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4,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亲比
权近
至戚
强近
噬肤
亲任
贵亲
亵狎
亲敬
殊隔
强亲
喉唇
亵玩
近爱
密熟
《漢語大詞典》:亲比(親比)
亲近依附。荀子·王霸:“唯便僻亲比己者之用,夫是之谓小用之。”《诗·唐风·羔裘》“自我人居居” 毛 传:“居居,怀恶不相亲比之貌。” 宋 王禹偁 《汉武帝用宦者典尚书议》:“歷观往古有国之君,亲比于宦人者,鲜不乱於邦家矣。”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元年:“有 郑昌嗣 者,亦起三司走吏,与 赞 亲比。”
分類:亲近依附
《漢語大詞典》:权近(權近)
指亲近帝王的权臣。 唐 元稹 《授韩皋尚书左仆射制》:“逮於小子,歷事五君,勤亦至矣。而又处权近之位,未尝以恩幸自宠於一时。”新唐书·萧倣传:“时天下盗起,宦人持兵柄, 倣 以鯁正为权近所忌。”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十:“公尝疾士大夫交通权近。”
《漢語大詞典》:至戚
最亲近的亲属。汉书·谷永传:“属闻以特进领城门兵,是则车骑将军秉政雍容于内,而至戚贤舅执管籥于外也。” 唐 孟郊 《哀孟云卿嵩阳荒居》诗:“定交昔何在?至戚今或疏。” 清 龚自珍 《明良论》:“徧览人臣之家,有缓急之举,主人忧之,至戚忧之。”
分類:亲近亲属
《漢語大詞典》:强近
谓较为亲近。 晋 李密 《陈情表》:“外无朞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北史·许善心传:“而单宗少强近,虚室类 原 颜 。” 唐 刘禹锡 《上中书李相公启》:“内无手足之助,外乏强近之亲。”
分類:较为亲近
《國語辭典》:噬肤(噬膚)  拼音:shì fū
1.像咬啮柔嫩的皮肤一样。比喻用刑恰当、顺利无碍。《易经。噬嗑卦。六二》:「噬肤灭鼻,无咎。」汉。郑玄。注:「噬,齧也。齧者,刑克之谓也。处中得位,所刑者当,故曰噬肤也。」
2.自咬其肌肤。比喻关系亲密。《汉书。卷九三。佞幸传。董贤传》:「有司致法将军请狱治,朕惟噬肤之恩未忍。其上票骑将军印绶,罢归就第。」
《國語辭典》:亲任(親任)  拼音:qīn rèn
1.能获得上级亲信的部属。《三国志。卷六二。吴书。是仪传》:「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
2.亲自担任。如:「这次音乐会由他亲任指挥,精采是可以预期的。」
《漢語大詞典》:贵亲(貴親)
(1).尊贵礼敬亲族。礼记·祭义:“ 殷 人贵富而尚齿, 周 人贵亲而尚齿。” 孔颖达 疏:“ 殷 人疏而富者犹贵之, 周 人於己有亲乃贵之,就此之中,亦年高者在前,故云尚齿。”《韩诗外传》卷五:“上不知顺孝,则民不知反本;君不知敬长,则民不知贵亲。”
(2).尊贵的亲长。 南朝 陈 徐陵 《孝义寺碑》:“愿此良因,宜资贵亲,三乘并策,四梵为宾。”
(3).谓贵在亲近。 明 何景明 《赠向先生序》:“夫君子之为人上也,使其吏程而民矩也,贵承也,而弗以屈节承也,贵亲也,而弗以回德亲也。” 清 唐甄 潜书·讲学:“是故教者贵亲,亲则易知;承教者亦贵亲,亲则易化。”
(4).尊称他人的父母。 夏衍 《秋瑾传》序幕:“那真是太辛苦了!唔, 子芳兄 这番是外调,还是回南边来望望贵亲?”
《漢語大詞典》:亵狎(褻狎)
(1).亲近宠幸。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季末闇主,不知损益,斥远君子,引近小人,忠良疏远,便辟褻狎。”新唐书·刘蕡传:“塞阴邪之路,屏褻狎之臣。”
(2).轻慢,不庄重。北史·韩麒麟传:“宜令武官习弓矢,文官讽书传,无令缮其蒲博之具,以成褻狎之容。” 唐 韩愈 《南山诗》:“虽亲不褻狎,虽远不悖谬。”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端本堂:“太子授业毕,徐令左右戒之曰:‘此读书之所,先生长者在前,汝辈安敢褻狎如此。’”
《漢語大詞典》:亲敬(親敬)
亲近敬重。孔丛子·抗志:“以人口而亲敬吾,则亦以人口而疏慢吾矣。”北史·崔挺传:“初, 崔光 贫贱, 挺 赡遗衣食,常亲敬焉。”红楼梦第四九回:“其中又见 林黛玉 是个出类拔萃的,便更与 黛玉 亲敬异常。”
分類:亲近敬重
《漢語大詞典》:殊隔
不亲近;相隔甚远。晋书·王恭传:“虽以简惠为政,然自矜贵,与下殊隔。” 南朝 齐 王融 《杂诗》:“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金史·礼志七:“稽诸令文,应致恭之官相见,或贵贱殊隔,或长幼亲戚,任从私礼。”
《漢語大詞典》:强亲(强親)
比较亲近的亲族。 唐 韩愈 《祭石君文》:“傍无强亲,子孩妻稚。”参见“ 强近 ”。
分類:亲近亲族
《漢語大詞典》:强近
谓较为亲近。 晋 李密 《陈情表》:“外无朞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北史·许善心传:“而单宗少强近,虚室类 原 颜 。” 唐 刘禹锡 《上中书李相公启》:“内无手足之助,外乏强近之亲。”
分類:较为亲近
《漢語大詞典》:喉唇
喻指宫廷中与帝王亲近的重要职位。 汉 孔融 《卫尉张俭碑铭》:“圣主克爱,命作喉脣。”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献替帷扆,实掌喉脣。”南史·刘湛传:“此四贤一时之秀,同管喉脣,恐后世难继。”周书·武帝纪下:“阉竖居阿衡之任,胡人寄喉脣之重。”
《國語辭典》:亵玩(褻玩)  拼音:xiè wàn
狎近玩弄。宋。周敦颐〈爱莲说〉:「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也作「亵玩」。
分類:亲近玩弄
《漢語大詞典》:近爱(近愛)
指帝王所亲近宠爱。韩非子·主道:“是故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近爱必诛,则疏贱者不怠,而近爱者不骄也。”
《漢語大詞典》:密熟
亲近熟悉。 宋 苏轼 《辨贾易弹奏待罪札子》:“又 秦观 自少年从臣学文,词彩绚发,议论锋起,臣实爱重其人,与之密熟。”
分類:亲近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