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试销(試銷)  拼音:shì xiāo
新产品在正式上市前所作的试验性销售。如:「这份新杂志经过试销后,市场反应不错。」
《國語辭典》:废料(廢料)  拼音:fèi liào
1.没有用的材料。如:「这些环保队回收的废料,可以再制造成其他产品,仍是相当有价值的。」
2.骂人无用之词。如:「虽然曾经被人讥笑是个废料,但他毫不灰心,终于成为大老闆。」
《國語辭典》:品种(品種)  拼音:pǐn zhǒng
1.产品的种类。
2.称经人工筛选及培育,具一定经济价值且不论以有性或无性繁殖,仍可维持其共同遗传特点及可辨识特徵的动、植物。
《國語辭典》:蜀绣(蜀繡)  拼音:shǔ xiù
四川省所出产的刺绣品总称,以成都为中心。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刺绣品,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运用独特的绣技,绣制被面、枕套、衣、鞋及画屏等。针法有晕针、切针、拉针等百馀种,短针细密、针脚平齐、片线光亮、变化丰富,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漢語大詞典》:三包
(1). 唐 代诗人 包融 与其子 何 、 佶 并以诗名,时号“三包”。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包融:“ 融 , 延陵 人。 开元 间,仕歷大理司直,与参军 殷遥 、 孟浩然 交厚,工为诗。二子 何 、 佶 纵声雅道,齐名,当时号‘三 包 ’。”
(2).产品销售后的一定期限内,由供方承担维修、更换、退赔等责任,即包修、包换、包退,合称“三包”。《人民日报》1981.3.1:“不少工厂都以对产品实行三包来招揽生意。这应该说是对顾客负责的态度。”
《国语辞典》:直营(直营)  拼音:zhí yíng
由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厂商直接经营贩卖的商业行为。如:「透过厂商直营,可将自中间商手中省下的差价,回馈给消费者。」
《漢語大詞典》:返修
由原修理者重新修理。亦指不合格产品返回修理。《文汇报》1987.12.26:“上菱冰箱成品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98%,返修率为2%。”
《國語辭典》:次品  拼音:cì pǐn
比标准品质稍差的产品。
《漢語大詞典》:精矿
选矿厂分选矿物原料后,得到的有用矿物富集的最终产品。金属矿物精矿是冶炼金属的原料,非金属矿物精矿可作其他工业的原材料,煤的精选产品称为精煤。
《國語辭典》:香精  拼音:xiāng jīng
用不同的合成香料调制成的混合香料。有花香、果实等多种香味。多用来制化妆品、食品等。
《國語辭典》:苏绣(蘇繡)  拼音:sū xiù
以苏州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大陆江南地区一带盛产蚕桑,故刺绣素为普遍性的副业。苏绣完全承续了顾绣的传统,惟除了作为艺术品外,尚见于被面、套枕、鞋面、戏装等一般用品。
《國語辭典》:生货(生貨)  拼音:shēng huò
没有经过加工制造的原料。相对于熟货而言。如蚕丝是生货,而绸缎等成品是熟货。
《漢語大詞典》:苏钟(蘇鐘)
即插屏钟。 清 代手工制作的时钟,是我国钟表史上的早期产品。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屋内悄无一人,只听见靠右墙长条案上一座古老的苏钟迟缓地迈着‘滴滴答答’的步子。”
《國語辭典》:周转(周轉)  拼音:zhōu zhuǎn
资金的运转。《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库款支绌,朝不谋夕,如何周转得来呢?」也作「周转」。
《国语辞典》:滥造(滥造)  拼音:làn zào
产品只求速成,制造粗糙,不求精良。如:「成品粗制滥造,有损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