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悦亲戚之情话
 
植杖且耘籽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六〈陶潜·归去来兮〉~987~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國語辭典》:亲戚(親戚)  拼音:qīn qī
1.血亲与姻亲。《礼记。曲礼上》:「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唐。孔颖达。正义:「亲指族内,戚言族外。」也称为「亲眷」、「亲串」。
2.亲爱。三国魏。阮籍〈鸠赋〉:「何依恃以育养,赖兄弟之亲戚。」
《漢語大詞典》:走亲戚(走親戚)
探望亲戚;到亲戚家作客。 明 李沂 《东家儿行》:“烹羊豕,走亲戚,东家老嫗笑哑哑。” 沈从文 《丈夫》:“ 老七 的汉子,才从乡下来走亲戚。”亦省作“ 走亲 ”。 骆宾基 《红玻璃的故事》:“ 王大妈 又嘱咐 王立 当心着鸡,这才进屋去换衣裳,倒不是为了走亲,要穿的体面点儿,而是防备变天。”
《高级汉语词典》:急亲戚
最接近的亲戚
《国语辞典》:串亲戚(串亲戚)  拼音:chuàn qīn qi
到亲戚家走动、探望。如:「他昨天到南部串亲戚去了。」
《漢語大詞典》:亲亲(親親)
(1).爱自己的亲属。诗·小雅·伐木序:“亲亲以睦友,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归厚矣。” 孔颖达 疏:“既能内亲其亲以使和睦,又能外友其贤而不弃,不遗忘久故之恩旧而燕乐之。”《汉书·翼奉传》:“古者朝廷必有同姓以明亲亲,必有异姓以明贤贤,此圣王之所以大通天下也。” 唐 韩愈 《送浮屠文畅师序》:“圣人者立,然后知宫居而粒食,亲亲而尊尊,生者养而死者藏。”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 高愚溪 到底不往女儿家去,善终於姪儿 高文明 之家。所剩之物尽归姪儿,也是 高文明 一点亲亲之念不衰,毕竟得所报也。”
(2).亲属;亲戚。汉书·哀帝纪:“ 汉 家之制,推亲亲以显尊尊。” 颜师古 注:“天子之至亲,当极尊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汝若不与吾家作亲亲者,吾亦不惜餘年。” 前蜀 贯休 《施万病丸》诗:“贤守运心亦相似,不吝亲亲拘子子。曾闻古德有深言,由来大士皆如此。”
(3).对心上人的昵称。 明单本《蕉帕记·采真》:“见灯光闪画楼,试问亲亲,果就来否?” 明 冯梦龙 《挂枝儿·调情》:“俊亲亲,奴爱你风情俏。”
(4).至亲;非常亲爱。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是你的亲亲表妹 桂娘子 的。难道你倒不晓得!”红楼梦第四七回:“好亲亲的姨太太,姨祖宗!”
(5).犹亲热,亲切。 陈登科 《活人塘》六:“连长一头跳下去,亲亲抱住他:‘你是党的……’嗓子再也喊不出声音了。”
(6).亲近,接近。 宋 梅尧臣 《饮韩仲文家》诗:“是非不亲亲,笑语何落落。夜归欢有餘,孩稚扶仍噱。”
《國語辭典》:亲情(親情)  拼音:qīn qíng
家人或亲属之间的情感。《三国演义》第五六回:「今既两家结亲,当看亲情面上,早早交付。」《西游记》第四一回:「不要白了面皮,失了亲情,恐你令尊知道。」
《國語辭典》:戚属(戚屬)  拼音:qī shǔ
亲属。《文选。陆机。叹逝赋》:「懿亲戚属,亡多存寡。」《隋书。卷七九。外戚传。独孤罗传》:「舅氏之尊,戚属斯重。」
分類:亲属亲戚
《國語辭典》:亲睦(親睦)  拼音:qīn mù
1.亲近和爱。《孟子。滕文公上》:「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2.亲戚。《文选。王粲。从军诗五首之二》:「弃余亲睦恩,输力竭忠贞。」
《國語辭典》:亲串(親串)  拼音:qīn chuàn
1.亲近的人。《文选。谢惠连。秋怀诗》:「因歌遂成赋,聊用布亲串。」
2.血亲与姻亲的通称。也称为「亲眷」、「亲戚」。
分類:亲戚亲狎
《漢語大詞典》:密戚
亲属;亲戚。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迫有急卒,密戚至交,尽无相见之理:盖不知礼意乎?” 唐 王勃 《秋日宴洛阳序》:“但有 潘 杨 之密戚,得无 管 鲍 之深知,簪组盛而车马喧,庭宇虚而管絃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绣:“东邻止一孤媪,西家一子尚幼,别无密戚。”
分類:亲属亲戚
《漢語大詞典》:贤亲(賢親)
对亲戚的尊称。《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上》:“咱哥哥夫妻两个,自有眼孔识得好人,招贤亲入赘。”《水浒传》第四九回:“ 乐和 听罢,吩咐説:‘贤亲,你两个且宽心着。’”
分類:亲戚尊称
《漢語大詞典》:肺附
比喻帝王的亲属或亲戚。《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 颜师古 注:“旧解云,肺附谓肝肺相附著,犹言心膂也。一説,肺谓斫木之肺札也,自言於帝室犹肺札附於大材木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八:“余谓肺、附,皆谓木皮也……言己为帝室微末之亲,如木皮之託於木也。”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二年:“汝家幸缘肺附,蒙国宠荣,覆宗不足以报。” 宋 苏轼 《敕高公绘公纪并防御使制》:“以尔父 士林 ,早缘肺附,逮事 厚陵 ,没于中年,爵不配德。”
《漢語大詞典》:亲表(親表)
(1).表亲。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吾亲表所行,若父属者,为某姓姑;母属者,为某姓姨。” 唐 韩愈 《进王用碑文状》:“京兆尹 李翛 是 王用 亲表。”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 温 舅曾於 江 淮 为亲表檟楚,由是改名焉。”
(2).泛指亲戚。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亲表聚集,致讌享焉。”北史·裴骏传:“ 骏 幼而聪慧,亲表称为神驹,因以为字。”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齐推女》:“自尔生子数人,其亲表之中颇有知者。”
分類:表亲亲戚
《漢語大詞典》:胏腑
同“ 肺腑 ”。
(1).比喻帝王的亲戚。三国志·吴志·孙綝传:“臣伏自省,才非干国,因缘胏腑,位极人臣。”一本作“ 肺腑 ”。
(2).比喻内心。 唐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媿捧芝兰赠,还披胏腑呈。” 宋 苏辙 《送柳子玉》:“但求免讥评,岂顾愁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