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国际惯例(國際慣例)  拼音:guó jì guàn lì
国家相互之间,对于某种特定的情形,往往习惯采用某种特定的行为,为国际社会所共同遵行。
《國語辭典》:关系户(關係戶)  拼音:guān xì hù
大陆地区指拉关系,做利益,交换输送的相关单位或个人。
《漢語大詞典》:博接
(1).广泛地交往。《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顓孙师 ﹞为人有容貌,资质宽冲,博接从容。”
(2).搏斗;交手。博,通“ 搏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金翅鸟王﹞从空直下,若天上之流星,遥见毒龙,数迴博接。”
《國語辭典》:半面之交  拼音:bàn miàn zhī jiāo
形容非熟识的交情。参见「半面之旧」条。《封神演义》第六二回:「我与道友未有半面之交,此语从何而来?」
《國語辭典》:半面  拼音:bàn miàn
1.半边脸。《三国演义》第八回:「卓方食,布偷目窃望,见绣帘内一女子往来观觑,微露半面,以目送情。」
2.比喻瞥见一面。《北齐书。卷三四。杨愔传》:「其聪记强识,半面不忘。」唐。钱起〈赠李十六〉诗:「半面喜投分,数年钦盛名。」
《國語辭典》:穿换(穿換)  拼音:chuān huàn
互相掉换。元。乔吉《扬州梦》第一折:「我与大姐穿换一杯。大姐,换了这一杯饮过者。」
《漢語大詞典》:神秘主义
(1).宗教唯心主义的一种世界观。主张人和神或超自然界直接交往,并从这种交往关系中去领悟宇宙的秘密。
(2).指文学艺术上的神秘主义,即强调表现个人难以捉摸的感受、幻象等。
(3).指办事神秘化。 毛泽东 《镇压反革命必须实行党的群众路线》:“注意各个时期的斗争策略,广泛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打破关门主义和神秘主义,坚决地反对草率从事的偏向。”
《國語辭典》:社会现象(社會現象)  拼音:shè huì xiàn xiàng
由社会关系所表现的各种事实与活动状态。
《漢語大詞典》:人情世态(人情世態)
人世间的情态。多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情分。 明 陈所闻 《新水令·填归去来词》套曲:“俺与那人情世态既相违,披襟散髮最相宜。” 清 袁枚 新齐谐·鬼宝塔:“美则过於美,恶则过於恶,情形反覆,极似目下人情世态。” 杨朔 《“六十年的变迁”书后》:“小说的许多章节便刻画出生动的人情世态。”
《漢語大詞典》:人事关系(人事關係)
(1).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交往关系。 柳青 《狠透铁》三:“甭把你狠透铁的劲儿使在人事关系上啊!”《花城》1981年第6期:“是任务完成得好?是人事关系处理得好?”
(2).特指工作人员的录用、工资、使用、调配、奖惩等隶属关系。如: 小李 人在此地工作,但人事关系还在原单位。
《漢語大詞典》:降尊临卑(降尊臨卑)
尊贵的人委曲自己的身分与地位较低的人交往。语本礼记·郊特牲:“此降尊以就卑也。”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猥劳君侯屈高就下,降尊临卑。”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多谢也降尊临卑,屈高屈高就下。”
《漢語大詞典》:简墨尊俎(簡墨尊俎)
谓文墨交往,宴饮游从。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国初 太宗 建 太寧军 节,公謁之,倾意投接,为掌书记,游从觴咏,情礼深原。公长於 太宗 ,简墨尊俎,常以兄呼之。”
《國語辭典》:老死不相往来(老死不相往來)  拼音: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
直到老死,互相不来往。比喻人虽然相距很近,彼此间却互不来往,互不干扰。语出《老子》第八○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如:「在现代的都市公寓中,左右邻居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形愈来愈普遍。」《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陈书。卷三○。列传。傅縡》:「当于此时,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而各得其所,复有何诤乎?」
分類:到老交往
《國語辭典》:立身处世(立身處世)  拼音:lì shēn chǔ shì
修养自身,为人处世。指在社会上自立及与人们相处往来。晋。无名氏〈沙弥十戒法并威仪序〉:「夫乾坤覆载,以人为贵,立身处世,以礼仪为本。」《魏书。卷四三。列传。刘休宾》:「若僧祐赴母弟之难,此是其私。而亡父本为大丈夫,立身处世,岂可顾妻子而亏高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