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亭 → 停亭”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4—1267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原名纲,字汝砺,改字艮翁,号亭山翁。理宗端平二年进士。累官太学博士,迁诸王宫教授。忤丁大全意,罢归。景定元年,以太府丞召,迁秘书郎,进著作郎,权礼部郎官,出提举湖南常平。为人有胸襟,诗文温润清新。有《亭山集》。
全宋诗
李丑父(一一九四~一二六七),初名钢,字汝砺,更字艮翁,号亭山,莆田(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三年,调邵武军司户,历通判福州、建宁府。除太学博士兼沂王府教授。开庆元年(一二五九),为太府寺丞。累迁著作郎,权礼部郎官。景定五年(一二六四),出为湖南提举。咸淳三年卒,年七十四。有《亭山集》,已佚。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四《李艮翁礼部墓志铭》、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四。
全宋文·卷七七六○
李丑父(一一九四——一二六七),初名纲,字汝砺,后改名,更字艮翁,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端平二年进士,授邵武户曹,除太学博士。后以太府丞召,迁秘书郎,进著作郎,权礼部郎官。出提举湘南常平,以台疏去。咸淳三年卒,年七十四。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六四《李艮翁礼部墓志铭》,《竹溪鬳斋续集》卷二四《李公行状》。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秦延烝,字允孝,号亭山,明无锡人。万历癸丑进士,任江西永丰县知县,历官兵部职方司主事,崇祀永丰名宦祠。
维基
秦延烝,字允孝,号亭山,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应天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任江西吉安府永丰县知县。补福建汀州府归化县知县,升兵部职方司主事。著有《亭山诗集》。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瑞图(1570年3月24日—1641年5月2日),字长公,一字无画,号二水、白毫庵主、芥子居士、平等居士、果亭山人,福建晋江二十七都霞行乡(今青阳街道莲屿)人,明末政治人物,万历丁未探花及第。天启间趋附魏忠贤阉党,仕至少保、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魏忠贤败死之后,张瑞图被视为阉党,除籍为民。隆庆四年(1570年)春二月初六日辰时,生于福建晋江县城南门外之霞行乡。父名志皖,祖父名乔梓。早年家贫,日需费用仅靠其母纺织供给,常以大麦之稀粥充饥。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正月临草书《杜甫渼陂行诗》卷。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八月,中癸卯科福建乡试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登丁未科殿试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官少詹事,后至礼部侍郎。天启六年(1626年)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十月癸丑与黄立极、李国𣚴、施凤来同为《光宗实录》总裁,并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十一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十一日,明熹宗驾崩。同年二十四日,信王朱由检继位,是为明思宗。十一月,思宗置魏忠贤于凤阳,籍其家,丁午诏治魏罪。初二,魏畏罪自杀。监生胡焕猷上疏劾张瑞图等阁臣当魏忠贤专权时,漫无主持,事事逢迎,并为其生祠撰碑称颂,宜亟罢黜。乃上疏自辩,并乞罢,未允。十二月,三次上疏引病求归,并辞荫子,未允。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经过多次上疏要求,终于与施凤来一同获准致仕。加太保,荫一子中书舍人。五月回乡途中于济河舟中作行书《韩愈山石诗》轴。后隐居晋江青阳白毫庵。崇祯十四年(1641年)三月二十日寅时,卒于晋江家中,享寿七十二。同年九月十八日夫人王氏卒,享寿六十九。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明绍宗因张瑞图为“阉党”成员,将其谥曰文隐。并由林欲楫作《明大学士张瑞图暨夫人王氏墓志铭》。
胡大年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字亭山,号芗村,又号玉峰。以卖烟叶为生。工书画,善写梅兰竹石,尤工画葡萄。行楷师法唐欧阳询。有《移情轩诗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7—1673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莱阳人,字如农,自号敬亭山人,又号宣州老兵。崇祯四年进士,授密云知县。十五年,迁至礼科给事中。上疏言事,帝指为“诘问诏旨”,下狱,密旨令锦衣卫帅骆养性毙之于狱。养性不敢。十七年遣戍宣州卫。明亡后,流寓苏州,有《敬亭集》。
槜李诗系·卷四十一
字巨卿莱阳人官给事法名智潜号壹志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如农,莱阳人。崇祯辛未进士,除知密云县改仪真入为礼部主事擢礼科给事中以言事削籍戍宣城有敬亭集
维基
姜埰(1607年—1673年),字如农,号卿墅,门人私谥贞毅。山东莱阳人。明末政治人物。生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1607),明崇祯三年举人,四年(1631年)进士,初授密云知县,改知仪真县,有政绩,后迁礼部仪制司主事,选授礼科给事中,以直言著称,声绩颇佳,与龚鼎孳交善。崇祯十五年(1642年)闰十一月,因屡犯天颜,陷镇抚司狱,廷杖几死,又系刑部狱。崇祯十六年二月出狱,遣戍宣州卫,将赴戍所而都城陷。后著僧装,流寓苏州,“甲申以后始为诗”,购得“醉颖堂”(现苏州艺圃前身),重予修葺后,更名“颐圃”,又名“敬亭山房”,自号“敬亭山人”、“宣州老兵”,以示不忘故主之心,康熙十二年(1673年)卒,年六十七。嘱二子安节、实节舁葬于宣州敬亭山下。著有《敬亭集》十一卷。《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西奉新人,字宗道,号介亭山人。帅我长子。十岁能诗,以才华自负。及长,屡试不中,后乃弃去,闭户读书。性孤介,善医术。有《嗜退山房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1—1712 【介绍】: 清山西泽州人,初名敬,字子端,一字说岩,号午亭。顺治十五年进士。康熙间累官吏部侍郎,兼管户部钱法,疏请钱币改重为轻,以杜私铸之风。历充三朝《圣训》、《一统志》、《明史》等馆总裁官。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所作古文,为汪琬所赏,诗亦为王士禛所奇。谥文贞。有《尊闻阁集》,晚年手定为《午亭文编》。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八
陈廷敬,字子端,号说岩,泽州人。顺治戊戌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谥文贞。有《尊闻堂集》。
沧海遗珠
陈廷敬(1640-1712)原名敬,字子端,号悦岩。山西泽州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谥文贞。著有《午亭诗评》《午亭文编》《杜律诗话》等。
词学图录
陈廷敬(1639-1712) 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初名敬,因同科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加"廷"字。泽州(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改庶吉士。曾任康熙帝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有《午亭文编》、《尊文阁集》、《河上集》、《杜律诗》、《老姥掌游记》、《三礼指要》、《说岩诗集》等。
清诗别裁集
字子端,山西泽州人。顺治戊戌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贞。著有《午亭文编》。○泽州居馆阁,典文章,经画论思密勿之地几四十年,故其吐辞可上追燕、许。兹特取其典质朴茂者,著于卷中。
黄鹤楼志·人物篇
陈廷敬(1638—1712) 清代官员、学者、诗人。字子端,初名敬,号说(一作悦)岩,晚号午亭。泽州府阳城(今山西晋城)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后改为庶吉士。历任经筵讲官、《康熙字典》总修官、工户刑吏诸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卒谥文贞。工诗文,器识高远,文词渊雅,是清代“台阁”诗人代表,有《午亭文编》,主持编纂《大清一统志》《御选唐诗》《钦定词谱》等。曾作七古长诗《黄鹤楼歌送魏使君》,论者称之为抒发友情的力作。
维基
陈廷敬(1638年12月31日—1712年5月23日),原名陈敬,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山人,山西泽州直隶州(今晋城市阳城县)皇城村人。入仕五十三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字典》主编。卒谥文贞。陈廷敬原名陈敬,明崇祯十二年(1638年)生于山西泽州直隶州皇城村。顺治十五年(1658年)考中戊戌科进士,选庶吉士,因与庶常馆翰林院通州陈敬(顺治官员)重名,故顺治帝赐“廷”字,改名廷敬。康熙帝即位,陈廷敬深得赏识。康熙十七年(1678年)秋七月丙寅,与叶方蔼一起入直南书房。累迁翰林院掌院学士。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授吏部左侍郎兼管户部钱法,将制钱含铜量减低,以免制钱被大量镕铸取铜,九月,晋升左都御史,仍兼管户部钱法。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迁工部尚书,与徐乾学奏进《鉴古集览》,奉诏任纂修《三朝圣训》,《政治训典》,《方略》,《大清一统志》,《明史》等书,任总裁。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前湖广巡抚张汧因“贪污银九万余两”获罪。陈廷敬为其儿女亲家,上《俯沥恳诚祈恩回籍以安愚分疏》,谢罪原官解任,但每四日仍须进内廷侍候康熙读书,可见康熙非常喜欢陈廷敬侍读。两年后重新起用为左都御史。1691年,任会试正考官、刑部尚书。1692年,父卒,回乡守制两年后,授户部尚书。1699年,转吏部尚书。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值经筵。1705年,扈从康熙南巡。1707年,再扈从康熙南巡。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十一月以耳病乞休,获允。次年五月,大学士张玉书卒,李光地患病未愈,陈廷敬又应诏入直。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三月,陈廷敬病剧,四月去世。康熙帝亲作挽诗哀悼,谥文贞。《清史稿》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8—1718 【介绍】: 清山东曲阜人,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岸堂,别号云亭山人。康熙二十五年由监生授国子监博士,官至户部员外郎。博学工诗文,通音律。以戏曲《桃花扇》负盛名,书凡三易稿而成。另有传奇《小忽雷》(与顾彩合撰)及《湖海集》、《岸堂稿》、《长留集》、《阙里新志》等。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九
孔尚任,字季重,号东塘,又号云亭山人,曲阜人。历官户部员外郎。有《湖海集》。
词学图录
孔尚任(1648-1718) 字聘之,一字季重,号东塘,又号岸塘、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清监生。康熙二十三年(1684)圣祖南巡,讲经称旨,超擢国子监博士。所作《桃花扇》,与洪升《长生殿》齐名,时有"南洪北孔"之誉。有《湖海集》、《岸塘稿》。今人辑有《孔尚任诗文集》。其词见《阙里孔氏词钞》。
清诗别裁集
字季重,山东曲阜县人。官户部郎中。
黄鹤楼志·人物篇
孔尚任(1648—1718) 清代戏曲作家。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兖州曲阜(今山东曲阜)人,系孔子六十四代孙。早年隐居石门山中闭门读书,康熙南巡时破格任命为国子监博士,累迁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康熙三十九年(1700)罢官。康熙四十八年(1709)来武昌探望朋友,多次题咏于黄鹤楼,倡建搁笔亭并写下《题搁笔亭》诗四首,在诗题后留有长序。其代表作《桃花扇》还再现了当年柳敬亭于黄鹤楼上说书的情景。

人物简介

维基
叶德辉(1864年—1927年4月11日),字焕彬,一字渔水,号郋园,一号直山,自署朱亭山民、丽廔主人。因出过天花又称叶麻子。湖南湘潭人,籍贯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为清末至中华民国初期的著名学者,也是近代史上著名的守旧派——“翼教派”的领袖。叶德辉的父亲叶雨村于太平天国时从江苏吴县迁居湖南长沙经商,为了应考科举,叶家捐银200两取得湘潭县籍。叶家世居于坡子街,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据《申报》在1913年报导,坡子街为叶氏父子营业的地方,叶父任本街团总。父殁,族人推举叶德辉接替,并任全城商团团长。叶德辉八岁入学,学习《四书》、《说文解字》、《资治通鉴》等古学。十七岁就读岳麓书院,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举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授吏部主事,但他到任不久,便以乞养为名,要求开缺回籍,从此不再任官。叶德辉曾与他的太老师王先谦一起反对维新变法,赞成复辟君主制。1915年8月,当筹安会发起讨论改变国体,叶德辉即在湖南长沙组织筹安会分会,鼓吹恢复帝制。1927年4月11日,湖南农工商学各界团体在长沙召开「农民协会公审大会」,以「封建馀孽、豪绅领袖」的罪名,将叶在浏城桥门外的识字岭枪决。然认为,叶德辉是由受共产党控制的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授权成立特别法庭判处死刑的。其子叶尚农写给日人松崎柔甫的信(刊桥川时雄编「文字同盟」第5号)道出其父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