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亭 → 停亭”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8,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
敬亭山
渊亭山立
云亭山人
鼻亭山
退谷
敬亭山
赤阪
秦延烝(字 允孝 号 亭山 )
张瑞图(字 长公、无画 号 二水、白毫庵主、芥子居士、平等居士、果亭山人 文隐 )
胡大年(字 亭山 号 芗村、玉峰 )
姜埰(字 如农、巨卿 号 敬亭山人、宣州老兵、壹志、卿墅 智潜 贞毅 )
帅仍祖(字 宗道 号 介亭山人 )
词典
亭山敬亭山
渊亭山立
云亭山人
鼻亭山
分类词汇
云亭退谷
敬亭山
赤阪
其它辞典
李丑父( 纲 字 汝砺、艮翁 号 亭山翁、亭山 名 钢 )秦延烝(字 允孝 号 亭山 )
张瑞图(字 长公、无画 号 二水、白毫庵主、芥子居士、平等居士、果亭山人 文隐 )
胡大年(字 亭山 号 芗村、玉峰 )
姜埰(字 如农、巨卿 号 敬亭山人、宣州老兵、壹志、卿墅 智潜 贞毅 )
帅仍祖(字 宗道 号 介亭山人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4—1267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原名纲,字汝砺,改字艮翁,号亭山翁。理宗端平二年进士。累官太学博士,迁诸王宫教授。忤丁大全意,罢归。景定元年,以太府丞召,迁秘书郎,进著作郎,权礼部郎官,出提举湖南常平。为人有胸襟,诗文温润清新。有《亭山集》。全宋诗
李丑父(一一九四~一二六七),初名钢,字汝砺,更字艮翁,号亭山,莆田(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三年,调邵武军司户,历通判福州、建宁府。除太学博士兼沂王府教授。开庆元年(一二五九),为太府寺丞。累迁著作郎,权礼部郎官。景定五年(一二六四),出为湖南提举。咸淳三年卒,年七十四。有《亭山集》,已佚。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四《李艮翁礼部墓志铭》、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四。全宋文·卷七七六○
李丑父(一一九四——一二六七),初名纲,字汝砺,后改名,更字艮翁,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端平二年进士,授邵武户曹,除太学博士。后以太府丞召,迁秘书郎,进著作郎,权礼部郎官。出提举湘南常平,以台疏去。咸淳三年卒,年七十四。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六四《李艮翁礼部墓志铭》,《竹溪鬳斋续集》卷二四《李公行状》。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秦延烝,字允孝,号亭山,明无锡人。万历癸丑进士,任江西永丰县知县,历官兵部职方司主事,崇祀永丰名宦祠。维基
秦延烝,字允孝,号亭山,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应天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任江西吉安府永丰县知县。补福建汀州府归化县知县,升兵部职方司主事。著有《亭山诗集》。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瑞图(1570年3月24日—1641年5月2日),字长公,一字无画,号二水、白毫庵主、芥子居士、平等居士、果亭山人,福建晋江二十七都霞行乡(今青阳街道莲屿)人,明末政治人物,万历丁未探花及第。天启间趋附魏忠贤阉党,仕至少保、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魏忠贤败死之后,张瑞图被视为阉党,除籍为民。隆庆四年(1570年)春二月初六日辰时,生于福建晋江县城南门外之霞行乡。父名志皖,祖父名乔梓。早年家贫,日需费用仅靠其母纺织供给,常以大麦之稀粥充饥。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正月临草书《杜甫渼陂行诗》卷。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八月,中癸卯科福建乡试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登丁未科殿试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官少詹事,后至礼部侍郎。天启六年(1626年)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十月癸丑与黄立极、李国𣚴、施凤来同为《光宗实录》总裁,并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十一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十一日,明熹宗驾崩。同年二十四日,信王朱由检继位,是为明思宗。十一月,思宗置魏忠贤于凤阳,籍其家,丁午诏治魏罪。初二,魏畏罪自杀。监生胡焕猷上疏劾张瑞图等阁臣当魏忠贤专权时,漫无主持,事事逢迎,并为其生祠撰碑称颂,宜亟罢黜。乃上疏自辩,并乞罢,未允。十二月,三次上疏引病求归,并辞荫子,未允。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经过多次上疏要求,终于与施凤来一同获准致仕。加太保,荫一子中书舍人。五月回乡途中于济河舟中作行书《韩愈山石诗》轴。后隐居晋江青阳白毫庵。崇祯十四年(1641年)三月二十日寅时,卒于晋江家中,享寿七十二。同年九月十八日夫人王氏卒,享寿六十九。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明绍宗因张瑞图为“阉党”成员,将其谥曰文隐。并由林欲楫作《明大学士张瑞图暨夫人王氏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字亭山,号芗村,又号玉峰。以卖烟叶为生。工书画,善写梅兰竹石,尤工画葡萄。行楷师法唐欧阳询。有《移情轩诗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7—1673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莱阳人,字如农,自号敬亭山人,又号宣州老兵。崇祯四年进士,授密云知县。十五年,迁至礼科给事中。上疏言事,帝指为“诘问诏旨”,下狱,密旨令锦衣卫帅骆养性毙之于狱。养性不敢。十七年遣戍宣州卫。明亡后,流寓苏州,有《敬亭集》。槜李诗系·卷四十一
字巨卿,莱阳人,官给事。法名智潜,号壹志。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如农,莱阳人。崇祯辛未进士,除知密云县改仪真入为礼部主事擢礼科给事中以言事削籍戍宣城有敬亭集维基
姜埰(1607年—1673年),字如农,号卿墅,门人私谥贞毅。山东莱阳人。明末政治人物。生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1607),明崇祯三年举人,四年(1631年)进士,初授密云知县,改知仪真县,有政绩,后迁礼部仪制司主事,选授礼科给事中,以直言著称,声绩颇佳,与龚鼎孳交善。崇祯十五年(1642年)闰十一月,因屡犯天颜,陷镇抚司狱,廷杖几死,又系刑部狱。崇祯十六年二月出狱,遣戍宣州卫,将赴戍所而都城陷。后著僧装,流寓苏州,“甲申以后始为诗”,购得“醉颖堂”(现苏州艺圃前身),重予修葺后,更名“颐圃”,又名“敬亭山房”,自号“敬亭山人”、“宣州老兵”,以示不忘故主之心,康熙十二年(1673年)卒,年六十七。嘱二子安节、实节舁葬于宣州敬亭山下。著有《敬亭集》十一卷。《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西奉新人,字宗道,号介亭山人。帅我长子。十岁能诗,以才华自负。及长,屡试不中,后乃弃去,闭户读书。性孤介,善医术。有《嗜退山房稿》。
《漢語大詞典》:渊亭山立(淵亭山立)
见“ 渊渟岳峙 ”。
《漢語大詞典》:云亭(雲亭)
(1). 云云 、 亭亭 二山的并称。古代帝王封禅处。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武帝宴诗》之一:“车书今已共,愿奏 云 亭 仪。” 隋 薛道衡 《隋高祖颂》:“坛场望幸, 云 亭 虚位。” 唐 李商隐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公乎来入相,皇欲驾 云 亭 。”
(2).即 云亭山人 。 清 孔尚任 自号 云亭山人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孤吟》:“ 云亭 词客,阁笔几度酸辛;声传皓齿曲未终,泪滴红盘蜡已寸。”
(1).对亭子的美称。 唐 鲍溶 《隋帝陵下》诗:“白露沾衣 隋主 宫,云亭月馆 楚 淮 东。” 唐 李群玉 《九日陪崔大夫宴清河亭》诗:“玉醴浮金菊,云亭敞玳筵。”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酬嘲·罗隐对》:“ 隐 ( 罗隐 )欲归 武林 , 駢 ( 高駢 )与宾幕饯於云亭。”
(2).犹言高耸入云。《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崇臺霄峙,秀闕云亭。’……其祕书监 胡义周 之辞也。”
(3). 云云山 和 亭亭山 的合称。《史记·封禅书》:“昔 无怀氏 封 泰山 ,禪 云云 …… 黄帝 封 泰山 ,禪 亭亭 。”《隋书·虞世基传》:“﹝ 陈主 ﹞令 世基 作《讲武赋》,於坐奏之曰……望 云亭 而载蹕,礼升中而告成。”
(2).即 云亭山人 。 清 孔尚任 自号 云亭山人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孤吟》:“ 云亭 词客,阁笔几度酸辛;声传皓齿曲未终,泪滴红盘蜡已寸。”
(1).对亭子的美称。 唐 鲍溶 《隋帝陵下》诗:“白露沾衣 隋主 宫,云亭月馆 楚 淮 东。” 唐 李群玉 《九日陪崔大夫宴清河亭》诗:“玉醴浮金菊,云亭敞玳筵。”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酬嘲·罗隐对》:“ 隐 ( 罗隐 )欲归 武林 , 駢 ( 高駢 )与宾幕饯於云亭。”
(2).犹言高耸入云。《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崇臺霄峙,秀闕云亭。’……其祕书监 胡义周 之辞也。”
(3). 云云山 和 亭亭山 的合称。《史记·封禅书》:“昔 无怀氏 封 泰山 ,禪 云云 …… 黄帝 封 泰山 ,禪 亭亭 。”《隋书·虞世基传》:“﹝ 陈主 ﹞令 世基 作《讲武赋》,於坐奏之曰……望 云亭 而载蹕,礼升中而告成。”
《漢語大詞典》:赤阪
亦作“ 赤坂 ”。
(1). 西域 地名。以酷热著称。《文选·鲍照〈苦热行〉》:“ 赤阪 横西阻,火山赫南威。” 李善 注:“《汉书·西域传》:‘ 杜钦 曰:又歷 大头痛 、 小头痛 山, 赤土 、 身热 之阪。令人身热无色,头痛呕吐。’” 唐 岑参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诗:“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入月窟侵太白,气连 赤坂 通单于。”
(2).地名。在 陕西省 洋县 东 龙亭山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 魏 使 司马懿 由 西城 , 张郃 由 子午 , 曹真 由 斜谷 ,欲攻 汉中 ,丞相 亮 待之於 城固 、 赤阪 ,大雨道絶, 真 等皆还。”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 龙亭山 ,乃入 子午谷 之口,其山阪赭色,亦名 赤阪 。”
(1). 西域 地名。以酷热著称。《文选·鲍照〈苦热行〉》:“ 赤阪 横西阻,火山赫南威。” 李善 注:“《汉书·西域传》:‘ 杜钦 曰:又歷 大头痛 、 小头痛 山, 赤土 、 身热 之阪。令人身热无色,头痛呕吐。’” 唐 岑参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诗:“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入月窟侵太白,气连 赤坂 通单于。”
(2).地名。在 陕西省 洋县 东 龙亭山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 魏 使 司马懿 由 西城 , 张郃 由 子午 , 曹真 由 斜谷 ,欲攻 汉中 ,丞相 亮 待之於 城固 、 赤阪 ,大雨道絶, 真 等皆还。”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 龙亭山 ,乃入 子午谷 之口,其山阪赭色,亦名 赤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