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35,分249页显示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1  42  43  4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五问
五色毫
五甲
五髻
五观
五盖
五父
五来
五般
十五时
五加
五衢
五蛇
五台山
五药
《骈字类编》:五问(五问)
齐书谢超宗传见四三下策孙楚取士疏假若秀才对五问可称孝廉答一 能通此乃雕虫小道何关理功得人以此求才徒虚语耳
《漢語大詞典》:五色毫
五色笔。 唐 方干 《再题路支使南亭》诗:“睡时分得 江淹 梦,五色毫端弄逸才。” 明 屠隆 《綵毫记·散财结客》:“长物浮云,不散还须耗,留取花生五色毫。”详“ 五色笔 ”。
分類:五色笔
《國語辭典》:五色笔(五色筆)  拼音:wǔ sè bǐ
南朝梁江淹,素以诗文显。一日梦郭璞索笔,探怀取五色笔授之,后作诗绝无佳句,时人称其才尽。见《南史。卷五九。江淹传》。后以五色笔比喻文才。
《漢語大詞典》:五甲
宋 代科举考试自一至五等称“五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并文林郎;二甲赐进士及第并从事郎;三、四甲进士出身;五甲同进士出身。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仙卜》:“閲三年有旨降五甲,岂非前定乎?”参阅宋史·选举志二
《骈字类编》:五髻
唐 刘禹锡 送僧仲剬东游兼寄呈灵澈上人 晴空礼拜见真像,金毛五髻卿云间。
宋 苏轼 送张天觉得山字 晴空浮五髻,晻霭卿云间。
《骈字类编》:五观(五观)
汉书古今人表太康兄弟五人号五观顿北史王劭传见三监下 水经注淇水又北径 邱县故城西古文尚书以为观地矣盖太康弟五君之号曰五观者也
又卫国有观土国语曰启有五观谓之奸子五观盖其名也所处之邑其名曰观皇甫谧曰卫也
又张率舞马赋见三毛下
《漢語大詞典》:五盖(五蓋)
佛教称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为“五盖”。谓能盖覆真性。大智度论卷十七:“弃是五盖,譬如负债得脱,重病得差。” 南朝 梁简文帝 《六根忏文》:“六尘四倒自此而生;五盖十缠因斯而致。” 清 黄景仁 《闲居感怀》诗:“五盖游相蒙,四蹙纷以集。”
《漢語大詞典》:五父
(1).地名。在今 山东省 曲阜县 东南。左传·襄公十一年:“ 季武子 将作三军……乃盟诸 僖閎 ,诅诸 五父 之衢。” 杜预 注:“ 五父衢 ,道名,在 鲁国 东南。” 清 钱谦益 《答唐训导论文书》:“五方之音,变而为鸟语; 五父 之逵,变而为鼠穴。”
(2). 春秋 鲁桓公 之弟 公子佗 的称号。左传·隐公六年:“ 五父 諫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杜预 注:“ 五父 , 陈 公子佗 。”
(3). 唐 李揆 对 李辅国 的尊称。新唐书·宦者传下·李辅国:“ 李揆 当国,以子姓事之,号‘ 五父 ’。”
《骈字类编》:五来(五来)
唐 周昙 春秋战国门 齐桓公 三往何劳万乘君,五来方见一微臣。
《骈字类编》:五般
李邕咏云诗见一段下
《漢語大詞典》:十五时(十五時)
《淮南子·天文》分一日一夜为十五时,名称是: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食、隅中、正中、小还、餔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车、黄昏、定昏。参见“ 十二时 ”。
《國語辭典》:十二时(十二時)  拼音:shí èr shí
1.古人分一天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十二个时辰。
2.全天。唐。王维 送杨长史赴果州诗:「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宋史。卷三八五。葛邲传》:「十二时中,莫欺自己。」
3.词牌名。宋鼓吹四曲之一。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
《國語辭典》:五加  拼音:wǔ jiā
植物名。五加科五加属,落叶灌木。高约二至三公尺。枝干生刺。掌状复叶,小叶五枚,倒卵形,锯齿缘,殆无小叶柄。伞形花序,初夏开黄绿小花。果实色黑,为球形浆果。根皮可浸酒、入药,有袪风湿、壮筋骨的药效。也称为「五叶木」。
《漢語大詞典》:五衢
(1).通五方的大路。管子·臣乘马:“今君立扶臺,五衢之众皆作。” 唐 权德舆 《放歌行》:“双闕烟云遥靄靄,五衢车马乱纷纷。” 唐 崔峒 《送张芬东归》诗:“喧喧五衢上,鞍马自驱驰。”
(2).谓枝杈五出。山海经·中山经:“ 少室 之山,百草木成囷。其上有木焉,其名曰帝休,叶状如杨,其枝五衢。” 郭璞 注:“言树枝交错,相重五出,有象衢路也。” 南朝 梁 简文帝 《相宫寺碑》:“雪山忍辱之草,天宫陁树之花,四照芬吐,五衢异色。”
《漢語大詞典》:五蛇
喻指 春秋 时辅佐 晋文公 的 狐偃 、 赵衰 、 魏武子 、 司空季子 、 介子推 五臣。《史记·晋世家》:“龙欲上天,五蛇为辅。” 司马贞 索隐:“龙喻 重耳 ,五蛇即五臣: 狐偃 、 赵衰 、 魏武子 、 司空季子 及 子推 也。”
《國語辭典》:五台山(五臺山)  拼音:wǔ tái shān
山名。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东北。因五峰耸立,高出云表,顶部平整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名。山中寺院极多,为佛教圣地,因其环境清幽,佛家称为「清凉山」。道家喻为神仙府地,称为「紫府山」。为中国四大名山之一。
《漢語大詞典》:五药(五藥)
(1).五类药物。《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穀、五药养其病。” 郑玄 注:“五药,草、木、虫、石、穀也。” 南朝 梁 沈约 《钟山诗应西阳王教》:“淹留访五药,顾步佇三芝。” 唐 独孤及 《为吏部李侍郎祭李中丞文》:“官不过八命,年未愈六十,岂五药乖养,九藏失节,以及此乎?”
(2).指茯苓、朱砂、雄黄、人参、赤箭。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三六:“今依《金刚顶瑜伽》説五药梵名:娑贺拶囉一,娑贺禰缚二,建吒迦哩三,儗哩羯囉四,勿哩答贺底五,并西国药此国无,即以此土所出灵药替之,茯苓一,朱砂二,雄黄三,人参四,赤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