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交关(交關) 拼音:jiāo guān
1.往来、结交。《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羌无弋爰剑传》:「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他是个秀才娘子,等閒也不出来,你又非亲非族,面不相干,打从那里交关起?」
2.勾结、串通。《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收文书,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明史。卷二五八。吴执御传》:「又劾首辅周延儒揽权,其姻亲陈于泰及幕客李元功等交关为奸利。」
3.买卖、交易。《旧唐书。卷四八。食货志上》:「自今已后,有因交关用久陌钱者,宜但令本行头及居停主人、牙人等检察送官。」《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㠠山远公话》:「锄禾刈麦,薄会些些。买卖交关,尽知去处。」
4.混杂、交错。唐。李端〈鲜于少府宅看花〉诗:「回落报荣衰,交关斗红紫。」
5.相牵涉、关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这两个皮包,是我性命交关的东西。」
6.吴语。(1)许多。《海上花》第三一回:「耐倒是请教高大少爷做两首出来,替耐扬扬名,比俚哚好交关哚!」(2)很、非常。
2.勾结、串通。《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收文书,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明史。卷二五八。吴执御传》:「又劾首辅周延儒揽权,其姻亲陈于泰及幕客李元功等交关为奸利。」
3.买卖、交易。《旧唐书。卷四八。食货志上》:「自今已后,有因交关用久陌钱者,宜但令本行头及居停主人、牙人等检察送官。」《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㠠山远公话》:「锄禾刈麦,薄会些些。买卖交关,尽知去处。」
4.混杂、交错。唐。李端〈鲜于少府宅看花〉诗:「回落报荣衰,交关斗红紫。」
5.相牵涉、关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这两个皮包,是我性命交关的东西。」
6.吴语。(1)许多。《海上花》第三一回:「耐倒是请教高大少爷做两首出来,替耐扬扬名,比俚哚好交关哚!」(2)很、非常。
《國語辭典》:地理 拼音:dì lǐ
1.山川土地的环境形势。《周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2.研究地球表面现象,行政区划等情况的科学。《旧唐书。卷一九二。隐逸传。孔述睿传》:「述睿精于地理,在馆乃重修地理志,时称详究。」
3.地址。《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便教人来行在取他丈人丈母。写了他地理脚色与来人,到临安府寻见他住处,问他邻舍,指道:『这一家便是。』」
2.研究地球表面现象,行政区划等情况的科学。《旧唐书。卷一九二。隐逸传。孔述睿传》:「述睿精于地理,在馆乃重修地理志,时称详究。」
3.地址。《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便教人来行在取他丈人丈母。写了他地理脚色与来人,到临安府寻见他住处,问他邻舍,指道:『这一家便是。』」
《漢語大詞典》:通幽
(1).谓与神鬼交通。《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经 ( 王经 )为 江夏 太守”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 经 每论 輅 ,以为得龙云之精,能养和通幽者,非徒合会之才也。”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科学隐,幻术兴,天学不昌,占星代起,所谓点金通幽之术,皆以昉也。”
(2).通往幽胜之处。语出 唐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竹逕通幽处,禪房花木深。” 明 文徵明 《寄题百花庵》诗:“旧种长松应结子,新开竹径更通幽。” 清 张德彝 《随使法国记·马赛波尔多纪事》:“千峰叠秀,曲径通幽,楼房点缀,松柏婆娑。” 徐迟 《牡丹》二:“在新市场盖起一座大舞台,富丽堂皇;还在它旁边布置了一座曲径通幽的园林。”
(2).通往幽胜之处。语出 唐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竹逕通幽处,禪房花木深。” 明 文徵明 《寄题百花庵》诗:“旧种长松应结子,新开竹径更通幽。” 清 张德彝 《随使法国记·马赛波尔多纪事》:“千峰叠秀,曲径通幽,楼房点缀,松柏婆娑。” 徐迟 《牡丹》二:“在新市场盖起一座大舞台,富丽堂皇;还在它旁边布置了一座曲径通幽的园林。”
《漢語大詞典》:北道
(1).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对 西域 交通的主要道路之一。据《汉书·西域传》,自 玉门关 和 阳关 以西,大体经今 新疆 中部 天山山脉 和 塔里木河 之间的通道西行,在 疏勒 以西越过 葱岭 ,通往今 中亚 各地。据《隋书·裴矩传》,自 敦煌 取道 伊吾 ,大体经今 新疆 天山山脉 以北和 伊犁河 流域的通道西行,通往今 中亚 和 西亚 。另据 唐 道宣 《释迦方志》卷上,还有一条自 伊州 经今 天山山脉 和 塔里木河 之间的通道西行,越过 凌山 ,通往今 中亚 各地的路线。 玄奘 赴 印 时,即取此线。
(2).泛指向北方的道路。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 杭州 周汾 ,字 蓉衣 ,《咏春柳》云:‘ 西湖 送我离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
(2).泛指向北方的道路。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 杭州 周汾 ,字 蓉衣 ,《咏春柳》云:‘ 西湖 送我离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
《漢語大詞典》:南道
(1).指南方。《史记·游侠列传》:“至若北道 姚氏 ,西道诸 杜 ,南道 仇景 ,东道 赵他 、 羽公子 , 南阳 赵调 之徒,此 盗跖 居民间者耳,曷足道哉!” 汉 王充 《论衡·言毒》:“南道名毒曰短弧。”
(2).南面或南方的道路。《楚辞·刘向〈九叹·忧苦〉》:“邅彼南道兮,征夫宵行。” 王逸 注:“言己放流转彼 江南 之道。”
(3).专指古代中原地区对 西域 交通的主要道路南北二道中的南道。《汉书·西域传上》:“自 玉门 、 阳关 出 西域 有两道。从 鄯善 傍 南山 北,波河西行至 莎车 ,为南道;南道西踰 葱岭 则出 大月氏 、 安息 。”
(2).南面或南方的道路。《楚辞·刘向〈九叹·忧苦〉》:“邅彼南道兮,征夫宵行。” 王逸 注:“言己放流转彼 江南 之道。”
(3).专指古代中原地区对 西域 交通的主要道路南北二道中的南道。《汉书·西域传上》:“自 玉门 、 阳关 出 西域 有两道。从 鄯善 傍 南山 北,波河西行至 莎车 ,为南道;南道西踰 葱岭 则出 大月氏 、 安息 。”
《漢語大詞典》:关市(關市)
(1).位于交通要道的市集。《周礼·天官·大宰》:“七曰关市之赋。” 贾公彦 疏:“王畿四面皆有关门,及王之市廛二处。” 宋 苏辙 《御试制策》:“凡今百姓所为,一物以上,莫不有税。茶、盐、酒、铁、关市之征,古之所无者,莫不并行。” 郭沫若 《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然而涓涓之水,后来成了江河,和私田不能不取赋一样,关市也就不能不征税了。”
(2). 汉 代专指设在边境上的互市市场。《魏书·临淮王谭传》:“ 汉 与胡通,亦立关市。”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昨夜 匈奴 骑兵,突然袭击,放兵抢劫 汉 朝商队,将货物一扫而空,又乘风纵火,将关市烧毁。”
(3).指关市的征税。《逸周书·大聚》:“泉深而鱼鳖归之,草木茂而鸟兽归之,称贤使能、官有材而士归之,关市平商贾归之。”《新唐书·崔融传》:“时有司议关市,行人尽征之。” 宋 王安石 《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茶法利害见寄》诗:“已云困关市,且復搔林藪。”
(4).指边境上的通商。《史记·匈奴列传》:“ 孝景帝 復与 匈奴 和亲,通关市,给遗 匈奴 ,遣公主,如故约。”《资治通鉴·汉高后四年》:“有司请禁关市铁器。” 胡三省 注:“ 汉 於边关与蛮夷通市,谓之关市。”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坚决主张与 汉 和亲,与 汉 朝通关市,研究 汉 朝的文治,归顺 汉 朝。”
(5).指掌管关市的官吏。《韩非子·内储说上》:“关市乃大恐,而以 嗣公 为明察。”《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二年》:“﹝ 衞嗣君 ﹞又使人过关市,赂之以金,既而召关市,问有客过与汝金,汝回遣之;关市大恐。” 胡三省 注:“此盖赂掌关市之官。《周礼》:司关掌国货之节,以联门市,司货贿之出入者,掌其治禁与其征廛;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 战国 之时,合为一官。”
(2). 汉 代专指设在边境上的互市市场。《魏书·临淮王谭传》:“ 汉 与胡通,亦立关市。”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昨夜 匈奴 骑兵,突然袭击,放兵抢劫 汉 朝商队,将货物一扫而空,又乘风纵火,将关市烧毁。”
(3).指关市的征税。《逸周书·大聚》:“泉深而鱼鳖归之,草木茂而鸟兽归之,称贤使能、官有材而士归之,关市平商贾归之。”《新唐书·崔融传》:“时有司议关市,行人尽征之。” 宋 王安石 《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茶法利害见寄》诗:“已云困关市,且復搔林藪。”
(4).指边境上的通商。《史记·匈奴列传》:“ 孝景帝 復与 匈奴 和亲,通关市,给遗 匈奴 ,遣公主,如故约。”《资治通鉴·汉高后四年》:“有司请禁关市铁器。” 胡三省 注:“ 汉 於边关与蛮夷通市,谓之关市。”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坚决主张与 汉 和亲,与 汉 朝通关市,研究 汉 朝的文治,归顺 汉 朝。”
(5).指掌管关市的官吏。《韩非子·内储说上》:“关市乃大恐,而以 嗣公 为明察。”《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二年》:“﹝ 衞嗣君 ﹞又使人过关市,赂之以金,既而召关市,问有客过与汝金,汝回遣之;关市大恐。” 胡三省 注:“此盖赂掌关市之官。《周礼》:司关掌国货之节,以联门市,司货贿之出入者,掌其治禁与其征廛;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 战国 之时,合为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