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宦家
谓仕宦之家。 冰心 《两个家庭》:“我内人是个宦家小姐,一切的家庭管理法都不知道,天天只出去应酬宴会。” 阿英 《灯市》:“其间,特别在门前挂上帘幙的,那里面的人,一定是勋家,戚家,宦家,豪右家的眷属。”
分類:仕宦
《漢語大詞典》:进达(進達)
(1).谓进荐仕宦。礼记·儒行:“儒有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太祖 以 彧 为知人,诸所进达皆称职。”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益:“同辈行稍进达, 益 久不升,鬱鬱去游 燕 赵 间。”
(2).进抵;达到。《晋书·刘弘传》:“猥蒙含宥,被遣之职,即进达所镇。”宋书·柳元景传:“ 季明 进达 高门 木城 ,值 永昌王 入 弘农 ,乃回,还 卢氏 ,据险自固。” 宋 曾巩 《与北京韩侍中启一》:“致是恳诚,稽于进达。”
《漢語大詞典》:由历(由歷)
(1).起始和历程。《宋书·二凶传·刘濬》:“准望地势,格评高下,其川源由歷,莫不践校,图画形便,详加算考。”
(2).仕宦之经历。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二年:“詔:神策六军使及南牙常参武官,具由歷、功绩,牒送中书,量加奬擢。” 胡三省 注:“由者,得官之由;歷者,所歷职任。”
《漢語大詞典》:折辕(折轅)
后汉书·张堪传:“ 堪 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折辕,车辕折断。形容车的破旧。后以“折辕”为仕宦清廉之典。宋书·良吏传·陆徽:“是以衣囊挥誉於 西京 ,折辕延高於东帝。”梁书·王亮传:“苞篚罔遗,而假称折辕。”
《漢語大詞典》:仕子
仕宦之人。亦泛指文人、学子。 晋 陆机 《五等论》:“企及进取,仕子之常志;修己安民,良士之所希及。” 南朝 宋 鲍照 《咏史》诗:“京师十二衢,飞甍各鳞次,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轡。”宋书·王华传:“将使公路日清,私请渐塞,士多心竞,仁必由己,处士砥自求之节,仕子藏交驰之情。”
《漢語大詞典》:贞退(貞退)
谓淡泊于仕宦名利。 唐 白居易 《张籍可水部员外郎制》:“岂非篤於学,敏於行,而贞退之道胜也?”旧唐书·韦澳传:“性贞退寡欲,登第后十年不仕。” 宋 徐铉 《祭刘司空文》:“既保后凋之节,终谐贞退之心。”
《漢語大詞典》:隐滞(隱滯)
(1).隐居不仕。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明日, 諶 东出送客,驻车 太阳郭 里,见 暠 。还语 歆 曰:‘为君得孝廉矣。’问:‘为山泽?’答曰:‘ 洛阳 门下吏也。’ 歆 笑曰:‘当得隐滞之夫,乃 洛阳 吏邪?’”
(2).谓仕宦不得升进,或志不得伸。《周书·儒林传·沈重》:“所望凤举鸿翻,俄而萃止。明斯隐滞,合彼异同。”
《国语辞典》:故家子  拼音:gù jiā zǐ
世代仕宦人家的后代。如:「像你这样知书达礼的故家子已经不多了。」
《漢語大詞典》:事宦
仕宦,指做官。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相如 ﹞与 卓氏 婚,饶於财,故其事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仕宦”。
分類:仕宦做官
《漢語大詞典》:仕家
谓仕宦之家。新唐书·韦宙传:“立学官,取仕家子弟十五人充之。”新唐书·裴冕传:“ 裴冕 字 章甫 , 河中 河东 人,本冠族仕家,以荫再调 渭南 尉。”
分類:仕宦
《漢語大詞典》:吏门(吏門)
仕宦门第。南史·恩倖传·施文庆:“家本吏门,至 文庆 好学,颇涉书史。”
分類:仕宦门第
《漢語大詞典》:冉冉趋(冉冉趨)
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后以“冉冉趋”指仕宦为政。 唐 元稹 《为令狐相国谢回一子官与弟状》:“况 蓝田 美邑,黄綬清流,旋观冉冉之趋,倍庆怡怡之乐。” 宋 欧阳修 《代辞胥学士启》:“俾外掌於司刑,寻参荣於军幕,幸涖熙熙之壤,姑随冉冉之趋。”
分類:仕宦为政
《国语辞典》:钧颜(钧颜)  拼音:jūn yán
书信、公文中对仕宦者的尊称。如:「拜别钧颜,数月于兹。」
《漢語大詞典》:仕门(仕門)
指仕宦之家。隋书·刑法志:“是后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又勑仕门之子弟常讲习之。 齐 人多晓法律,盖由此也。”
分類:仕宦
《漢語大詞典》:簪徽
犹簪缨。亦借指仕宦。 唐 陈子昂 《为司刑袁卿让官表》:“皆缘际会,昭遇盛明,谬得扬歷簪徽。” 宋 王十朋 《次韵李刑曹病起书怀》之二:“渐喜蛛丝封药裹,未容鹤髮上簪徽。”
分類:簪缨仕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