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陶人
(1).《周礼》官名,冬官之属,掌陶器烧制。《周礼·考工记·陶人》:“陶人为甗,实二鬴,厚半寸,脣寸。”《淮南子·精神训》:“譬犹陶人之埏埴也:其取之地而已为盆盎也,与其未离於地也无以异。” 高诱 注:“陶人,作瓦器之官也。”
(2).烧制陶器的匠人。《荀子·性恶》:“凡礼义者,是生於圣人之伪,非故生於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於工人之伪,非故生於人之性也。” 杨倞 注:“陶人,瓦工也。”《尸子》卷上:“农夫比粟,商贾比财,烈士比义,是故监门、逆旅、农夫、陶人皆得与焉。”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 世宗 常令陶人应二十四气,烧瓦二十四片,各题识其节气。”
(3).即陶俑。《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初作 寿陵 。将作大匠 竇融 上言园陵广袤,无虑所用。帝曰:‘古者帝王之葬,皆陶人瓦器,木车茅马,使后世之人不知其处。’”参见“ 陶俑 ”。
(2).烧制陶器的匠人。《荀子·性恶》:“凡礼义者,是生於圣人之伪,非故生於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於工人之伪,非故生於人之性也。” 杨倞 注:“陶人,瓦工也。”《尸子》卷上:“农夫比粟,商贾比财,烈士比义,是故监门、逆旅、农夫、陶人皆得与焉。”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 世宗 常令陶人应二十四气,烧瓦二十四片,各题识其节气。”
(3).即陶俑。《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初作 寿陵 。将作大匠 竇融 上言园陵广袤,无虑所用。帝曰:‘古者帝王之葬,皆陶人瓦器,木车茅马,使后世之人不知其处。’”参见“ 陶俑 ”。
《漢語大詞典》:天人师(天人師)
(1). 释迦牟尼 佛的别号。以其为天与人之师,故名。《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 菩萨 於二月八日明星出时成道,号 天人师 。”
(2).指皈佛成正果者。 唐 刘禹锡 《牛头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由其门而为天人师者,皆脉分焉。” 鲁迅 《华盖集·题记》:“但我又知道这必须深入山林,坐古树下,静观默想,得天眼通,离人间愈远遥,而知人间也愈深,愈广;于是凡有言说,也愈高,愈大;于是而为天人师。”
(2).指皈佛成正果者。 唐 刘禹锡 《牛头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由其门而为天人师者,皆脉分焉。” 鲁迅 《华盖集·题记》:“但我又知道这必须深入山林,坐古树下,静观默想,得天眼通,离人间愈远遥,而知人间也愈深,愈广;于是凡有言说,也愈高,愈大;于是而为天人师。”
《漢語大詞典》:神仙人
犹言神仙中人。《晋书·外戚传·杜乂》:“﹝ 乂 ﹞性纯和,美姿容,有盛名於 江 左。 王羲之 见而目之曰:‘肤若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人也。’”
《漢語大詞典》:辨人
即辩人。辨,通“ 辩 ”。《淮南子·人间训》:“人或问 孔子 曰:‘ 颜回 何如人也?’曰:‘仁人也, 丘 弗如也。’‘ 子贡 何如人也?’曰:‘辨人也, 丘 弗如也。’”一本作“ 辩人 ”。参见“ 辩人 ”。
《高级汉语词典》:么人
小人,奸邪之人
《漢語大詞典》:人客
(1).特指攻入他国者。他国为主,侵犯者为客,故称人客。《国语·越语下》:“天时不作,弗为人客。” 韦昭 注:“作,起也。攻者为客。”
(2).客人,宾客。 唐 杜甫 《遣兴》诗:“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洪深 《青龙潭》第三幕:“今天预备有人客来。”
(3).佃客。《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孙权 ﹞后著令曰:‘故将军 周瑜 、 程普 ,其有人客,皆不得问。’”
(4).旅客。 清 王韬 《兴利》:“令民间自立公司,购置轮船,用以往来内河,转输货物,装载人客。” 黄谷柳 《虾球传·离开家庭》:“船家们竖起高高的竹竿,竿上套着小网,向船上的人客讨钱。”
(2).客人,宾客。 唐 杜甫 《遣兴》诗:“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洪深 《青龙潭》第三幕:“今天预备有人客来。”
(3).佃客。《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孙权 ﹞后著令曰:‘故将军 周瑜 、 程普 ,其有人客,皆不得问。’”
(4).旅客。 清 王韬 《兴利》:“令民间自立公司,购置轮船,用以往来内河,转输货物,装载人客。” 黄谷柳 《虾球传·离开家庭》:“船家们竖起高高的竹竿,竿上套着小网,向船上的人客讨钱。”
《國語辭典》:人鱼(人魚) 拼音:rén yú
1.儒艮的别名。参见「儒艮」条。
2.鲵鱼的别名。参见「鲵鱼」条。《山海经。北山经》:「其中多人鱼。」晋。郭璞。注:「或曰:『人鱼即鲵也,似鲇而四足,声如小儿啼。』」
3.传说中人身鱼尾的生物,其容貌美丽。《天中记》卷五六引《徂异记》:「沙中有一妇人,红裳双袒,髻鬟乱肘,微有红鬣,查命水工以篙担水中,勿令伤妇人,得水偃仰,复身望查,拜手感舞而没。水工曰:『某在海上,未省此何物?』查曰:『此人鱼也!』」
2.鲵鱼的别名。参见「鲵鱼」条。《山海经。北山经》:「其中多人鱼。」晋。郭璞。注:「或曰:『人鱼即鲵也,似鲇而四足,声如小儿啼。』」
3.传说中人身鱼尾的生物,其容貌美丽。《天中记》卷五六引《徂异记》:「沙中有一妇人,红裳双袒,髻鬟乱肘,微有红鬣,查命水工以篙担水中,勿令伤妇人,得水偃仰,复身望查,拜手感舞而没。水工曰:『某在海上,未省此何物?』查曰:『此人鱼也!』」
《國語辭典》:白衣 拼音:bái yī
1.白色的衣服。《礼记。月令》:「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旂、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
2.古时未做官的人穿著白色的衣服,后用来称无功名的人或平民。《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公孙弘。太史公曰》:「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也作「白民」、「白丁」、「白身」。
3.古童仆穿著白衣,故称僮仆为「白衣人」。《汉书。卷七二。龚胜传》:「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唐。颜师古。注:「白衣,给官府趋走贱人,若今诸司亭长掌固之属。」
4.佛教称呼在家的世俗之人为「白衣」。《维摩诘所说经。卷上》:「虽为白衣,奉持沙门。」
2.古时未做官的人穿著白色的衣服,后用来称无功名的人或平民。《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公孙弘。太史公曰》:「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也作「白民」、「白丁」、「白身」。
3.古童仆穿著白衣,故称僮仆为「白衣人」。《汉书。卷七二。龚胜传》:「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唐。颜师古。注:「白衣,给官府趋走贱人,若今诸司亭长掌固之属。」
4.佛教称呼在家的世俗之人为「白衣」。《维摩诘所说经。卷上》:「虽为白衣,奉持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