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3
词典
3
分类词汇
17
其它
13
共17,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佚老
请安
发配
处业
泥塑人
纳宜
诬栽
私窟
仁者乐山
高才硕学
婚姻自由
天相吉人
安家帖
不识斤两
恐吓罪
《漢語大詞典》:
佚老
(1).遁世隐居的老人。 宋
苏轼
《郭熙画秋山平远》
诗:“ 伊川 佚老鬢如霜,卧看
《秋山》
思 洛阳 。”
(2).使老年或老人安乐。 宋
周必大
《次杨廷秀》
诗:“为问龙楼并凤阁,何如佚老及 平原 ?”
《
宋史·礼志十三
》
:“﹝ 绍兴 三十二年上太上皇帝尊号曰 光尧寿圣太上皇帝 ﹞侍中承旨宣答曰:‘ 光尧寿圣太上皇帝 圣旨:倦勤滋久,佚老是图,勉受嘉名,但增感慰。’”
《
宋史·职官志十
》
:“大抵祠馆之设,均为佚老优贤,而有内外之别。”
分類:
遁世隐居
老年
老人
人安
安乐
《國語辭典》:
请安(請安)
拼音:
qǐng ān
1.请人安坐。《仪礼。乡饮酒礼》:「主人曰:『请安于宾。』司正告于宾,宾礼辞许。」
2.请自安,先行离席。《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乃饮酒,使宰献而请安。」
3.问人安否。《红楼梦》第十六回:「明日一早,我给大爷去请安去,再议细话罢。」《老残游记》第十八回:「何必还要接出来?兄弟自然要到贵衙门请安去的。」
分類:
问安
请客
客人
请安
安息
人安
安坐
礼节
男子
《國語辭典》:
发配(發配)
拼音:
fā pèi
1.古代刑法,罪犯被判充军或流徙。《福惠全书。卷二九。邮政部。稽查徒犯》:「有官吏豪棍犯赃而发配者,上司差押,连文解到,本州县具收管。」
2.古时丫环被遣送出嫁,称为「发配」。《红楼梦》第七○回:「虽有几个应该发配的,奈各人皆有缘故。」
分類:
发配
封建
出嫁
犯人
人安
安排
押送
边远
远地
服劳
劳役
《漢語大詞典》:
处业(處業)
谓使人安居并有谋生之业。
《
汉书·沟洫志
》
:“ 满昌 、 师丹 等数言百姓可哀,上数遣使者处业振赡之。” 颜师古 注:“处业,谓安处之,使得其居业。”
《
资治通鉴·汉平帝元始四年
》
:“问 良愿 降意,对曰:‘……从四岁以来, 羌 人无所疾苦,故思内属。’宜以时处业,置属国领护。”
分類:
人安
安居
谋生
《漢語大詞典》:
泥塑人
用泥土塑成的人像。形容人安稳不动的姿态。 宋
朱熹
《
近思录·观圣贤
》
:“ 谢显道 曰:‘ 明道先生 坐如泥塑人,接人则浑是一团和气。’”
分類:
泥土
土塑
人像
人安
安稳
姿态
《國語辭典》:
纳宜(納宜)
拼音:
nà yí
纳福。旧时书信中贺人平安健康的用语。南朝梁。任昉〈
为庾杲之与刘居士蚪书
〉:「金凉伫运,想恒纳宜。」
分類:
为书
书信
祝人
人安
安适
《漢語大詞典》:
诬栽(誣栽)
捏造事实硬给别人安上罪名。 鲁迅
《三闲集·通信》
:“不过先生和我素昧平生,想来决不至于诬栽我,所以我再从别一面来想一想。”
分類:
捏造
造事
事实
人安
安上
罪名
《漢語大詞典》:
私窟
个人安身的场所。 清
陈康祺
《
郎潜纪闻
》
卷三:“ 归宫詹 入闈誓神文略云:‘某等素著清贫,谬叨荣遇,期为朝廷遴选真材,不为身家营谋私窟。’”
分類:
个人
人安
安身
场所
《国语辞典》:
仁者乐山(仁者乐山)
拼音:
rén zhě yào shān
仁德之人安于义理,厚重不迁,好像山一样,所以喜欢山。语出《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分类:
仁德
人安
义理
厚重
不迁
好像
《国语辞典》:
高才硕学(高才硕学)
拼音:
gāo cái shuò xué
才能高超,学识渊博。唐。李纲〈谏以舞人安叱奴为散骑常侍疏〉:「高才硕学,犹滞草莱。」也作「高才博学」、「高才大学」。
分类:
才能
高超
学识
渊博
舞人
人安
散骑常侍
《国语辞典》:
婚姻自由
拼音:
hūn yīn zì yóu
由当事人自己决定,而非由他人安排婚姻。《文明小史》第一九回:「他的意思,一定要学外国的法子,总要婚姻自由才好。」
分类:
当事人
自己
决定
他人
人安
安排
婚姻
《国语辞典》:
天相吉人
拼音:
tiān xiàng jí rén
上天帮助善人安度困境。元。施惠《幽闺记》第二八出:「违和,天相吉人身痊可,却望节饮食,休劳碌。」也作「吉人天相」。
分类:
上天
帮助
善人
人安
困境
施惠
二八
《国语辞典》:
安家帖
拼音:
ān jiā tiě
使人安心的东西或消息。《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廷秀先已得了安家帖,便道:『你有事自去。』」
分类:
人安
安心
东西
消息
《国语辞典》:
不识斤两(不识斤两)
拼音:
bù shì jīn liǎng
不知轻重、不知分量、不知利害。形容一个人安然无知。如:「你这不识斤两的小子,竟然说出这种话来!」
分类:
不知
不知轻重
分量
不知利害
个人
人安
安然
无知
《国语辞典》:
恐吓罪(恐吓罪)
拼音:
kǒng hè zuì
刑法上以恐吓为犯罪手段者,包括恐吓危害个人安全罪、恐吓公众罪、恐吓取财罪。一般主要系指以加害生命、身体、自由、名誉、财产之事,通知他人,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因而成立之恐吓危害个人安全罪。
分类:
刑法
恐吓
犯罪
危害
个人
人安
安全
公众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