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歌厅(歌厅)  拼音:gē tīng
由艺人演唱歌曲,供人听赏娱乐的营业场所。如:「在这家歌厅驻唱过的歌手,很多都已经成名了。」
《漢語大詞典》:游心骇耳(游心駭耳)
发人遐想,动人听闻。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可以览观扬意,以示后世好事者读之,以游心骇耳,以附益上方 太史公 之三章。” 清 袁枚 《〈新齐谐〉序》:“文史外无以自娱,乃广採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惑也。”
《國語辭典》:危言耸听(危言聳聽)  拼音:wéi yán sǒng tīng
故意说些誇大、吓人的话,使听的人惊骇。如:「大家别紧张,他不过是危言耸听,吓唬人罢了!」
《國語辭典》:言听行从(言聽行從)  拼音:yán tīng xíng cóng
无论说话、行事均受人听从。形容极具威望。《鹖冠子。卷上。道端》:「圣人之功,定制于冥冥,求至欲得,言听行从,近亲远附,明达四通。」
《漢語大詞典》:一六兀剌
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或听不懂。 元 无名氏 《端正好·朔风寒同云密》曲:“我见他一六兀剌地説体礼,他那里阿来不来的唱一直。” 元 无名氏 《端正好·我常在地曹行》曲:“我见他一六兀剌的舌头儿念了些吸哴糊突的呪。”亦作“ 一溜兀剌 ”。 元 无名氏 《哨遍·畋猎》曲:“马背后齐梢掛,掛的来力修緑簌,打番语一溜兀剌。”
《国语辞典》: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  拼音:hǎo huà bù bèi rén,bèi rén méi hǎo huà
(谚语)好话不怕人听见,怕人知道的不是好话。如:「他二人私下悄悄的谈论著这事,好像怕人知道,正如俗话所说:『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
《国语辞典》:打体己(打体己)  拼音:dǎ tǐ jǐ
低声说话不让别人听见。《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不想这一回头,一眼正看见两人在那里打体己的神情儿。」
《國語辭典》:嘴甜  拼音:zuǐ tián
善于说话,使人听得舒服。如:「她心细、嘴甜,很讨人喜欢。」
《國語辭典》:嘴甜心苦  拼音:zuǐ tián xīn kǔ
形容人说话动听却居心狠毒。《红楼梦》第六五回:「我告诉奶奶,一辈子别见他才好,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
《國語辭典》:咭力骨碌  拼音:jī li gū lu
拟声词。形容话说得不清楚的声音。元。施惠《幽闺记》第二二出:「你两个只管咭力骨碌,骨碌咭力。」也作「叽哩咕噜」。
《漢語大詞典》:慧听(慧聽)
称人听觉的敬词。红楼梦第七八回:“不揣鄙俗之词,有污慧听。”
《國語辭典》:叽哩呱啦(嘰哩呱啦)  拼音:jī lī guā lā
拟声词。形容说话声音甚为吵杂。如:「候车室里,一群人叽哩呱啦地吵个不停,让人片刻不得安宁。」
《國語辭典》:叽哩咕噜(嘰哩咕嚕)  拼音:jī li gū lū
拟声词:(1)形容所说的话听不懂或说话的声音听不清楚。《文明小史》第二二回:「碰了这个钉子,一肚皮的闷气,走出去,嘴里叽哩咕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忽又听见他们叽哩咕噜的说起外国话来,我以为他们请了外国客来了。」也作「咭力骨碌」。(2)形容腹肚中所发出的声音。如:「他的肚子已经饿的叽哩咕噜叫了。」
《漢語大詞典》:叽里咕噜
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或不明白。例如:他们叽里咕噜说了半天。
形容物体滚动碰撞的声音。例如:石头叽里咕噜滚下了山。
《國語辭典》:骇人听闻(駭人聽聞)  拼音:hài rén tīng wén
令人听了十分震惊。《镜花缘》第六回:「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并不奏闻请旨,任听部下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骇人听闻。」也作「骇听」。
分類:人听震惊
《國語辭典》:嘀里嘟噜(嘀裡嘟嚕)  拼音:dí lǐ dū lū
说话很快,令人听不清楚的样子。也作「滴里嘟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