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人大  拼音:rén dà
大陆地区人民代表大会的缩称。是大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经由人民选出全国人民代表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以代表人民的意志,讨论并决定一切有关国家及人民的重大问题。
《国语辞典》:人大心大  拼音:rén dà xīn dà
谓青年人年龄渐长而举动自专。《红楼梦》第二八回:「我心里想著:姊妹们从小儿长大,亲也罢,热也罢,和气到了儿,才见得比人好。如今谁承望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睛里,倒把外四路的什么宝姐姐凤姐姐的放在心坎儿上,倒把我三日不理,四日不见的。」《红楼梦》第七八回:「只他这种和丫头们好却是难得。我为此也耽心。每每冷眼查看他,只和丫头们闹,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爱亲近他们。」
《国语辞典》:大人大量  拼音:dà rén dà liàng
形容人心胸宽大,不会记恨。如:「谢谢您大人大量,原谅他无礼的冒犯。」
《漢語大詞典》:八人大轿(八人大轎)
亦称“ 八抬大轿 ”。 旧时高官等乘用的一种八个人抬的大轿子。 清 制:三品以上文官,在京可用四人轿,出京则用八人大轿。红楼梦第五三回:“﹝ 贾母 等﹞先坐八人大轿,带领众人进宫朝贺行礼。” 老舍 《四世同堂》二四:“假如他早生三二十年,他一定承袭上一等侯爵,而坐着八人大轿去见皇帝的……他吃,喝,玩,笑,象一位太子那么舒适。”如:用八抬大轿请我也不去。
《漢語大詞典》:全国人大(全國人大)
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分類:全国人大
《漢語大詞典》:人大会堂(人大會堂)
“人民大会堂”的省称。
分類:人民大会
《漢語大詞典》: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亦称“二七大罢工”。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郑州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阻挠和破坏。4日,京汉铁路沿线三万多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7日,吴佩孚派军队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镇压,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先后惨遭杀害。此后各地工会组织除广东、湖南外都遭封闭,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漢語大詞典》:右臂
人大多惯于用右手做事,因以右臂喻事物的要害部分。战国策·赵策二:“今 楚 与 秦 为昆弟之国,而 韩 魏 称为东藩之臣, 齐 献鱼盐之地,此断 赵 之右臂也。”后汉书·虞翊传:“贼不知开仓招众,劫库兵,守 城皋 ,断天下右臂,此不足忧也。” 李贤 注:“右臂,喻要便也。”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五·江左不可无蜀:“盖其为国,东则倚 淮南 数郡为屏蔽;中则资 荆 、 襄 、 樊 、 邓 为藩蘺;而西则 巴蜀 ,亦其右臂。”
《国语辞典》:怒骂(怒骂)  拼音:nù mà
因发怒而对人大声斥责。《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沈琼枝在王府塘,有恶少们去说混话,他就要怒骂起来。」
《漢語大詞典》:哭丧
有丧事时,吊祭的人和守灵的人大声号哭
悲哀的样子。例如:宝玉见他还是这样哭丧,便知他是为金钏儿的原故。——《红楼梦
《漢語大詞典》:阗委(闐委)
谓物或人大量集中。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汤篔 ﹞晚佐 江西 钟传 ,书檄闐委,未尝有倦色。”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洪州将校:“时方寒食,州人出城,士女闐委。”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蜀冈录》:“一人于春夕月下见数人围坐山堂门外石版地上,闐委杂陈。”
《國語辭典》:话筒(話筒)  拼音:huà tǒng
1.能将声音转为相应电信号的器具。参见「传声器」条。
2.用以扩大说话声音的圆锥形筒。也称为「传声筒」。
3.违背客观的立场,专为特定的对象作宣传。如:「他是个不折不扣的话筒,真讨人厌!」也称为「传声筒」。
《國語辭典》:喊话(喊話)  拼音:hǎn huà
于队伍前方高声说话,常指在阵地前方对敌人大声宣传及劝降,或警方包围罪犯,对其大声呼喊使之自首或放弃抵抗。如:「升旗时,老师对著大家精神喊话。」「警长向枪击要犯喊话,希望他们弃械投降。」
《国语辞典》:令人捧腹  拼音:lìng rén pěng fù
形容事情或言语使人大笑不已。《歧路灯》第一○一回:「又照烛看墙角一首,令人捧腹,乃是和女郎诗,强押韵脚,百方赶趁,犹不自知其丑。」
《国语辞典》:燕乐半字谱(燕乐半字谱)  拼音:yàn yuè bàn zì pǔ
唐代的一种乐谱。如敦煌千佛洞之唐人大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