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歇眼
指 南宋 京城中秋节皇宫附近的夜市。 宋 周密 《乾淳岁时记·中秋》:“禁中是夕有赏月延桂……夜深天乐直彻人间。御街如绒綫、蜜煎、香铺,皆铺设货物,夸多竞好,谓之歇眼。烛灯华灿,竟夕乃止。”
《国语辞典》:上朝取应(上朝取应)  拼音:shàng cháo qǔ yìng
到京城应考。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况如今春榜动,选场开,正待上朝取应,又苦盘缠缺少。」
《国语辞典》:泽深恩重(泽深恩重)  拼音:zé shēn ēn zhòng
形容恩惠德泽深重。唐。张说〈谢京城东亭子宴送表〉:「当陛下圣明之朝,事出非常,泽深恩重,今者誓将沥血,未足竭诚,徒欲杀身,岂能报德。」
《国语辞典》:提塘  拼音:tí táng
职官名。清代各省设于京城,负责往来递送公文。《清会典。卷五一。兵部。驻京提塘》:「驻京提塘官十有六人,掌递部院官文书,送敕印以达于本官,凡事件传钞者则刊发。」
《漢語大詞典》:附辇(附輦)
指京城附近。 宋 陈亮 《送徐子才赴富阳序》:“今天下郡县固不可为,而附輦之邑尤不易为也。”
分類:京城附近
《漢語大詞典》:畿皋
京城附近的地区。代指京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李合肥 ﹞自近年坐镇畿皋,毗倚愈专。时艰愈棘,中外臣庶瞻仰愈切,而责备亦復愈丛。”
《國語辭典》:大主考  拼音:dà zhǔ kǎo
主持乡、会试的正、副主考官。《六部成语注解。礼部》:「大主考:正主试之官也。」
《國語辭典》:主考  拼音:zhǔ kǎo
1.主持考试。如:「今年的高等考试由他主考。」《明史。卷七○。选举志二》:「成化十五年,御史许进请各省俱视两京例,特命翰林主考。」
2.职官名。明清时主持乡试的正副考官,亦泛指主持考试的人。《明史。卷七○。选举志二》:「初制,两京乡试,主考皆用翰林。」《儒林外史》第四二回:「现今主考已是将到京了,我们怎还不去?」
《漢語大詞典》:宸州
帝京,京城。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六出飞花夜不收,朝来佳景有宸州。”
分類:帝京京城
《漢語大詞典》:神机营(神機營)
军队名。 明 代京城禁卫军中三大营之一。较早使用火枪武器。 清 沿 明 制,于 咸丰 十一年选八旗 满洲 、 蒙古 、 汉 军及前锋、护军、步军、火器、健锐诸营之精锐者充之。常守卫于 紫禁城 及三海,皇帝巡行时亦扈从。《历代职官表·火器健锐虎枪各营·明》:“ 明 置 神机营 ,以肄习鎗礮,又置兵仗、军器二局,以分司製造,而火器之制如备。” 郑观应 《盛世危言·电报》:“曩奉神机营札委在 沪 采办军械及侦探中外军情时,苦于电线未通,机事不密,因购德律风四具、军线百里。”
《漢語大詞典》:三不宜
宋 俗,京城二月社日不宜晏起,女子不宜食齑,学生、幼女不宜不休息,谓之“三不宜”。 宋 金盈之 醉翁谈录·京城风俗记·二月:“社日:是日有三宜、三不宜。人家男女并用早起,旧俗相传,苟为晏起,则社翁社婆遗粪其面上,其后面黄者,则是其验,一不宜也。女子忌食齏,则嫁时拜公姑腰响,二不宜也。学生皆给假,幼女輟工夫;若是日不休息,令人懞董,三不宜也。”
《國語辭典》:禁卫军(禁衛軍)  拼音:jìn wèi jūn
旧时称防卫首都或宫廷的军队。简称为「禁军」。
《國語辭典》:禁卫(禁衛)  拼音:jìn wèi
皇宫的警备防卫。《晋书。卷六。元帝纪》:「其夜月正明,而禁卫严警,帝无由得去,甚窘迫。」
《漢語大詞典》:京城氏
姓京城的。例如: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列子·汤问
分類:京城
《國語辭典》:京花子  拼音:jīng huā zi
北平的游民。《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自此流落京师,逐日东走西撞,与一班京花子合了夥计,骗人财物。」《醒世姻缘传》第九九回:「邸报抄传,京花子报了喜,郭大将军急忙收拾起行。」
《漢語大詞典》:京解之才
谓有考中举人、进士的才能。京,指到京城参加礼部会试和殿试,中者称进士。解,指到省城(包括京城)参加乡试,中者称举人,即取得被解送至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有几个老学,看了舍亲的文字,都许他京解之才。”
《漢語大詞典》:京报人(京報人)
谓从京城来的向科举中试或升官者报喜的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三:“説声未了,只见老家人 权孝 同了一班京报人一见了就磕头,道:‘京中报人特来报爷高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