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48,分144页显示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75 76 77 78 下一页
郑弘溟(字 子容 )
朱童蒙(字 求我 号 五吉、独葵轩主人 )
释圆信(别称 不二、语风老人 字 雪峤 朱 号 青狮翁 )
杨彝(字 子常 号 谷园、万松老人 )
邹之麟(字 臣虎 号 衣白、逸老、逸麟、昧庵老人 )
陈士奇(字 平人 )
姜曰广(字 居之 号 燕及、浠湖老人 朝鲜国王 )
李觉斯(字 伯铎 号 龙水老人 )
何刚(字 悫人 )
黄端伯(字 元公 号 海岸道人 )
伍瑞隆(字 国开 号 铁山、鸠艾山人 )
鄢正畿(字 德都 号 亦必道人 )
阎性圣(字 亦人 )
陈曼(字 长倩 号 崖道人 )
其它辞典(续上)
钱谦益(字 受之 号 尚湖、牧斋、蒙叟、东涧遗老、虞山蒙叟、绛云楼主人、东涧老人 )郑弘溟(字 子容 )
朱童蒙(字 求我 号 五吉、独葵轩主人 )
释圆信(别称 不二、语风老人 字 雪峤 朱 号 青狮翁 )
杨彝(字 子常 号 谷园、万松老人 )
邹之麟(字 臣虎 号 衣白、逸老、逸麟、昧庵老人 )
陈士奇(字 平人 )
姜曰广(字 居之 号 燕及、浠湖老人 朝鲜国王 )
李觉斯(字 伯铎 号 龙水老人 )
何刚(字 悫人 )
黄端伯(字 元公 号 海岸道人 )
伍瑞隆(字 国开 号 铁山、鸠艾山人 )
鄢正畿(字 德都 号 亦必道人 )
阎性圣(字 亦人 )
陈曼(字 长倩 号 崖道人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2—1664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常熟人,字受之,号尚湖,又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遗老。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历编修、詹事,崇祯初为礼部侍郎,因事罢归。以文学冠东南,为东林巨子。娶名妓柳如是,筑绛云楼,藏书极富。南明弘光帝时,起为礼部尚书。清兵渡江,出城迎降。顺治三年,授礼部侍郎,任职五月而归。后两次以大案牵连入狱,均得幸免。七年,绛云楼毁于火,藏书悉成灰烬,晚境颇颓唐。诗文极有造诣,入清后所作多抑塞愤张之语。有《初学集》、《有学集》、《国初群雄事略》,又编《列朝诗集》。清高宗列谦益入《贰臣传》,焚其书,虽屡禁不绝。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九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明万历庚戌一甲三名进士,历官礼部侍郎。福王时,为礼部尚书。入国朝,以礼部侍郎署秘书院学士。有《初学集》、《有学集》。词学图录
【钱谦益】(1582-1664) 字受之,号牧斋,又号虞山蒙叟。常熟人。崇祯初官礼部右侍郎,南明弘光朝官礼部尚书。降清官礼部右侍郎,充修明史副总裁,旋告归。与郑成功等秘密抗清。明清之际文坛宗主,学殖宏博。其诗博大闳肆,以杜为宗而出入韩、苏,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词作仅数首。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杜诗笺注》。编有《列朝诗集》。词在《有学集》中。清诗别裁集
字受之,江南常熟人。成历庚戌,赐进士第三人。国朝官至礼部尚书。著《初学》、《有学》二集。○尚书天资过人,学殖鸿博。论诗称扬乐天、东坡、放翁诸公。而明代如李、何、王、李,概挥斥之;馀如二袁、钟、谭,在不足比数之列。一时帖耳推服,百年以后,流风馀韵,犹足詟人也。生平著述,大约轻经籍而重内典,弃正史而取稗官,金银铜铁,不妨合为一炉。至六十以后,颓然自放矣。向尊之者,几谓上掩古人;而近日薄之者,又谓澌灭唐风,贬之太甚,均非公论。兹录其推激气节,感慨兴亡,多有关风教者,馀靡曼噍杀之音略焉。见《初学》、《有学》二集中,有焯然可传者也。至前为党魁,后逃禅悦,读其诗者应共悲之。○牧斋诗,如“吾道非欤何至此,臣今老矣不如人”、“屋如韩愈诗中句,身似王维画里人”,“工致有馀,易开浅薄,非正声也。五言平直少蕴,故不录。维基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初号尚湖,又号牧斋,晚号绛云楼主人、蒙叟、东涧老人,又因其住址而称虞山、因其职位而称宗伯,直隶常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人,万历三十八年探花。作为明末清初时期文学领域的集大成者,钱谦益引领文坛长达五十年之久。在政治上钱被视为东林党或复社人士钱谦益与东林党或复社皆有密切来往,但却遭周延儒排挤,入南明又依附马士英、阮大铖。。明朝时四次出仕,官至礼部尚书。后在南京降清,任礼部侍郎五个月,有“贰臣”之目。辞官后投入反清复明运动,为遗民义士接纳,更成为联络东南与西南抗清复明势力的总枢纽。后钱谦益的诗文被乾隆帝下诏禁毁。陈寅恪认为其是“复国之英雄”,“应恕其前此失节之愆,而嘉其后来赎罪之意,始可称为平心之论”,并称钱与其妻柳如是的诗文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子容。
人物简介
维基
朱童蒙(1582年—1637年),字求我,号五吉,又号独葵轩主人。莱芜(今山东莱芜市莱城区羊里镇城子县村)人。万历元年(1582年)生,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韩敬榜进士,授中书舍人。历任兵科给事中,任兵科都给事中。泰昌元年十月,辽东经略熊廷弼被罢,曾经上疏极力自辩。朝廷派兵科给事中朱童蒙到辽东进行调查。天启元年闰二月二十六日,朱童蒙奏报熊廷弼守辽有功,且深得辽民拥护。朱童蒙、郭允厚等上疏弹劾邹元标、冯从吾等以讲学为名,自立门户,缔结私党。最后冯、邹二人被迫辞职离京。天启四年,右佥都御史周起元上《去蠹七事疏》,弹劾贪横税监,并且要求治罪朱童蒙。结果朱童蒙被贬出京,外迁苏州。东林党大败后,魏忠贤以朱童蒙为太仆寺少卿。天启六年八月,任右佥都御史、延绥巡抚。河套地区的蒙古人多次进犯延绥,皆被童蒙率军击退,他上书称颂是魏忠贤的功劳,“皆赖厂臣魏忠贤筹划严明,转输接济”。天启七年五月,在榆林建魏忠贤生祠。天启七年八月,天启帝逝世,右副都御史署南京通政司使杨所修弹劾兵部尚书崔呈秀、工部尚书李养德、太仆寺少卿陈殷、抚延绥右都御史朱童蒙等皆夺情留任,有违准则。朱童蒙遂回籍守制。十一月六日,魏忠贤于流放凤阳途中自杀。明思宗除魏忠贤后,继续清洗阉党,朱童蒙被列入逆案。崇祯二年(1629年)三月十五日,朱童蒙等129人,以“交结近侍又次等”定罪,俱坐徙三年,赎为民。崇祯十年(1637年),卒。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雪峤,宁波人。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鄞县朱氏子。二十九岁出家。行脚无有人处。后访秦望山妙祯山主。主举他心僧因缘。一僧参曰。那里来。僧曰天竺来。他心曰。我闻有三天竺。你那一竺来。速道速道。师自是疑情顿发。次日曳杖至石头上高提曰。那一竺来。速道速道。忽前后际断。返天台。抬头见古云门三字。大悟。途中作偈曰。一上天台云更深。脚根踏断草鞋绳。比丘五百无踪影。见得他时打断筋。因入双髻。诛茅。次参云栖龙池。出世日。拈香供云门匡真偃禅师。后东塔开堂。又供龙池。示疾书偈曰。小儿曹。生死路上须逍遥。皎月冰霜晓。吃杯茶。坐脱去了。塔全身于云门。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圆信。京兆之房山人。薙发白云山。礼大僧德敬为师。往来上方红螺之间二十馀年。行脚所至。为武林淮安六安终南。每住辄数载。以嘉靖庚申。至太岳驻锡虎耳岩穴。而哮者争避匿去。倚石为屋。稍稍剪夷其积。圜瓢数十馀。踞石沿涧。出入幽花美箭之中者。累累如笠。岩上莲池二。阔可二丈。旱岁不竭。蓬室三方广当身。所得一缕一粲。尽以供十方游衲。行之数年。遂成丛林。倾震旦。士女号呼悲啼。而至者不至虎耳岩。犹未跻岳也。至岩不头面顶礼者。自以为悭缘。必痛哭去。否则谨伺岩扉外。经数日得一见。则喜过望。以故。虎耳岩之名。遍天下。计贤士大夫之辙以日至尚方之赐。掖庭之供。以月至。自嘉隆以来。耆宿之著闻。未有若师者也。然师务为密行。不以解显。应机之言。多依孝敬。抚摩煦煦。犹乳母之于骄子。金钱涌而至。拒不纳。有赠糈者。付尝住作供。四十馀年。影不出山。趺坐一龛中。如朽株。虽利根之士好为奇谈。诡学者睹其颜。莫不肃然增敬。师夏腊最高。逆其生。当在宣成间。诸徒属。试以腊叩。不答。尝简其箧。得旧𦇧衣。忽云。此武皇帝七年。王城中施食。所得衣也。叩之。复不答。后终于山慈圣出藏金。为师治塔焉。严蓬头者。襄人。日诵弥陀佛数万声。性高洁。施赀尝累千金。挥之如尘土。踪迹甚异。人不得而凡圣之。亦绝世奇人。不二之流也。 明河曰。或云。不二。姓徐。世为襄善门。徐生长。不二送出家。挈妻入五台山修行。不二寻觅父母累年。得于冰雪堆中见不二。大怒曰。不肖子。何故远远奔来。汝以我为父母。我已出家。以我为知识。我未悟道。大丈夫出世。孤峰绝顶。一间草屋。了办自已不暇。尚当为生死爱情所使。至于此乎。速去。无落吾事。不二遂南还。居虎耳岩。为世大知识。虽不二灵根夙种。固有自来。而开发之助。亦繇父母。团圞一门。又出襄地。或自庞家人再出。不可知也。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五
雪峤圆信禅师者。四明人。姓朱氏。出龙池传禅师之门。首住径山。终于会稽云门。诸方服其神骏。推尊之曰信公。高怀无我。至性不羁。笑骂自繇。人天罔测。卸胜劣之戈甲。劈今古之藩篱。纵饶一问十答。而紫罗帐里。不撒真珠。假使未闻先悟。而千丈岩门。尤遭点额。大有伤弓之鸟。见形高飞。所以短贩之徒。望风栗足。故虽独据胡床。不啻冲霄野鹤。以至屡迁名刹。仍然本色山翁也。公生九岁。闻弥陀经。即知有出世法。于是。读书常诺诺。而罢之。然词语绝尘。风仪潇洒。犹王谢之玉壶冰映。又爱与方客游。游必领益。年二十九。竟去家矣遂。访妙祯禅宿。于秦望峰下。祯举古激之。公反覆研究。连七日不知寝食。忽仆于石。前后际断。如日轮迸空。天地一色。冲口得偈。势不自禁。欲往天台寻印證者。度若耶溪。忽翘首。见古云门三字。得大休歇。乃曰。一上天台云更深。脚跟踏断草鞋。绳比丘五百无踪迹。见得他时打断筋。遂别策。入双髻峰萝龛石室。灰世忘缘。间发新声。豪吟达旦。而刀斧无痕。诸方景焉时有云栖高弟闻谷者。雅相敬善。一日谷行脚回。举幻有传和尚相见机缘。且称传公葆重。有类明教嵩。枯淡过于馀杭政。其接人真西河狮子也。公乃三诣龙池。契其机。与悟修二禅师。为雁行焉。后悟主天童。修主磬山。公独庵居。垂三十载。黄公端伯。余公大成。请就径山祖庭。升座拈提临济宗旨。端伯还西江。于崇祯庚辰。以庐山开先寺迎公。诸山宿衲俱集。公一以胎风簸雨之舌。振其拈花落草之机。或不耐公笑詈而去。或经公指唤。而心旷神怡。公忽拽杖还旧隐。众惊遮挽之。不可。时往来衲子。传天童规制宏壮。条令斩新。乃至运瓦搬石。伺杵负薪。无不彻底为人。公独骂之。逮天童讣至。公又恸之。侍僧曰。大师昔何骂。今何恸也。公良久。抚膝而起曰。咦。我掌宁独鸣乎。遂躬至天童。书挽章而奠之。词曰。同出龙池入路长。吴兴分袂过钱塘。多年挂锡玲珑石。今已藏身寂寞乡。云面揭开红日。眼山眉愁断白花。香离离一片苦心事。且道何人在影堂。北还。又入龙池。于传公塔前。拈香曰。桐棺山下养龙池。步入凉风觅我师。当户娑罗空腹树。迎阶芳草昔人眉。追思滴血曾留偈。会写传灯嗣法诗。今日塔前成九顿。流源千载继孙儿。耆旧乃请示众。公曰。我昔第三度登龙池。先师曰。你草鞋犹未脱也。我道。何处见草鞋来。先师微笑而止。我即呈偈曰。数载龙池三度登。重重问话舌生冰草鞋分付虎狼去。双髻峰头一个僧。又思。当初在山阴。看云门语录。得他的力。又在云栖。亦有机录。岂可忘却。所以云门云栖一齐拈香供养。诸方便道径山遥嗣云门。径山以为不然。瓜有根树有叶。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岂可孤负禹门先师。断断无此理也。然宗门事。把住也繇我。放行也繇我。有时作宾。有时作主。有时宾主齐彰。有时宾主双忘。此乃临济家机用。人天莫测。庸人岂得知也。还双径。禾城道俗。以东塔禅林。坚致于公。公为笑留。名缁贵素。日绕枝藜。公眼幻青白。众益心惊。晚住云门。公年七十有六矣。机用益峻。精神益劲。尝自号曰青狮翁。或称语风老人。又曰迦那尊者。每携童子山游。人见访。或打觔斗。人拟议。叱退之。雏禅窃论公弗恤也。顺治丁亥中秋。谓弟子曰。古人立化的也有了。坐亡的也有了。至倚杖倒卓都有了。毕竟老人。怎生去好。语讫大笑。书片纸曰小儿曹生死。路上须逍遥。皎月冰霜。晓吃杯茶。坐脱去了。乃入寝室。憨卧数日。忽起坐。索茶而啜。连唱雪花飞之句。擎杯脱去。世龄七十七。瘗全身于云门。庚子朝廷。慕之赐帑全五百。并委书弘觉忞禅师。而新公之塔。又临公顶相于宫中。而事焉。公居开先时。弘觉为西堂。洎嗣天童。而公独钟爱之。故弘觉禅师。以犹子。纪公千秋之纲目。甚详也。 赞曰。整齐法运。临渊履冰。爰师笃慎其心也。蠡测者谓。师蹶弛自了则优。为人则寡。盖明之中叶。少室宗风。循规蹈矩。如喑若聋。非师濯之以清泉。激之以霜钟。则天方梦梦耳。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四
释圆信,字雪峤。姓朱氏,鄞人也。年二十九,始为僧进具。欲往天台访寻知识印證,忽举头见古云门三字,豁然大悟。遂返缚茅双髻峰,复以偈谒云栖,更参龙池,室中机契。万历间迁径山,复住庐山,尝作《净土诗》,自叙云:“甲子秋,游黄山,直上危峰绝顶,若升忉利,忽空中人语:‘比丘久隐,时当弘法,众生差异,善调伏之。’”知净土百咏,成于黄海光明顶也。崇祯八年,中丞余大成、司理黄端伯访信径山,即请开法。丁亥八月二十六日示疾,书偈端坐,索茶,饮半盏而寂。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杨彝(一五八三—一六六一),字子常,号谷园,别号万松老人,常熟人。曾以岁贡生授松江府学训导,荐授都昌知县,明万历、天启年间创设“应社”,与顾梦麟等文友相与讲论辨难,弟子追随者百余人。入清归隐乡里,教授生徒。一生究心经义,矜尚气节。有《谷园集》等。
人物简介
维基
邹之麟(1574年—?年),字臣虎,号衣白,自号逸老、逸麟,又号昧庵老人。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今属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书法家、画家、散文家。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应天府乡试解元。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第五十三名,第二甲第三十八名进士出身。礼部观政,四十年顺天府乡试同考,四十四年因科考案降除上林苑监典簿,四十五年升大理寺评事,不久升工部都水司主事,因奏群臣谋国不忠,语侵阁部督臣及言官,次年辞官归里。博学负有才名,书、画为时人敬重推崇;书法师宗颜真卿,画工于山水,师宗黄公望、王蒙;文章精工小品文。顺治初年,明亡后以遗逸自居,改名「逸麟」。年八十馀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4 【介绍】: 明福建漳浦人,字平人。好学有文名,天启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崇祯四年考选,授礼部主事,累官副使,督四川学政。士奇实不知兵,然廷臣荐其知兵,十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张献忠破夔州,全蜀震动,士奇守重庆,城陷被执死。维基
陈士奇(?—1644年),字平人,福建漳浦县人。明末政治人物。官至四川巡抚。张献忠破重庆,不屈而死。好学,有文名,但不知兵事。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崇祯四年(1631年)授礼部主事,升广西提学佥事。因父丧丁忧归里。服阕,起用为重庆兵备,不久改贵州,再督学政。又因母丧丁忧。服阕,起为赣州兵备参议,进副使,督四川学政。廷臣交相上疏,荐举士奇知兵。崇祯十五年(1643年)秋,擢右佥都御史,接替廖大奇,巡抚四川。松潘兵变,聚众数万人,士奇谕以祸福,全部就抚。士奇本为文人,好与诸生谈兵,朝廷以为其通晓兵事,结果临战却以文墨为事,导致军政废弛。女将秦良玉请求分守十三关隘,士奇也置之不理。四川防守堪忧。崇祯十六年十二月,朝议以其不称职,命龙文光代之。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北京发生甲申之变,大顺李自成入城,崇祯帝自杀。陈士奇本已卸任,闻讯道:「必报国雠。」于是留驻重庆,抗击张献忠。二十日,城破,陈士奇与副使陈纁、知府王行俭、知县王锡均被执。士奇大骂。敌兵将其缚于教场,方要处决,忽然雷雨大作,咫尺不见。张献忠仰天道:「我杀人,何与天事!」用大炮向天轰击。不久,天气转晴,于是继续行刑。士奇骂不绝口而死。《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9 【介绍】: 明江西新建人,字居之,号燕及。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六年奉使朝鲜。不携中国一物往,不取朝鲜一钱归。七年,魏忠贤以其为东林党,削籍。崇祯初起右中允,十五年,掌南京翰林院。十七年,南都议立君时,主立潞王。福王立,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数与马士英交诋,乞休归。后左良玉部将金声桓反正江西,迎以资号召,败,投池死。维基
姜曰广(1584年—1649年2月29日),字居之,号燕及,晚号浠湖老人,江西新建浠湖里(今丰城市同田乡候塘村)人,明末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登己未科进士。选庶吉士,改编修。天启五年十月初一日(1625年10月31日)容妃任氏生皇子朱慈炅,颁诏天下。次年,充正使赴朝鲜,与给事中王梦尹敕封仁祖为朝鲜国王,并奉旨视察师海上情形,还针对毛文龙功绩大小虚实,询问过中朝边境当地朝鲜百姓,考核毛文龙部水师。得到一些关于毛文龙的重要关键消息。回国,便上疏言:“文龙以二百人入镇江,据铁山招降夷,抚归义之民至十馀万,不可不谓之豪杰,不可不谓之偏锋。若堂堂正正,与虏决胜负于郊原,不独臣不敢信,文龙亦不敢自信。若养成一队精锐之兵,设伏用间,乘敝出奇,文龙自信其能,臣亦信文龙之能也。朝廷知文龙以用文龙,则不致失文龙而莫尽其能,亦不致孤倚文龙,以困而覆之矣。”然而朝廷终究没有重用毛文龙,后果然如曰广所言,以致于明军兵败,辽东一带、藩属国朝鲜皆落入后金之手。姜曰广出使朝鲜期间,洁身自好,不受贿赠,又赠送医书和揭帖给朝鲜仁祖,深受朝鲜君臣好评。但回国后不久,因忤逆魏忠贤,被免职回乡。崇祯初年(1628年)阉党倒台,起擢左春坊左谕德。崇祯三年(1630年)典南京乡试,并提拔一干名士,如杨廷枢、张溥、陈子龙、杨廷麟等各以文章气节著闻,顾以清白坚不依附时局,但却都为温体仁、周延儒等首辅排斥,无法被重用。崇祯九年(1636年)累官至吏部右侍郎,后因事获罪而被贬为南京太常寺卿,遂引疾归乡。崇祯十五年(1642年)升任詹事。崇祯十七年(1644年)以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同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思宗于煤山自缢而亡,南京议论立帝,姜曰广等主张立潞王,结果福王为帝,仍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史可法、高弘图并称“南中三贤相”。内阁首辅马士英虽与姜曰广同年,但两人素来不和,本想诬陷姜曰广。然而因姜曰广有声望,无人敢响应马士英。后得知宗室朱统𨰥品行恶劣,便想到可以用职官加以利诱,使其打击姜曰广。遂指使朱统𨰥上疏诬告弹劾姜曰广任用东林党郑三俊、吴甡、房可壮、孙晋等人,把持朝政,以刘士祯为通政使,阻遏章奏,以王重为文选,扶植私人;命令杨廷麟放走狱中的凶悍盗贼,联同江河大侠与水陆奸官窥视南京,阴谋迁都或另立新君;包庇曾投靠李自成的臣子;收受贿赂;姑息养奸等五大罪状。后又遭马、阮党人佥事陆朗、副使黄耳鼎等人上疏弹劾其结党欺君、把持朝政、无人臣礼,遂弃官回南昌。隆武四年(1648年)金声桓邀姜曰广起义,并授其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等官衔,御赐尚方宝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先斩后奏,清廷得知后,派征南大将军谭泰率兵攻打南昌,次年,正月十九,城破,金声桓投水死,姜曰广亦投水自尽,一说于仁臣之心牌坊下上吊自尽。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九五
李觉斯(一五八四—?),字伯铎,晚号龙水老人。东莞人。明熹宗天启五年(一六二五)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时朝廷持法峻,稍不中旨,辄得重谴。礼臣黄道周以抗论时事,触上怒,论死。觉斯上疏力争,得严旨削藉。归筑东郭洞天,为娱亲计。著有《晚翠居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维基
李觉斯,字伯铎,广东东莞县人。明末政治人物。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改礼科、兵科给事中。三殿大工成,上疏颂魏忠贤功德,并劾刘鸿训。崇祯帝即位,诛魏忠贤,李觉斯改户科,奏荐东林诸臣,疏参十孩儿、五虎、五彪,遂下倪文焕于狱。阁臣钱龙锡因辽东事论死,觉斯以国体为言,得减死为戎。迁应天府丞,转南京太仆寺卿。崇祯九年(1636年)正月,李自成部十余万攻滁州,李觉斯尽力固守获胜,留都不失。历升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刑部尚书。崇祯十三年,以谳黄道周狱轻,遭严旨切责。削籍归。广州陷落,降清。张家玉起兵后,配合清兵攻灭之,并籍其家。卒年八十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悫人。崇祯三年举人。见海内大乱,慨然有济世之志,交天下豪杰,嘱其友东阳许都,练兵一旅以待用。十七年入都上书。思宗擢之为职方主事,使募兵金华,而许都已以举事遭镇压。后佐史可法守扬州,城破投井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江西新城人,字元公,自号海岸道人。崇祯元年进士,历宁波、杭州两府推官,以丁忧归。南明弘光时,授仪制主事。清军破南京,被执不屈死。有《瑶光阁集》等。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元公,建昌新城人。崇祯戊辰进士,历宁波杭州二府推官累迁礼部郎中有瑶光阁集维基
黄端伯(?—1645年),字元公,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建昌府新城县(今江西省黎川县)人,生平好佛,尝镌私印曰「海岸道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散文家、诗人,因拒降清廷而殉国。黄端伯自幼聪敏好学,博览经史。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登戊辰科进士,次年授浙江宁波府推官。那时倭寇常犯浙江沿海一带,他集思广益,提出防倭十条计策,使该地倭患大为减轻。他在宁波“布衣素食,货利不撄其心”。对初次犯法者重在教育,对贿赂者则深恶痛绝。对穷书生,只要有文才,便加意勉励,给予资助和推荐。崇祯五年(1632年),因母病故,遂回故里,三年服满,改任杭州府推官。他办事干练,广知博闻,公务之余,常邀两浙学士讲学于西湖,为当地培养人才。崇祯十年(1637年),考选北上时,又逢父丧,居家七年。耳闻目睹居住在建昌(今南城县)的益王朱慈炱作威作福、穷奢极欲的种种行为,义愤填膺,上疏朝廷,列数朱在建昌“擅增兵甲”,“擅增民词,批行郡县,骗害良民”等恶行。结果,反被朱慈炱诬谄为离间亲藩。黄端伯于愤怒中弃官为僧,避居庐山。崇祯十七年(1644年),闯王李自成陷北京,崇祯帝自缢。镇守山海关的辽东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福王朱由崧即于南京称帝,黄端伯面北动哭,盼为国效力。经礼部尚书姜曰广推荐,授为正六品礼部仪制司主事、礼部仪制司郎中。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南京失守,朱由崧逃逸,礼部尚书钱谦益及忻城伯赵之龙等百官皆迎降,城内自杀殉国的,除了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以外,只有十二个人,其中高级官员仅刑部尚书高倬,其馀皆是中下级官吏以及一般读书人,故时人叹曰:“国家无事,公卿大臣享其尊荣;不幸有变,儒生小臣奋其义烈!”黄端伯在其寓所能仁寺傍门书写“大明礼部仪制司主事黄端伯不降”大字,拒不出迎。清豫亲王多铎,命兵卒将端伯押至面前,并吆喝使跪,端伯不屈。多铎拍案叱喝:“你认为弘光帝是何种人物,想为他一死?”端伯朗言:“皇帝圣明!”不愿多说一句。多铎问:“马士英何等臣属?”端伯答曰:“马士英,忠臣也!”多铎又可气又可笑,问:“马士英乃大奸臣,何得为忠?”黄端伯说:“马士英不降,拥送太后入浙江,当然是忠臣。”他指着已经剃发易服的赵之龙等人说:“这些人才是不忠不孝之人。”多铎点头良久,他问:“素闻黄先生耿介孤直,能否在大清做官?”黄端伯断然拒绝并斥责迎清失节之人,说得降臣赵之龙等人面色发赤。多铎将其关押在江宁逾四个月,其间端伯一再拒绝清廷劝降。虽然身处牢狱之中,依然谈笑如常,且作《明夷录》言:“丹心倾汉室,碧血吐秦廷”以明其志。六月十四日,清政府下令剃发,他指颈说:“我宁剃(杀)头不剃发”。八月十三日,多铎再劝端伯降,并威胁道:“不降则戳!”黄端伯誓死拒降,多铎遂命杀之。黄端伯整肃冠履,昂首引颈受刃。刽子手心惊目眩,不敢举刀,黄端伯厉声高喊:“何不刺我心!”临刑前,面北遥拜,颜色自若,观者万馀,焚香拜泣,连多铎也叹称“南来硬汉仅见此人”,“北向叩头,口呼高皇帝、烈皇帝就死”。口占绝命词曰:对面绝商量,独露金刚王。
割截无嗔恨,刀山是道场。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八七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金门草》、《白榆草》、《石龙草》、《雩乐林草》、《怀仙亭草》、《铁遂草》、《赋草》、《游梁草》、《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伍瑞隆诗,诸别集多已佚,仅存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天启四年刊本《临云集》十卷,该集一至五卷为诗,后五卷为文。今以《临云集》为底本整理。他书辑得佚诗,附于末卷之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6 【介绍】: 明福建永福人,字德都,号亦必道人。诸生。明亡,隐迹深山,作诗明志。后自杀。
人物简介
维基
阎性圣(16世纪—17世纪),字亦人,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人。阎性圣是天启四年(1624年)的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成进士,获授大理寺评事,处事平稳。之后他升任御史巡视北城,公正处置魏阉馀党,又上陈总兵左良玉骄纵骠悍、杀良冒功、贪婪不法,令对方收敛;调任浙江温处道副使,在任内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南汇人,居川沙,字长倩,号崖道人。明诸生,有声于几社。善书画,受业于沈士充之门。明亡后闭门寂处,以画为生。有《咏归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