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56,分71页显示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40 41 42 43 下一页
五种无明
五种菩提
五种结界
五种唯识
五种悉地
五种衲衣
五种邪命
五种那含
五种恶病
五种散乱
五种佛性
五种念诵
五种通经
五种修法
佛类词典(续上)
五种与愿金刚使五种无明
五种菩提
五种结界
五种唯识
五种悉地
五种衲衣
五种邪命
五种那含
五种恶病
五种散乱
五种佛性
五种念诵
五种通经
五种修法
五种与愿金刚使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五使者)
(名数)(参见:五使者)
五使者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名文殊五使者,五种金刚使。即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中列位于主尊文殊菩萨左方之五童子也:一、髻设尼Kes%inl,又作计设尼,继室尼。二、邬波髻设尼Upakes%ini,又作乌波髻施你,乌波髻施尼,优婆计设尼。三、质多罗Citra,又作质怛罗。四、地慧,梵名嚩苏摩底Vasumati,又译财慧。五、请召,梵名阿羯沙尼Akars!an!i,又译钩召,招召。大日经第一曰:「左边画五种与愿金刚使。」大日经疏第五曰:「次作文殊五使者。」(参见:文殊)附录。
(名数)又名文殊五使者,五种金刚使。即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中列位于主尊文殊菩萨左方之五童子也:一、髻设尼Kes%inl,又作计设尼,继室尼。二、邬波髻设尼Upakes%ini,又作乌波髻施你,乌波髻施尼,优婆计设尼。三、质多罗Citra,又作质怛罗。四、地慧,梵名嚩苏摩底Vasumati,又译财慧。五、请召,梵名阿羯沙尼Akars!an!i,又译钩召,招召。大日经第一曰:「左边画五种与愿金刚使。」大日经疏第五曰:「次作文殊五使者。」(参见:文殊)附录。
五种无明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无明)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相应无明,同上。二不共无明,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意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三恒行不共无明,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第七末那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是恒时相续不断,故名恒行,简别于意识相应之五位无心有间断者。且此无明与我痴慢三大惑相应,故殊别也。四主独无明,是意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不但不与本惑俱起,即与忿等随惑亦不相应者,在无明中最有强盛之势用者也。五非主独行无明,是与忿等之随惑俱起而于彼剥势力之无明也。见百法问答钞一。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无明又有五种,百法问答钞曰:
一、相应无明 同上。
二、不共无明 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意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
三、恒行不共无明 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第七末那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是恒时相续不断,故曰恒行。简别于意识相应之五位无心有间断者,且此无明与我痴慢三大惑相应,故殊别也。
四、主独无明 是意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不但不与本惑俱起,即与忿等随惑,亦不相应者,在无明中最有强盛之势用者也。
五、非主独行无明 是与忿等之随惑俱起,而于彼剥势力之无明也。
(名数)(参见:无明)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相应无明,同上。二不共无明,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意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三恒行不共无明,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第七末那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是恒时相续不断,故名恒行,简别于意识相应之五位无心有间断者。且此无明与我痴慢三大惑相应,故殊别也。四主独无明,是意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不但不与本惑俱起,即与忿等随惑亦不相应者,在无明中最有强盛之势用者也。五非主独行无明,是与忿等之随惑俱起而于彼剥势力之无明也。见百法问答钞一。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无明又有五种,百法问答钞曰:
一、相应无明 同上。
二、不共无明 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意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
三、恒行不共无明 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第七末那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是恒时相续不断,故曰恒行。简别于意识相应之五位无心有间断者,且此无明与我痴慢三大惑相应,故殊别也。
四、主独无明 是意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不但不与本惑俱起,即与忿等随惑,亦不相应者,在无明中最有强盛之势用者也。
五、非主独行无明 是与忿等之随惑俱起,而于彼剥势力之无明也。
五种菩提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菩提)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发心菩提,十信之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无上菩提发大心也。二伏心菩提,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萨于诸烦恼调伏其心,行诸波罗蜜也。三明心菩提,初地已上之菩萨观三世诸佛之诸法实相,其心明了也。四出到菩提,八地已上之菩萨,于般若中不著于般若能灭诸惑,见十方之佛,出三界而到佛果也。五无上菩提,等觉之菩萨。坐于道场,断尽诸烦恼得无上菩提也。见智度论五十三。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而发大心,名为发心菩提。(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
〔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位菩萨,折诸烦恼,降伏其心,行诸波罗蜜,利益众生,是名伏心菩提。(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
〔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观三世诸法,本末总相别相,分别筹量,得诸法实相,清净明了,与般若波罗蜜相应,是名明心菩提。(登地菩萨者,即登初欢喜地菩萨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三位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著般若波罗蜜,灭一切烦恼,见一切十方诸佛,得无生法忍,出离三界,到萨婆若,是名出到菩提。(无生法忍者,谓忍可一切诸法性相本空,毕竟无生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梵语萨婆若,华言一切智。)
〔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坐于道场,断诸烦恼,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无上菩提。(等觉者,去后妙觉佛位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为觉。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名数)(参见:菩提)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发心菩提,十信之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无上菩提发大心也。二伏心菩提,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萨于诸烦恼调伏其心,行诸波罗蜜也。三明心菩提,初地已上之菩萨观三世诸佛之诸法实相,其心明了也。四出到菩提,八地已上之菩萨,于般若中不著于般若能灭诸惑,见十方之佛,出三界而到佛果也。五无上菩提,等觉之菩萨。坐于道场,断尽诸烦恼得无上菩提也。见智度论五十三。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而发大心,名为发心菩提。(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
〔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位菩萨,折诸烦恼,降伏其心,行诸波罗蜜,利益众生,是名伏心菩提。(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
〔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观三世诸法,本末总相别相,分别筹量,得诸法实相,清净明了,与般若波罗蜜相应,是名明心菩提。(登地菩萨者,即登初欢喜地菩萨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三位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著般若波罗蜜,灭一切烦恼,见一切十方诸佛,得无生法忍,出离三界,到萨婆若,是名出到菩提。(无生法忍者,谓忍可一切诸法性相本空,毕竟无生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梵语萨婆若,华言一切智。)
〔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坐于道场,断诸烦恼,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无上菩提。(等觉者,去后妙觉佛位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为觉。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菩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觉,是指能觉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漏尽人的智慧。
【三藏法数】
梵语菩提,华言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
(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觉,是指能觉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漏尽人的智慧。
【三藏法数】
梵语菩提,华言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
五种结界
【佛学大辞典】
(名数)结界之地形有五相。(参见:结界)中结界五相。
(名数)结界之地形有五相。(参见:结界)中结界五相。
五种唯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相宗之慈恩,于义林章一末唯识章中以五种六门该摄一切诸经论之唯识:一、境唯识,如阿毗达磨经说一处四见之喻,就境而明唯识之义者。二、教唯识,华严深密等诸经中说唯识之义者。三、理唯识,经论之中成就唯识之道理者。四、行唯识,经论之中明唯识之观法者。五、果唯识,经论之中,明佛果之妙境界者。此中教唯识为总体之能诠,而他四唯识则所诠之别义也。唯识章曰:「然总遍详诸教所说一切唯识不过五种。(中略)此中所说五种唯识总摄一切唯识皆尽。」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五字部五种唯识)
(名数)法相宗之慈恩,于义林章一末唯识章中以五种六门该摄一切诸经论之唯识:一、境唯识,如阿毗达磨经说一处四见之喻,就境而明唯识之义者。二、教唯识,华严深密等诸经中说唯识之义者。三、理唯识,经论之中成就唯识之道理者。四、行唯识,经论之中明唯识之观法者。五、果唯识,经论之中,明佛果之妙境界者。此中教唯识为总体之能诠,而他四唯识则所诠之别义也。唯识章曰:「然总遍详诸教所说一切唯识不过五种。(中略)此中所说五种唯识总摄一切唯识皆尽。」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五字部五种唯识)
五种悉地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悉地)
【佛学大辞典】
(名数)息灾、增益、敬爱、钩召、降伏之五法也。见辨惑指南四。
(名数)(参见:悉地)
【佛学大辞典】
(名数)息灾、增益、敬爱、钩召、降伏之五法也。见辨惑指南四。
悉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译曰成就,但成就有所成能成之别,通于世出世之法,三密相应,因而成就之妙果,以梵语谓之悉地,为成就其妙果,使三密相应之因行,以汉语谓之成就。大日经疏十二曰:「悉地是真言妙果,为此果故而修因行故,此中成就者是作业成就。」大日经供养法疏上曰:「悉地者成就,亦云成菩提。」大日经义释五曰:「当得成就一切悉地。」
【佛学常见辞汇】
三密相应而成就妙果,梵语叫做悉地,故悉地是成就的意思。
(术语)译曰成就,但成就有所成能成之别,通于世出世之法,三密相应,因而成就之妙果,以梵语谓之悉地,为成就其妙果,使三密相应之因行,以汉语谓之成就。大日经疏十二曰:「悉地是真言妙果,为此果故而修因行故,此中成就者是作业成就。」大日经供养法疏上曰:「悉地者成就,亦云成菩提。」大日经义释五曰:「当得成就一切悉地。」
【佛学常见辞汇】
三密相应而成就妙果,梵语叫做悉地,故悉地是成就的意思。
五种衲衣
【佛学大辞典】
(名数)无用之布缝缀之五种僧衣。有施主衣,无施主衣,往还衣,死人衣,粪扫衣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五种的僧衣,即有施主衣、无施主衣、往还衣、死人衣、粪扫衣。
(名数)无用之布缝缀之五种僧衣。有施主衣,无施主衣,往还衣,死人衣,粪扫衣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五种的僧衣,即有施主衣、无施主衣、往还衣、死人衣、粪扫衣。
五种邪命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五邪命)
【佛学常见辞汇】
一、诈现异相,博取信仰,如辟谷、得道、神通等事。二、自说功德学问。三、占相吉相。四、高声现威,大言壮语。五、说所得供养之多,以动人心。此五种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取利活命,故名为五邪命。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谓以此五种邪法,用求利养,而自活命。为比丘者,当深戒之。(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诈现异相〕,谓诸比丘违佛正教,于世俗人前,诈现奇特之相,令其心生敬仰,而求利养,是为邪命。
〔二、自说功能〕,谓诸比丘,以辩口利词,抑人扬己,自逞功能,令所见者,心生信敬,而求利养,是为邪命。
〔三、占相吉凶〕,谓诸比丘,攻学异术,卜命相形,讲谈吉凶,而求利养,是为邪命。
〔四、高声现威〕,谓诸比丘,大语高声,诈现威仪,令人畏敬,而求利养,是为邪命。
〔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谓诸比丘,于彼得利,于此称说;于此得利,于彼称说,令人动心,而求利养,是为邪命。
(名数)(参见:五邪命)
【佛学常见辞汇】
一、诈现异相,博取信仰,如辟谷、得道、神通等事。二、自说功德学问。三、占相吉相。四、高声现威,大言壮语。五、说所得供养之多,以动人心。此五种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取利活命,故名为五邪命。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谓以此五种邪法,用求利养,而自活命。为比丘者,当深戒之。(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诈现异相〕,谓诸比丘违佛正教,于世俗人前,诈现奇特之相,令其心生敬仰,而求利养,是为邪命。
〔二、自说功能〕,谓诸比丘,以辩口利词,抑人扬己,自逞功能,令所见者,心生信敬,而求利养,是为邪命。
〔三、占相吉凶〕,谓诸比丘,攻学异术,卜命相形,讲谈吉凶,而求利养,是为邪命。
〔四、高声现威〕,谓诸比丘,大语高声,诈现威仪,令人畏敬,而求利养,是为邪命。
〔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谓诸比丘,于彼得利,于此称说;于此得利,于彼称说,令人动心,而求利养,是为邪命。
五邪命
【佛学大辞典】
(名数)比丘营不如法事而为生活,谓之邪命。有五种:一、诈现异相,于世俗之人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者。二、自说功能,说自己功德,以求利养者。三、占相吉凶,学占卜而说人之吉凶以求利养者。四、高声现威,大言庄语而现威势,以求利养者。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于彼得利,则于此称说之,于此得利,则于彼称说之,以求利养者。见智度论十九。
(名数)比丘营不如法事而为生活,谓之邪命。有五种:一、诈现异相,于世俗之人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者。二、自说功能,说自己功德,以求利养者。三、占相吉凶,学占卜而说人之吉凶以求利养者。四、高声现威,大言庄语而现威势,以求利养者。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于彼得利,则于此称说之,于此得利,则于彼称说之,以求利养者。见智度论十九。
五种那含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曰五种不还,五种般。那含者阿那含之略,译言不还。般者般涅槃之略,入涅槃之义也。(参见:不还)
(名数)又曰五种不还,五种般。那含者阿那含之略,译言不还。般者般涅槃之略,入涅槃之义也。(参见:不还)
五种恶病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在世时毗耶离城有五种之恶病流行:一自眼出血,二自耳出脓,三自鼻流血,四舌噤无声,五所食之物变为粗涩。见请观音经,辅行二之二。
(名数)佛在世时毗耶离城有五种之恶病流行:一自眼出血,二自耳出脓,三自鼻流血,四舌噤无声,五所食之物变为粗涩。见请观音经,辅行二之二。
五种散乱
【佛学大辞典】
(名数)众生之心有五种散乱:一、自然散乱,五识不守自性,随逐外境,念念变迁也。二、外散乱,意根驰动,随逐外尘,起种种之分别也。三、内散乱,心生高下,念念迁流而不定也。四、粗重散乱,计我我所等粗重之法,而不得解脱也。五、思惟散乱,弃舍大乘,忆念小乘,而不得寂静也。
【佛学常见辞汇】
众生的心有五种的散乱,即一、自然散乱,谓众生的五识不守自性,随逐外境,念念变迁;二、外散乱,是意根驰动,随逐外尘,起种种的分别;三、内散乱,是心生高下,念念迁流而不定;四、粗重散乱,是计我我所粗重之法,而不得解脱;五、思惟散乱,是弃舍大乘,忆念小乘而不得寂静。
(名数)众生之心有五种散乱:一、自然散乱,五识不守自性,随逐外境,念念变迁也。二、外散乱,意根驰动,随逐外尘,起种种之分别也。三、内散乱,心生高下,念念迁流而不定也。四、粗重散乱,计我我所等粗重之法,而不得解脱也。五、思惟散乱,弃舍大乘,忆念小乘,而不得寂静也。
【佛学常见辞汇】
众生的心有五种的散乱,即一、自然散乱,谓众生的五识不守自性,随逐外境,念念变迁;二、外散乱,是意根驰动,随逐外尘,起种种的分别;三、内散乱,是心生高下,念念迁流而不定;四、粗重散乱,是计我我所粗重之法,而不得解脱;五、思惟散乱,是弃舍大乘,忆念小乘而不得寂静。
五种佛性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佛性)
(名数)(参见:佛性)
佛性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者觉悟也,一切众生皆有觉悟之性,名为佛性。性者不改之义也,通因果而不改自体是云性,如麦之因,麦之果,麦之性不改。华严经三十九曰:「佛性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涅槃经二十七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佛学常见辞汇】
佛者觉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佛性即是一切众生永不变异的觉悟之性。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
【佛学次第统编】
次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者觉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一切众生,皆有通彻因果自体不改的觉悟性,谓之佛性。此之佛性,为一切众生所皆有,凡有佛性,定当作佛。
【俗语佛源】
「佛」,觉悟的意思;「性」,不变的意思。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意为人人都有觉悟之性,都可以成佛。现在尚未成佛,但可以成佛的本性是不变的。究竟什么是佛性?《华严经》卷三九说:「佛性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这两句偈文说明「佛性」也可称为「法性」。《北齐书·杜弼传》中说魏帝召见杜弼,杜弼也说道佛性即是法性。帝问:「闻卿精学,聊有所问,经中佛性、法性为一为异?」杜弼回答道:「佛性、法性止是一理。」所谓佛性或法性,就是佛家所说的「空理」,空寂无相,甚深微妙。了悟證得此空理,即名为佛。所以成佛既难又不难。说它难,难就难在「空」不了。若能理解万法皆空,真正證得诸法(宇宙万有)本性空寂无相,那又与佛何异?「佛性」思想,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教义之一。我国古代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典籍尚不完备时,南朝梁·竺道生即持此主张,认为阐提(断善根之人)也有佛性。他的这一大胆创见,当时在佛教界引起了很大争论,道生本人遭到围攻。「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就是由他的阐提也有佛性的主张引起的。后来大本《涅槃经》流传到南方,證明道生的见解不误。一场争论才平息下来。从而道生的声望也就更高了。佛性一词在小说中也有引用,如《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无名氏)
【三藏法数】
佛性者,觉性也。即诸佛所證真觉湛明之性,无染无净,离过绝非,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术语)佛者觉悟也,一切众生皆有觉悟之性,名为佛性。性者不改之义也,通因果而不改自体是云性,如麦之因,麦之果,麦之性不改。华严经三十九曰:「佛性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涅槃经二十七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佛学常见辞汇】
佛者觉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佛性即是一切众生永不变异的觉悟之性。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
【佛学次第统编】
次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者觉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一切众生,皆有通彻因果自体不改的觉悟性,谓之佛性。此之佛性,为一切众生所皆有,凡有佛性,定当作佛。
【俗语佛源】
「佛」,觉悟的意思;「性」,不变的意思。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意为人人都有觉悟之性,都可以成佛。现在尚未成佛,但可以成佛的本性是不变的。究竟什么是佛性?《华严经》卷三九说:「佛性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这两句偈文说明「佛性」也可称为「法性」。《北齐书·杜弼传》中说魏帝召见杜弼,杜弼也说道佛性即是法性。帝问:「闻卿精学,聊有所问,经中佛性、法性为一为异?」杜弼回答道:「佛性、法性止是一理。」所谓佛性或法性,就是佛家所说的「空理」,空寂无相,甚深微妙。了悟證得此空理,即名为佛。所以成佛既难又不难。说它难,难就难在「空」不了。若能理解万法皆空,真正證得诸法(宇宙万有)本性空寂无相,那又与佛何异?「佛性」思想,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教义之一。我国古代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典籍尚不完备时,南朝梁·竺道生即持此主张,认为阐提(断善根之人)也有佛性。他的这一大胆创见,当时在佛教界引起了很大争论,道生本人遭到围攻。「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就是由他的阐提也有佛性的主张引起的。后来大本《涅槃经》流传到南方,證明道生的见解不误。一场争论才平息下来。从而道生的声望也就更高了。佛性一词在小说中也有引用,如《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无名氏)
【三藏法数】
佛性者,觉性也。即诸佛所證真觉湛明之性,无染无净,离过绝非,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五种念诵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念诵)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莲华念诵,诵声自闻于耳也,即音声,谓之莲华者,因阿弥陀为莲华部之主,司音声说法之德,故谓之音声。二金刚念诵,三三摩地念诵,此二者同上。四声生念诵,于心莲华上,观想白贝念想由此出妙音声而持诵也。五光明念诵,念想口出光明而持诵也。见秘藏记末。【又】一声念诵,二金刚念诵,三三摩地念诵,四真实念诵,又云实相念诵。此四者与最初之四种同,五忿怒念诵,以猛音诵之,是与上之降魔念诵同。见安然金刚界对受记六。已上诸种中三摩地念诵与真实念诵,是念非诵,其他皆念诵也。今总名之曰念诵。
【佛学常见辞汇】
1。一、莲华念诵,即诵声自闻于耳;二、金刚念诵,即声在唇齿之间;三、三摩地念诵,即定心一境而观真言之文字;四、声生念诵,即发声念诵;五、光明念诵。2。一、声念诵,即出声念诵;二、金刚念诵,即声在唇齿之间;三、三摩地念诵,即定心一境而观真言之文字;四、真实念诵,又叫实相念诵,即定心一境而观文字的实相;五、忿怒念诵,即内住慈悲,外现忿怒的一种高声念诵。
(名数)(参见:念诵)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莲华念诵,诵声自闻于耳也,即音声,谓之莲华者,因阿弥陀为莲华部之主,司音声说法之德,故谓之音声。二金刚念诵,三三摩地念诵,此二者同上。四声生念诵,于心莲华上,观想白贝念想由此出妙音声而持诵也。五光明念诵,念想口出光明而持诵也。见秘藏记末。【又】一声念诵,二金刚念诵,三三摩地念诵,四真实念诵,又云实相念诵。此四者与最初之四种同,五忿怒念诵,以猛音诵之,是与上之降魔念诵同。见安然金刚界对受记六。已上诸种中三摩地念诵与真实念诵,是念非诵,其他皆念诵也。今总名之曰念诵。
【佛学常见辞汇】
1。一、莲华念诵,即诵声自闻于耳;二、金刚念诵,即声在唇齿之间;三、三摩地念诵,即定心一境而观真言之文字;四、声生念诵,即发声念诵;五、光明念诵。2。一、声念诵,即出声念诵;二、金刚念诵,即声在唇齿之间;三、三摩地念诵,即定心一境而观真言之文字;四、真实念诵,又叫实相念诵,即定心一境而观文字的实相;五、忿怒念诵,即内住慈悲,外现忿怒的一种高声念诵。
五种通经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之五法,而弘通经典。法华经所说五种法师之行是也,文句八上曰:「五种通经,皆得称师。」(参见:五种法师)
(术语)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之五法,而弘通经典。法华经所说五种法师之行是也,文句八上曰:「五种通经,皆得称师。」(参见:五种法师)
五种修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修法有五种之别也。一、扇底迦,译言息灾或寂灾。二、布瑟徵迦,译言增益,增荣,或增长。三、阿毗遮噜迦,译言调伏或降伏。四、阿羯沙尼,译言钩召,摄召,或招召。五、伐施迦啰拿。译言敬爱,爱敬,或庆爱。说详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参见:护摩及悉地)
(名数)修法有五种之别也。一、扇底迦,译言息灾或寂灾。二、布瑟徵迦,译言增益,增荣,或增长。三、阿毗遮噜迦,译言调伏或降伏。四、阿羯沙尼,译言钩召,摄召,或招召。五、伐施迦啰拿。译言敬爱,爱敬,或庆爱。说详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参见:护摩及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