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
 
使君失箸
 
使君与操
 
匕箸惊落
 
君与操
  
失箸人
  
曹瞒袁绍
 
杯酒英雄
 
惊落前箸

相关人物
刘备
 
曹操(魏武帝)
 
袁绍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备传〉~875~
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华阳国志》云:「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

例句

四夷闻风失匕箸,天子受贺登高楼。 刘禹锡 平蔡州三首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白居易 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國語辭典》:今天  拼音:jīn tiān
1.说话时的这一天。如:「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完。」
2.现在、目前。如:「今天的世界,已是资讯电子的天下。」
《國語辭典》:今日  拼音:jīn rì
1.今天。如:「今日事,今日毕。」《三国演义》第八回:「司徒王允归到府中,寻思今日席间之事,坐不安席。」
2.目前、现在。唐。骆宾王〈代徐敬业讨武氏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红楼梦》第四四回:「原来贾母说今日不比往日,定要叫凤姐痛乐一日。」
《國語辭典》:即今  拼音:jí jīn
现今、此刻。唐。高适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诗:「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事已如此,料留你不住了。只是你要去时,即今就去。平时穿戴衣饰之类,毫釐休想。」
分類:今天现在
《國語辭典》:今儿(今兒)  拼音:jīn ér
今天。《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我却忘记问问他们约的是几点钟?真正上当哩!今儿只好在此候一天罢!」
分類:今天
《漢語大詞典》:今个(今個)
今天。 老舍 《茶馆》第二幕:“今个儿城外头乱乱哄哄,买不到菜。” 端木蕻良 《乡愁》三:“今个我得作个镖枪。” 高玉宝 《高玉宝》第七章:“今个下雨墙上墙下特别滑。” 孙犁 《白洋淀纪事·丈夫》:“今个八月十五吗?娘!”
分類:今天
《國語辭典》:明日  拼音:míng rì
次日。《论语。微子》:「明日,子路行以告。」《孟子。公孙丑下》:「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也作「明天」。
《國語辭典》:明朝  拼音:míng zhāo
1.明天早晨。晋。左思〈娇女〉诗:「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唐。杜甫〈春宿左省〉诗:「明朝有封事,试问夜如何?」也作「明旦」、「明曙」。
2.明日、隔天。如:「今日相聚,明朝又将各自天涯。」也作「明旦」、「明曙」。
《國語辭典》:昨日  拼音:zuó rì
前一日。《红楼梦》第五七回:「我昨日就要叫你去的,偏生又忘了。」《老残游记》第七回:「我昨日说有要事与先生密商,就是为此。」也称为「昨天」。
《国语辞典》:今夜  拼音:jīn yè
今天晚上。《三国演义》第七回:「今夜月不甚明,黄昏便可出城。」《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
《國語辭典》:明天  拼音:míng tiān
1.今天的下一天。《老残游记》第七回:「我这里有个族弟,明天就到的,可以让他去一趟。」《文明小史》第三九回:「我本来就要出洋的,只请东翁借我一千银子的学费,我明天就动身。」也作「明日」。
2.不远的未来。如:「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天会更好。」
《漢語大詞典》:今早
亦作“ 今蚤 ”。 蚤,通“ 早 ”。今朝,今天。 元 无名氏 《桃花女》楔子:“到今蚤日将晌午,方纔着我开舖面。” 元 无名氏 《桃花女》楔子:“不想你今早果然无事回来。” 清 李渔 《比目鱼·耳热》:“今早有几个朋友,约我一同去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今早奴进城格辰光,倒説有两三起拦舆喊冤格呀!”
分類:今天
《國語辭典》:还好(還好)  拼音:hái hǎo
1.尚可,过得去。如:「某甲:『身体好点没?』某乙:『还好啦!』」《儒林外史》第五二回:「『秦二哥,我前日新买了一匹马,身材倒也还好,你估一估,值个甚么价。』随叫马夫将那枣骝马牵过来。」
2.幸好。有侥倖或庆幸的意味。如:「还好司机及时煞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文明小史》第一六回:「一块洋钱翻一千字,有一个算一个。譬如翻了一千零三十字,零头还好抹掉不算。」
《国语辞典》:今晚  拼音:jīn wǎn
今天晚上。如:「今晚我们要去逛百货公司。」《水浒传》第二回:「你可今晚先去,分付庙祝,教他来日早些开庙门。」
分类:今天
《國語辭典》:听信(聽信)  拼音:tīng xìn
1.听从相信。《汉书。卷三五。吴王刘濞传》:「今者主上任用邪臣,听信谗贼。」《西游记》第一○回:「过耳之言,不可听信。」
2.等候信息。如:「你安心听信吧!若有消息,我一定会告诉你。」也称为「听信儿」。
《漢語大詞典》:失匕箸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 曹公 从容谓 先主 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 操 耳。 本初 之徒,不足数也。’ 先主 方食,失匕箸。”谓因受惊而失落手中的餐具。后称受惊失措为“失箸”、“失匕”。 宋 苏轼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 宋 苏轼 《曹既见和复次韵》:“谁令妄惊怪,失匕号万窍。”
《漢語大詞典》:曹刘(曹劉)
(1). 曹操 、 刘备 的并称。 晋 陆机 《辩亡论上》:“夫 曹 刘 之将,非一世所选。” 宋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 刘 。生子当如 孙仲谋 。” 清 吴伟业 《画中九友歌》:“ 阿龙 北固 持双矛,披图 赤壁 思 曹 刘 。”
(2). 曹植 、 刘桢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至於 扬 班 之伦, 曹 刘 以下,图状山川,影写云物。” 唐 杜牧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七子论诗谁似公? 曹 刘 须在指挥中。” 清 顾炎武 《〈音学五书〉序》:“仅按 班 张 以下诸人之赋、 曹 刘 以下诸人之诗所用之音,撰为定本,於是今音行而古音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