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74,分39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贡雉
民痡
民悬
逸政
下垫
征收
政蠹
公旬
讼铃
民愤
民祗
亡国奴
荣民
贼蟊
大团结
《漢語大詞典》:贡雉(貢雉)
指古 越裳国 进贡白雉事。喻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语出后汉书·南蛮传:“ 周公 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 越裳 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 严复 《主客平议》:“夫纲常名教,凡 中国 所恃以立国明民者,亘万古而不变者也。属者之不振,正纲常名教之不张,张则格 苗 贡雉之盛,可復见於今日。”
《漢語大詞典》:民痡
人民的疾苦。 古直 《惜哉行》:“壮士心肝世所无,誓判一死救民痡。”
分類:人民疾苦
《漢語大詞典》:民悬(民懸)
谓人民的疾苦。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太平天囯 洪秀全 《述志》诗:“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
分類:人民疾苦
《漢語大詞典》:逸政
使人民安居乐业的政治。后汉书·臧宫传:“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
《漢語大詞典》:下垫(下墊)
(1).谓人民有沉溺之患。语出《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昬垫。”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注:“昬,没也;垫,陷也。 禹 言洪水之时,人有没陷之害。”亦指人民陷于苦难之中。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当降监之初辰,值积恶之云稔。寧方割於下垫,廓重氛於上墋。”
(2).被水淹没。魏书·游肇传:“ 胊山 蕞尔,僻在海滨,山湖下垫,民无居者。”
《國語辭典》:征收  拼音:zhēng shōu
国家依法向人民或机关团体收取税捐、粮食或土地等。如:「征收土地税。」也作「徵收」。
《國語辭典》:徵收  拼音:zhēng shōu
1.政府对人民或机关团体收取税捐或收购私有财产。如:「徵收土地」、「徵收牌照税」。《北齐书。卷二二。列传。李元忠》:「人皆菜色,元忠表求赈贷,俟秋徵收。」清。昭梿《啸亭杂录。卷七。陆中丞》:「临终前一月,犹奏湖南社仓谷业已敷用,其息谷请免徵收。」也作「征收」。
2.徵求捐募。如:「红十字会正公开徵收赈灾物资,以救济南部地区的灾民。」
《漢語大詞典》:徵收
1.谓收取赋税。北齐书·李元忠传:“时州境灾俭,人皆菜色, 元忠 表求賑贷,俟秋徵收。”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然今之徵收,甚至一户之田有数十处分纳者。”
2.泛指收取。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我就听说许多穷苦的华侨,货物被 赤塔 政府依官价征收去了。”
3.犹招收。 毛泽东 《井冈山的斗争》:“革命高涨时(六月),许多投机分子乘公开征收党员的机会混入党内。”
《漢語大詞典》:政蠹
比喻从事政治活动、危害人民利益的坏人。 陈独秀 《我们要何种势力管理中国?》:“ 直 系军阀固然是罪恶昭著,政学会所号召的‘反 直 系大联合’,也只是军阀政蠹的大联合。”
《漢語大詞典》:公旬
古代人民为统治者每年所承当的无偿劳役。《周礼·地官·均人》:“凡均力政,以岁上下。丰年则公旬用三日焉,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无年则公旬用一日焉。” 郑玄 注:“公,事也;旬,均也。” 孙诒让 正义:“ 郑 意役法当均劳逸,故谓之公旬,即取役事均平之义,犹市贾谓之月平也。”
《漢語大詞典》:讼铃(訟鈴)
旧时为了表示愿意听取人民的冤情,悬于官府大门外,让上诉者敲击的铃。 宋 强至 《送宣州太守沉司封》诗:“讼铃閒郡阁,吟笔动江楼。”
《國語辭典》:民愤(民憤)  拼音:mín fèn
民众的愤恨。如:「施政不当,每易引起民愤。」
《漢語大詞典》:民祗
指人民所敬畏者。书·多士:“诞淫厥泆,罔顾于天显民祗。” 孔颖达 疏:“无顾于天之显道及民之敬顺。”
《國語辭典》:亡国奴(亡國奴)  拼音:wáng guó nú
骂被异族征服的人民或不爱国家的人。
《国语辞典》:荣民(荣民)  拼音:róng mín
军人为国效命,保卫领土及人民,退役之后,被尊称为「荣民」。
《漢語大詞典》:贼蟊(賊蟊)
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 明 戴重 《过半城侯先墓》诗:“且寧屈膝拜贼蟊,媚血污刀死不羞。”
《國語辭典》:大团结(大團結)  拼音:dà tuán jié
大陆地区指对面值十元人民币的戏称。如:「这是一张大团结,请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