2).可疑的人。《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疑人勿用用无疑, 仲父 当年独制 齐 。”
(3).怀疑他人。 章炳麟 《与许季茀书》:“若以他事为疑,棋已终局,同归於尽可知矣,又安用疑人为?”
《國語辭典》:老婢  拼音:lǎo bì
1.年老的女仆。《北史。卷三○。列传。卢同》:「将一老婢作食,妻子不自随从。」《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小女从幼养娇了,直待老婢自去唤他。」
2.轻视或辱骂他人的话。《晋书。卷九八。列传。王敦》:「敦闻,怒曰:『我兄老婢耳,门户衰矣!』」
《漢語大詞典》:贤友(賢友)
(1).良友。论语·季氏:“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汉 徐干 中论·贵验:“至言也,非贤友则无取之,故君子必求贤友也。”
(2).用为对他人朋友的美称。 明 徐渭 《女状元》第四出:“这几件可都要借光於贤友。”
《漢語大詞典》:游事
谓外出以求事奉(他人)。《商君书·垦令》:“不可以辟役,而大官未可必得也,则餘子不游事人,则必农。农则草必垦矣。”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軻 , 騶 人也。受业 子思 之门人。道既通,游事 齐宣王 , 宣王 不能用。”
《漢語大詞典》:芳颜(芳顔)
美称他人之容颜。 晋 陶潜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诗:“清歌散新声,緑酒开芳颜。” 宋 柳永 《小镇西》词:“意中有箇人,芳颜二八天然俏。” 清 刘大櫆 《祭张闲中文》:“既讜论之不闻,亦芳颜之莫覷。”
分類:他人容颜
《漢語大詞典》:分灯(分燈)
西京杂记卷二:“ 匡衡 字 稚圭 ,勤学而无烛,隣舍有烛而不逮, 衡 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汉 刘向 列女传·齐女徐吾:“ 齐 女 徐吾 者, 齐 东海上贫妇人也,与隣妇 李吾 之属会烛相从夜绩。 徐吾 最贫而烛数不属。 李吾 与其属曰:‘ 徐吾 烛数不属,请无与夜也。’ 徐吾 曰:‘……夫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暗,损一人,烛不为明,何爱东壁之餘光,不使贫妾得蒙见哀之恩,长为妾役之事?使诸君常有惠施於妾,不亦可乎?’”后因以“分灯”谓借用他人灯烛余光以读书劳作。 唐 于鹄 《题邻居》诗:“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元 郭钰 《江路》诗:“炊烟晨减米,乞火夜分灯。”
《漢語大詞典》:华缄(華緘)
亦作“ 华椷 ”。对他人书信的敬称。 唐 崔致远 桂苑笔耕集·龙州裴岘尚书:“远劳专介,特枉华缄,发函睹不灭之踪,满幅示相忧之旨。”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岂谓公子,忽貽好音,发华椷而思飞,讽丽句而目新。”
《漢語大詞典》:借誉(借譽)
借重他人或其他事物以博取声誉。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故 百里奚 乞食於路, 穆公 委之以政; 宁戚 饭牛车下,而 桓公 任之以国。此二人岂素官於朝,借誉於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后汉书·宦者传论:“亦有忠厚平端,怀术纠邪;或敏才给对,饰巧乱实;或借誉贞良,先时荐誉。非直苟恣凶德,止於暴横而已。” 宋 曾巩 《乞出知颍州状》:“伏念臣性行迂拙,立朝无所阿附,有见嫉之积毁,无借誉之私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