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92,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井坎
渴井
蛟井
阿井
冰井台
霜井
菆井
井冈山
井硙
井陉关
井穴
井匽
波井
苏井
天井关
《漢語大詞典》:井坎
即坎井。浅井,废井。语本庄子·秋水:“子独不闻夫埳井之鼃乎?” 宋 王令 《闻太学议》诗:“鮞虾陷井坎,莫与江海争。” 元 王恽 《滹沲秋涨行》:“望洋东视,夸海若似愤蛙比,跳跃井坎湫。”
《韵府拾遗 梗韵》:渴井
范成大诗来斸砂床没渴井
《骈字类编》:蛟井
唐 陈陶 题僧院紫竹 喜游蛟井寺,复见炎州竹。
《國語辭典》:阿井  拼音:ē jǐng
位于山东省阳谷县东北阿城镇的一座水井。井上筑有亭台,其水清冽甘美,可煮胶,称为「阿胶」。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大城北门内西侧皋上,有大井,其巨若轮,深六、七丈,岁尝煮胶以真天府,本草所谓阿胶也,故世俗有阿井之名。」
《漢語大詞典》:冰井台(冰井臺)
古台名。 建安 十八年 魏武帝 建于 邺城 西北。 晋 陆翙 邺中记:“北则 冰井臺 ,有屋一百四十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 石季龙 於 冰井臺 藏冰,三伏之月,以冰赐大臣。”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之五:“从容 冰井臺 ,清池映华薄。”
《漢語大詞典》:霜井
明净如霜雪的泉井。 元 陈泰 《偕犹溪诸公同游青原山谒七祖塔步韵》:“传灯有记贝书在,飞锡无声霜井圆。”
《分类字锦》:菆井
潘岳西征赋感市闾之菆井注说文云菆麻蒸也阻留切然菆井即渭城卖蒸之市也
分类:市廛
《漢語大詞典》:井冈山
在江西省西部,邻接湖南省,跨井冈山市和宁冈、永新、遂川、酃县等地。海拔1000米左右。外环高山,中多盆地。风景秀丽,有小井龙潭、茨坪南山、黎坪飞龙洞、五指峰和黄洋界等五大哨口。以茨坪为中心,有大、小、上、下、中五井。1927年毛泽东在此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漢語大詞典》:井硙(井磑)
犹言井臼。硙,磨。 宋 苏轼 《龟山辩才师》诗:“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供井磑。”《剪灯馀话·至正妓人行》:“亲操井磑应门户。”
《漢語大詞典》:井陉关(井陘關)
即 井陉口 ,详“ 井陘 ”。
分類:井陉口
《漢語大詞典》:井陉(井陘)
山名。 太行山 的支脉。有要隘名 井陉口 ,又称 土门关 。 秦 汉 时为军事要地。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 大汾 、 冥阸 、 荆阮 、 方城 、 殽 、 井陘 、 令疵 、 句注 、 居庸 。” 高诱 注:“ 井陘 ,在 常山 井陘县 。”《元和郡县图志·恒州》:“ 井陘县 , 六国 时 赵 地, 秦始皇 十八年, 王翦 兴兵攻 赵 ,下 井陘 。 汉高帝 三年, 韩信 、 张耳 东下 井陘 ,擒 成安君 ( 陈餘 ),即此地也。 陘山 ,在县东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 井陘 …… 井陘口 ,今名 土门口 ,县( 获鹿县 )西南十里。即 太行 八陘之第五陘也。”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言祖》:“万里鸣刁斗,三军出 井陘 ,小的们随老爷去 河北 ,在此久等。” 王德钟 《和悼秋醉后之作》:“书生曾把《阴符》读,亦愿荷戈出 井陘 。”
《国语辞典》:井穴  拼音:jǐng xué
趾端的经穴。可用以测定知热感度,俾检查各经络左右不平衡。多用于急症、降压、解热、镇痛等。
《漢語大詞典》:井匽
排除污水秽物的水池和水沟。周礼·天官·宫人:“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 郑玄 注:“井,漏井,所以受水潦……匽猪,谓霤下之池,受畜水而流之者。” 孔颖达 疏:“宫中为漏井以受秽,又为匽猪使四边流水入焉。井匽二者皆所以除其不蠲洁,又去其恶臭。”《宋史·谢绛传》:“蝗亘田野,坌入郛郭,跳掷官寺,井匽皆满。” 清 冯桂芬 《上海重建武帝庙记》:“后为崇圣祠,祠有楼,最后为斋庖井匽之属。”一说“井匽”当读作“庰匽”;庰,通“ 屏 ”。指厕所,僻隐处。见 清 孙诒让 周礼正义卷十一。
《骈字类编》:波井
刘昭禹 诗 藓色团波井,花阴上竹楼。
《漢語大詞典》:苏井(蘇井)
神话传说中 苏仙公 院子里的井。用这口井的水加橘叶可以治病。 晋 葛洪 神仙传·苏仙公:“母曰:‘汝去(指 苏仙公 成仙)之后,使我如何存活?’先生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簷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来年果有疾疫,远近悉求母疗之。皆以水及橘叶,无不愈者。”《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元殊 苏 井诸家树,亦非 李氏 千头奴。”
《漢語大詞典》:天井关(天井關)
又名 太行关 。在今 山西 晋城县 南 太行山 顶,因关南有 天井泉 三处得名。形势险峻,当 太行 南北要冲,历代为兵争要地。 宋 靖康 元年改称 雄定关 , 元 末亦名 平阳关 。后汉书·章帝纪:“﹝ 元和 二年﹞幸 东阿 ,北登 太行山 ,至 天井关 。” 李贤 注:“今 太行山 上,关南有 天井泉 三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