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56,分71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五相
五相成身
五相成身观
五苦
五苦章句经
五香
五持
五指
五律
五畏
五食
五重世界
五重云
五重塔
佛类词典(续上)
五品弟子位五相
五相成身
五相成身观
五苦
五苦章句经
五香
五持
五指
五律
五畏
五食
五重世界
五重云
五重塔
五品弟子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所立,圆教八位之第一。修观行即五品之行之位也。是为外凡,故曰弟子。(参见:五品)
(术语)天台所立,圆教八位之第一。修观行即五品之行之位也。是为外凡,故曰弟子。(参见:五品)
五品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华经分别功德品就如来灭后之弟子,说五品之功德。得此五品功德之位,圆教之八位,为第一之五品弟子位。同圆教之六即位,为观行即之位。天台大师,现登此位云:一、随喜品,闻实相之法而信解随喜者。经曰:「若闻是经而不毁訾,起随喜心,当知已为深心解相。」二、读诵品,更读诵法华而助观解者。经曰:「何况读诵受持之者。」三、说法品,自说内解而导利他人者。经曰:「如来灭后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四、兼行六度品,兼修六度而助观心者。经曰:「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五、正行六度品,正行六度而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观行转胜者。经曰:「复能清净持戒。(中略)利根智慧,能答问难。」见四教仪注下,三藏法数二十。
【佛学常见辞汇】
指圆教五品外凡位,即一、随喜品,闻实相之法,而信解随喜的人;二、读诵品,读诵法华,及诸大乘经,而助观解的人;三、讲说品,将所见解的佛法说出,以利益他人的人;四、兼行六度品,是兼修六度,以助观心的人;五、正行六度品,是正行六度,以自度度他,事理具足,观行转胜的人。十住以上,称为圣者,十住以下皆是凡夫,为别于十信内凡,故称外凡。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品者,次序之义。谓于圆教外凡位中而有浅深次序之别,故分五品也。(外凡者,因未登圣位,心居理外也。)
〔一、随喜品〕,随喜者,随他修善,喜他得成也。谓佛转法轮,众生得益,我助彼喜,是名随喜品。经云:若闻是经而不毁訾,起随喜心。是也。
〔二、读诵品〕,看文曰读,背文曰诵。谓内修圆观,更加读诵,如膏助火,心观益明,是名读诵品。经云:何况读诵受持之者。是也。
〔三、说法品〕(亦名解说品),说法者,宣传圣言也。谓由读诵故,内解转胜,而复外资讲说,导利于人,化功归己,心倍胜前,是名说法品。经云: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是也。(化功归己者,谓以说法,广济于他,其功则归于己矣。)
〔四、兼行六度品〕,六度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谓前观心虽熟,未遑涉事。今正观稍明,旁兼利物。福德力故,倍增观心,是名兼行六度。经云: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等。是也。
〔五、正行六度品〕,正行六度者,谓圆观稍熟,事理将融。涉事不妨于理,在理不隔于事。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观心无碍,转胜于前,是名正行六度品。经云:若人读诵,为他人说,复能清净持戒等。是也。
(名数)法华经分别功德品就如来灭后之弟子,说五品之功德。得此五品功德之位,圆教之八位,为第一之五品弟子位。同圆教之六即位,为观行即之位。天台大师,现登此位云:一、随喜品,闻实相之法而信解随喜者。经曰:「若闻是经而不毁訾,起随喜心,当知已为深心解相。」二、读诵品,更读诵法华而助观解者。经曰:「何况读诵受持之者。」三、说法品,自说内解而导利他人者。经曰:「如来灭后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四、兼行六度品,兼修六度而助观心者。经曰:「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五、正行六度品,正行六度而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观行转胜者。经曰:「复能清净持戒。(中略)利根智慧,能答问难。」见四教仪注下,三藏法数二十。
【佛学常见辞汇】
指圆教五品外凡位,即一、随喜品,闻实相之法,而信解随喜的人;二、读诵品,读诵法华,及诸大乘经,而助观解的人;三、讲说品,将所见解的佛法说出,以利益他人的人;四、兼行六度品,是兼修六度,以助观心的人;五、正行六度品,是正行六度,以自度度他,事理具足,观行转胜的人。十住以上,称为圣者,十住以下皆是凡夫,为别于十信内凡,故称外凡。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品者,次序之义。谓于圆教外凡位中而有浅深次序之别,故分五品也。(外凡者,因未登圣位,心居理外也。)
〔一、随喜品〕,随喜者,随他修善,喜他得成也。谓佛转法轮,众生得益,我助彼喜,是名随喜品。经云:若闻是经而不毁訾,起随喜心。是也。
〔二、读诵品〕,看文曰读,背文曰诵。谓内修圆观,更加读诵,如膏助火,心观益明,是名读诵品。经云:何况读诵受持之者。是也。
〔三、说法品〕(亦名解说品),说法者,宣传圣言也。谓由读诵故,内解转胜,而复外资讲说,导利于人,化功归己,心倍胜前,是名说法品。经云: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是也。(化功归己者,谓以说法,广济于他,其功则归于己矣。)
〔四、兼行六度品〕,六度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谓前观心虽熟,未遑涉事。今正观稍明,旁兼利物。福德力故,倍增观心,是名兼行六度。经云: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等。是也。
〔五、正行六度品〕,正行六度者,谓圆观稍熟,事理将融。涉事不妨于理,在理不隔于事。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观心无碍,转胜于前,是名正行六度品。经云:若人读诵,为他人说,复能清净持戒等。是也。
五相
【佛学大辞典】
(杂语)天人将死时,身上现五哀之相。(参见:五哀)。【又】成就通达心等五相,而现得金刚界之大日如来。(参见:五相成身)
(杂语)天人将死时,身上现五哀之相。(参见:五哀)。【又】成就通达心等五相,而现得金刚界之大日如来。(参见:五相成身)
五相成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三成金刚心,四證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修證五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毗虑遮那佛受用身,以五相现成等正觉。五相者,所谓通达本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證金刚身、佛身圆满,此则五智通达。」菩提心论曰:「一是通达心、二是菩提心、三金刚心、四金刚身、五是證得无上菩提获金刚坚固身也。然此五相具备方成本尊身也。」一、通达菩提心者,初心行者,蒙阿阇梨之开示,始观吾质多心(第六识之缘虑心),为圆明之月轮,其径仅一肘量。月轮之圆明者,表本有之菩提心自性清净也。是始通入性德之菩提心,故名通达菩提心。行者依此观,渐拂无明妄想之念。金刚界仪轨说通达菩提心之文曰:「诸佛同音言:汝当观自心,久住谛观察,不见自心相。礼佛足白言:最胜尊,我不见自心,此心为何相?诸佛咸告言:心相难测量,授与心真言,即诵彻心明,观心如月轮,若在轻雾中。如是谛观察。」二、修菩提心者,更观菩提心之月轮之位也。是于性德之菩提心发修法之菩提心,故名修菩提心。此有广歛二观:广者,渐广月轮,使之周遍无边;歛者,渐歛之而为一肘量。如是数数广歛也。三、成金刚心者,欲加持此菩提心,使能坚固,犹如金刚,而于心月轮观五股金刚之位也。四、證金刚身者,其观全成就而为自身三昧耶身之位也。五、佛心圆满者,自己五股金刚之三昧耶身变而为大日如来,其眷属围绕,而坐于其中央之位也。此五相成身云者,谓五相之观成,即成就佛身之义也。为此五相成身观,用阿弥陀之妙观察智定。三摩地仪轨云:行者欲入金刚定,先住妙观察智定。定慧二羽仰相叉,进禅力智各相柱。以此妙观印修三摩地,即得如来之不动智。问何故以是定为妙观察智之定?答曰:观诸法之性相及自相共相,而不断说法之疑者,妙观察智之妙用也。今观诸法之如幻等观自心界之理,故为妙观察智。且无识心三昧五相成身,皆用弥陀之定印,故以之为妙观察智也。又守护国经说菩提心所说第五之一相成身;心地观经说第一、第二、第三之三相成身;摄真实经说十相成身。又日本智證立八相成身。
【佛学常见辞汇】
五相具备而成就佛身的观法。菩提心论说:「一是通达心,二是菩提心,三是金刚心,四是金刚身,五是證得无上菩提获金刚坚固身也。」
(术语)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三成金刚心,四證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修證五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毗虑遮那佛受用身,以五相现成等正觉。五相者,所谓通达本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證金刚身、佛身圆满,此则五智通达。」菩提心论曰:「一是通达心、二是菩提心、三金刚心、四金刚身、五是證得无上菩提获金刚坚固身也。然此五相具备方成本尊身也。」一、通达菩提心者,初心行者,蒙阿阇梨之开示,始观吾质多心(第六识之缘虑心),为圆明之月轮,其径仅一肘量。月轮之圆明者,表本有之菩提心自性清净也。是始通入性德之菩提心,故名通达菩提心。行者依此观,渐拂无明妄想之念。金刚界仪轨说通达菩提心之文曰:「诸佛同音言:汝当观自心,久住谛观察,不见自心相。礼佛足白言:最胜尊,我不见自心,此心为何相?诸佛咸告言:心相难测量,授与心真言,即诵彻心明,观心如月轮,若在轻雾中。如是谛观察。」二、修菩提心者,更观菩提心之月轮之位也。是于性德之菩提心发修法之菩提心,故名修菩提心。此有广歛二观:广者,渐广月轮,使之周遍无边;歛者,渐歛之而为一肘量。如是数数广歛也。三、成金刚心者,欲加持此菩提心,使能坚固,犹如金刚,而于心月轮观五股金刚之位也。四、證金刚身者,其观全成就而为自身三昧耶身之位也。五、佛心圆满者,自己五股金刚之三昧耶身变而为大日如来,其眷属围绕,而坐于其中央之位也。此五相成身云者,谓五相之观成,即成就佛身之义也。为此五相成身观,用阿弥陀之妙观察智定。三摩地仪轨云:行者欲入金刚定,先住妙观察智定。定慧二羽仰相叉,进禅力智各相柱。以此妙观印修三摩地,即得如来之不动智。问何故以是定为妙观察智之定?答曰:观诸法之性相及自相共相,而不断说法之疑者,妙观察智之妙用也。今观诸法之如幻等观自心界之理,故为妙观察智。且无识心三昧五相成身,皆用弥陀之定印,故以之为妙观察智也。又守护国经说菩提心所说第五之一相成身;心地观经说第一、第二、第三之三相成身;摄真实经说十相成身。又日本智證立八相成身。
【佛学常见辞汇】
五相具备而成就佛身的观法。菩提心论说:「一是通达心,二是菩提心,三是金刚心,四是金刚身,五是證得无上菩提获金刚坚固身也。」
五相成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三成金刚心,四證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修證五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毗虑遮那佛受用身,以五相现成等正觉。五相者,所谓通达本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證金刚身、佛身圆满,此则五智通达。」菩提心论曰:「一是通达心、二是菩提心、三金刚心、四金刚身、五是證得无上菩提获金刚坚固身也。然此五相具备方成本尊身也。」一、通达菩提心者,初心行者,蒙阿阇梨之开示,始观吾质多心(第六识之缘虑心),为圆明之月轮,其径仅一肘量。月轮之圆明者,表本有之菩提心自性清净也。是始通入性德之菩提心,故名通达菩提心。行者依此观,渐拂无明妄想之念。金刚界仪轨说通达菩提心之文曰:「诸佛同音言:汝当观自心,久住谛观察,不见自心相。礼佛足白言:最胜尊,我不见自心,此心为何相?诸佛咸告言:心相难测量,授与心真言,即诵彻心明,观心如月轮,若在轻雾中。如是谛观察。」二、修菩提心者,更观菩提心之月轮之位也。是于性德之菩提心发修法之菩提心,故名修菩提心。此有广歛二观:广者,渐广月轮,使之周遍无边;歛者,渐歛之而为一肘量。如是数数广歛也。三、成金刚心者,欲加持此菩提心,使能坚固,犹如金刚,而于心月轮观五股金刚之位也。四、證金刚身者,其观全成就而为自身三昧耶身之位也。五、佛心圆满者,自己五股金刚之三昧耶身变而为大日如来,其眷属围绕,而坐于其中央之位也。此五相成身云者,谓五相之观成,即成就佛身之义也。为此五相成身观,用阿弥陀之妙观察智定。三摩地仪轨云:行者欲入金刚定,先住妙观察智定。定慧二羽仰相叉,进禅力智各相柱。以此妙观印修三摩地,即得如来之不动智。问何故以是定为妙观察智之定?答曰:观诸法之性相及自相共相,而不断说法之疑者,妙观察智之妙用也。今观诸法之如幻等观自心界之理,故为妙观察智。且无识心三昧五相成身,皆用弥陀之定印,故以之为妙观察智也。又守护国经说菩提心所说第五之一相成身;心地观经说第一、第二、第三之三相成身;摄真实经说十相成身。又日本智證立八相成身。
【佛学常见辞汇】
五相具备而成就佛身的观法。菩提心论说:「一是通达心,二是菩提心,三是金刚心,四是金刚身,五是證得无上菩提获金刚坚固身也。」
(术语)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三成金刚心,四證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修證五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毗虑遮那佛受用身,以五相现成等正觉。五相者,所谓通达本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證金刚身、佛身圆满,此则五智通达。」菩提心论曰:「一是通达心、二是菩提心、三金刚心、四金刚身、五是證得无上菩提获金刚坚固身也。然此五相具备方成本尊身也。」一、通达菩提心者,初心行者,蒙阿阇梨之开示,始观吾质多心(第六识之缘虑心),为圆明之月轮,其径仅一肘量。月轮之圆明者,表本有之菩提心自性清净也。是始通入性德之菩提心,故名通达菩提心。行者依此观,渐拂无明妄想之念。金刚界仪轨说通达菩提心之文曰:「诸佛同音言:汝当观自心,久住谛观察,不见自心相。礼佛足白言:最胜尊,我不见自心,此心为何相?诸佛咸告言:心相难测量,授与心真言,即诵彻心明,观心如月轮,若在轻雾中。如是谛观察。」二、修菩提心者,更观菩提心之月轮之位也。是于性德之菩提心发修法之菩提心,故名修菩提心。此有广歛二观:广者,渐广月轮,使之周遍无边;歛者,渐歛之而为一肘量。如是数数广歛也。三、成金刚心者,欲加持此菩提心,使能坚固,犹如金刚,而于心月轮观五股金刚之位也。四、證金刚身者,其观全成就而为自身三昧耶身之位也。五、佛心圆满者,自己五股金刚之三昧耶身变而为大日如来,其眷属围绕,而坐于其中央之位也。此五相成身云者,谓五相之观成,即成就佛身之义也。为此五相成身观,用阿弥陀之妙观察智定。三摩地仪轨云:行者欲入金刚定,先住妙观察智定。定慧二羽仰相叉,进禅力智各相柱。以此妙观印修三摩地,即得如来之不动智。问何故以是定为妙观察智之定?答曰:观诸法之性相及自相共相,而不断说法之疑者,妙观察智之妙用也。今观诸法之如幻等观自心界之理,故为妙观察智。且无识心三昧五相成身,皆用弥陀之定印,故以之为妙观察智也。又守护国经说菩提心所说第五之一相成身;心地观经说第一、第二、第三之三相成身;摄真实经说十相成身。又日本智證立八相成身。
【佛学常见辞汇】
五相具备而成就佛身的观法。菩提心论说:「一是通达心,二是菩提心,三是金刚心,四是金刚身,五是證得无上菩提获金刚坚固身也。」
五相成身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见上。
【佛学次第统编】
五相成身观者,通达菩提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證金刚身,佛身圆满也。
一、通达菩提心 观察而通达身中本有性德之菩提心是也,本来净也。
二、修菩提心 在缠之本有菩提心,以修而显也,离垢净也。
三、成金刚心 观�@字成五钴,或莲华刀剑等成本尊三昧耶身,以自心即成金刚莲华故,故曰成金刚心。
四、證金刚身 观行者之自身,即成本尊之三昧耶身也。
五、佛身圆满 观三昧耶身,变而成相好具足之本尊羯磨身也。
(术语)见上。
【佛学次第统编】
五相成身观者,通达菩提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證金刚身,佛身圆满也。
一、通达菩提心 观察而通达身中本有性德之菩提心是也,本来净也。
二、修菩提心 在缠之本有菩提心,以修而显也,离垢净也。
三、成金刚心 观�@字成五钴,或莲华刀剑等成本尊三昧耶身,以自心即成金刚莲华故,故曰成金刚心。
四、證金刚身 观行者之自身,即成本尊之三昧耶身也。
五、佛身圆满 观三昧耶身,变而成相好具足之本尊羯磨身也。
五苦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生老病死苦,八苦之中,开之而为四苦。二、爱别离苦,与所爱者离别之苦也。三、怨憎会苦,常与憎恶者会合之苦也。四、求不得苦,不得所求之苦也。五、五阴盛苦,五阴为一身之总体,为五阴之身,受炽盛之诸苦也。已上五苦,为八苦之开合不同者。见折玄记,三藏法数二十四。【又】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犯罪枷锁苦。见五苦章句章,三藏法数二十二。【又】地狱等五道之苦。观经妙宗钞一曰:「五苦者,此方五道俱不免苦,天道纵乐还堕恶趣故。」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生老病死苦。即合四苦为一苦也。二、爱别离苦。离别亲爱者之苦也。三、怨憎会苦。与憎恶者会合之苦也。四、求不得苦。求欲者不得之苦也。五、五盛阴苦。亦云五阴盛苦。五阴者,身心之总体,心身炽盛生长之诸苦也,又心身盛受一切苦也。
【佛学常见辞汇】
生老病死苦(人生必经的四大过程)、爱别离苦(与所爱者离别之苦)、怨憎会苦(常与憎恶者会合之苦)、求不得苦(不得所求之苦)、五阴盛苦(吾人五阴合成的身体受炽盛的痛苦)。
【三藏法数】
(出析玄记)
〔一、生老病死苦〕,谓众生初受生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及出胎时,冷风触身,如被物刺;至于衰老,气力羸劣,动止不宁;复有疾痛,寒热所恼;至于命终,四大分离,神识飘散。此等因缘,悉皆是苦,是为生老病死苦。(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二、爱别离苦〕,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是为爱别离苦。
〔三、怨憎会苦〕,谓常所憎恶之人,欲其远离,而反共聚,是为怨憎会苦。
〔四、求不得苦〕,谓于世间色声之境,及一切利养,种种可爱乐者,心欲而不能得,是为求不得苦。
〔五、五阴盛苦〕,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也。盛即盛大之义,谓前诸苦,皆是五阴之所聚集,是为五阴盛苦。
(名数)一、生老病死苦,八苦之中,开之而为四苦。二、爱别离苦,与所爱者离别之苦也。三、怨憎会苦,常与憎恶者会合之苦也。四、求不得苦,不得所求之苦也。五、五阴盛苦,五阴为一身之总体,为五阴之身,受炽盛之诸苦也。已上五苦,为八苦之开合不同者。见折玄记,三藏法数二十四。【又】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犯罪枷锁苦。见五苦章句章,三藏法数二十二。【又】地狱等五道之苦。观经妙宗钞一曰:「五苦者,此方五道俱不免苦,天道纵乐还堕恶趣故。」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生老病死苦。即合四苦为一苦也。二、爱别离苦。离别亲爱者之苦也。三、怨憎会苦。与憎恶者会合之苦也。四、求不得苦。求欲者不得之苦也。五、五盛阴苦。亦云五阴盛苦。五阴者,身心之总体,心身炽盛生长之诸苦也,又心身盛受一切苦也。
【佛学常见辞汇】
生老病死苦(人生必经的四大过程)、爱别离苦(与所爱者离别之苦)、怨憎会苦(常与憎恶者会合之苦)、求不得苦(不得所求之苦)、五阴盛苦(吾人五阴合成的身体受炽盛的痛苦)。
【三藏法数】
(出析玄记)
〔一、生老病死苦〕,谓众生初受生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及出胎时,冷风触身,如被物刺;至于衰老,气力羸劣,动止不宁;复有疾痛,寒热所恼;至于命终,四大分离,神识飘散。此等因缘,悉皆是苦,是为生老病死苦。(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二、爱别离苦〕,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是为爱别离苦。
〔三、怨憎会苦〕,谓常所憎恶之人,欲其远离,而反共聚,是为怨憎会苦。
〔四、求不得苦〕,谓于世间色声之境,及一切利养,种种可爱乐者,心欲而不能得,是为求不得苦。
〔五、五阴盛苦〕,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也。盛即盛大之义,谓前诸苦,皆是五阴之所聚集,是为五阴盛苦。
五苦章句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五苦章句经,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说五道之苦,乃至五天使者等。
(经名)佛说五苦章句经,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说五道之苦,乃至五天使者等。
五香
【佛学大辞典】
(名数)密教作坛时,与五宝五榖共埋地中者。一檀香,二沈香,三丁香,四郁金香,五龙脑香。见建立曼荼罗择地法,观智仪轨。【又】为成就诸真言时所备办者。即沈水香,白檀香,紫檀香,娑罗香,天木香也。见苏悉地经备物品。【又】三部通用者。即所谓沙糖,势丽翼迦,萨折啰娑,诃梨勒,石密也。见苏悉地经分别烧香品。【又】修孔雀经法时所烧者。即沈香,白胶香,紫香,安息香,薰陆香也。【又】五分法身香之略。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智见香也。见璎珞经。
(名数)密教作坛时,与五宝五榖共埋地中者。一檀香,二沈香,三丁香,四郁金香,五龙脑香。见建立曼荼罗择地法,观智仪轨。【又】为成就诸真言时所备办者。即沈水香,白檀香,紫檀香,娑罗香,天木香也。见苏悉地经备物品。【又】三部通用者。即所谓沙糖,势丽翼迦,萨折啰娑,诃梨勒,石密也。见苏悉地经分别烧香品。【又】修孔雀经法时所烧者。即沈香,白胶香,紫香,安息香,薰陆香也。【又】五分法身香之略。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智见香也。见璎珞经。
五持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种陀罗尼也。(参见:陀罗尼)。【又】(名数)五种之总持。密宗所立:一、闻持,耳闻一字之声,具悟五乘之教法,显密之差别,而无漏无失者。二、法持,于法总持而不漏者。三、义持,于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失者。四、根持,于六根之缘境,总持而无馀念者。五、藏持,总持如来藏之理而无漏失者。见辨惑指南三。
(术语)五种陀罗尼也。(参见:陀罗尼)。【又】(名数)五种之总持。密宗所立:一、闻持,耳闻一字之声,具悟五乘之教法,显密之差别,而无漏无失者。二、法持,于法总持而不漏者。三、义持,于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失者。四、根持,于六根之缘境,总持而无馀念者。五、藏持,总持如来藏之理而无漏失者。见辨惑指南三。
五指
【佛学大辞典】
(譬喻)一拳五指之喻。知度论九十九曰:「如五指和合名为拳。」
(譬喻)一拳五指之喻。知度论九十九曰:「如五指和合名为拳。」
五律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五部之律藏也。(参见:五部律)
(名数)五部之律藏也。(参见:五部律)
五部律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灭后百年时,付法藏第五祖优婆鞠多之下有五弟子,同时于律藏生五部之派别:一、昙无德部Dharmagupta,又曰昙摩鞠多,是部主之名,译为法正、法护、法镜、法密等,律本于此土曰四分律。二、萨婆多部Sarva%stiva%da,或曰萨婆谛婆,译言一切有。从宗计而取名,律本曰十诵律。三、弥沙塞部MahI^s/a%saka,译言不著有无观。从行而名,律本曰五分律。四、迦叶遗部Ka%s/yapi^ya,此曰重空观,以空亦空为观,就行而名。但戒本传译曰解脱戒经,其戒相与五分律同。五、婆粗富罗部Va%tsi^putri^ya,又曰婆蹉富罗,译言犊子。从部主之名,又从宗计曰著有行。以执有实我故也。律本未传,见大集经二十,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二,戒疏一上,义林章三末。
【佛学常见辞汇】
佛灭后百年间,付法藏第五祖优婆鞠多之下有五弟子,于戒律上各抱异见,一大律藏便生五部之派别,即昙无德部、萨婆多部、弥沙塞部、迦叶遗部、婆粗富罗部。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五部律者,即如来所说律藏也。而分为五者,世尊成道三十八年,赴王舍城国王斋,食讫,令罗睺罗洗钵,因失手破为五片。是日有多比丘皆白佛言,钵破五片。佛言:表我灭后,初五百年,诸恶比丘,分毗尼藏为五部也。后优波鞠多果有五弟子,各执一见,遂分如来一大律藏为五部焉。(梵语罗睺罗,华言覆障。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毗尼,华言善治,即律藏也。梵语优波鞠多,华言大护,又云近护。)
〔一、昙无德部〕(亦名昙摩鞠多),梵语昙无德,华言法密,密即隐覆之义;又云法藏,即四分律也。大集经云:我涅槃后,有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书写读诵,颠倒宣说,以倒说故,隐覆法藏,是为昙无德部。(四分律者,一比丘法、二比丘尼法、三受戒法、四灭诤法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十二部经者,一契经、二重颂、三讽颂、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七希有、八譬喻、九论议、十自说、十一方广、十二授记也。)
〔二、萨婆多部〕,梵语萨婆多,华言一切有,即十诵律也。谓此部计三世有实之法。大集经云: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而复读诵外典,善能论议,凡所问难,悉能答对,是为萨婆多部。(十诵者,优波离十番诵出此律,故名十诵。梵语优波离,华言近执。以佛为太子时,能亲近执侍故也。)
〔三、迦叶遗部〕,梵语迦叶遗,华言重空观,即解脱律也。大集经云: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说无有我及以受者,转诸烦恼犹如死尸,是为迦叶遗部。(转诸烦恼犹如死尸者,谓转弃妄惑如死尸也。)
〔四、弥沙塞部〕,梵语弥沙塞,华言不著有无观,即五分律也。大集经云: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不作地水火风相,虚空识相,是为弥沙塞部。(五分者,一比丘戒、二比丘尼戒、三受戒法、四灭诤法、五僧法。)
〔五、婆蹉富罗部〕,梵语婆蹉富罗,华言犊子。谓因上古有仙染犊生子,自后种姓,皆名犊子。其部中计我非即五蕴,亦不离五蕴,而有实我。律本不来此土。大集经云: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皆说有我,不说空相,是为婆蹉富罗部。(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名数)佛灭后百年时,付法藏第五祖优婆鞠多之下有五弟子,同时于律藏生五部之派别:一、昙无德部Dharmagupta,又曰昙摩鞠多,是部主之名,译为法正、法护、法镜、法密等,律本于此土曰四分律。二、萨婆多部Sarva%stiva%da,或曰萨婆谛婆,译言一切有。从宗计而取名,律本曰十诵律。三、弥沙塞部MahI^s/a%saka,译言不著有无观。从行而名,律本曰五分律。四、迦叶遗部Ka%s/yapi^ya,此曰重空观,以空亦空为观,就行而名。但戒本传译曰解脱戒经,其戒相与五分律同。五、婆粗富罗部Va%tsi^putri^ya,又曰婆蹉富罗,译言犊子。从部主之名,又从宗计曰著有行。以执有实我故也。律本未传,见大集经二十,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二,戒疏一上,义林章三末。
【佛学常见辞汇】
佛灭后百年间,付法藏第五祖优婆鞠多之下有五弟子,于戒律上各抱异见,一大律藏便生五部之派别,即昙无德部、萨婆多部、弥沙塞部、迦叶遗部、婆粗富罗部。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五部律者,即如来所说律藏也。而分为五者,世尊成道三十八年,赴王舍城国王斋,食讫,令罗睺罗洗钵,因失手破为五片。是日有多比丘皆白佛言,钵破五片。佛言:表我灭后,初五百年,诸恶比丘,分毗尼藏为五部也。后优波鞠多果有五弟子,各执一见,遂分如来一大律藏为五部焉。(梵语罗睺罗,华言覆障。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毗尼,华言善治,即律藏也。梵语优波鞠多,华言大护,又云近护。)
〔一、昙无德部〕(亦名昙摩鞠多),梵语昙无德,华言法密,密即隐覆之义;又云法藏,即四分律也。大集经云:我涅槃后,有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书写读诵,颠倒宣说,以倒说故,隐覆法藏,是为昙无德部。(四分律者,一比丘法、二比丘尼法、三受戒法、四灭诤法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十二部经者,一契经、二重颂、三讽颂、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七希有、八譬喻、九论议、十自说、十一方广、十二授记也。)
〔二、萨婆多部〕,梵语萨婆多,华言一切有,即十诵律也。谓此部计三世有实之法。大集经云: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而复读诵外典,善能论议,凡所问难,悉能答对,是为萨婆多部。(十诵者,优波离十番诵出此律,故名十诵。梵语优波离,华言近执。以佛为太子时,能亲近执侍故也。)
〔三、迦叶遗部〕,梵语迦叶遗,华言重空观,即解脱律也。大集经云: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说无有我及以受者,转诸烦恼犹如死尸,是为迦叶遗部。(转诸烦恼犹如死尸者,谓转弃妄惑如死尸也。)
〔四、弥沙塞部〕,梵语弥沙塞,华言不著有无观,即五分律也。大集经云: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不作地水火风相,虚空识相,是为弥沙塞部。(五分者,一比丘戒、二比丘尼戒、三受戒法、四灭诤法、五僧法。)
〔五、婆蹉富罗部〕,梵语婆蹉富罗,华言犊子。谓因上古有仙染犊生子,自后种姓,皆名犊子。其部中计我非即五蕴,亦不离五蕴,而有实我。律本不来此土。大集经云: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皆说有我,不说空相,是为婆蹉富罗部。(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五畏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五怖畏)。寄归传二曰:「舍五畏之危道,遵八正之平衡。」
(名数)(参见:五怖畏)。寄归传二曰:「舍五畏之危道,遵八正之平衡。」
五怖畏
【佛学大辞典】
(名数)初学之菩萨,有五怖畏:一、不活畏,行布施者,恐己不能过活,而不能尽所有。二、恶名畏,恐已恶名,不能为和光同尘之行。三、死畏,虽发广大之心,然恐死而不能舍身命。四、恶道畏,恐己堕于恶道,而对治不善法。五、大众咸德畏,恐众多之人或威德之人,不能于其前为狮子吼。
【三藏法数】
(出百法论钞并毗婆沙论)
〔一、不活畏〕,谓初学菩萨,虽行布施之行,而不能尽己所有,又恐自己不能过活,是名不活畏。
〔二、恶名畏〕,谓初学菩萨,虽欲与众生同事而摄化之,入诸酒肆等,恒惧讥谤,不得似大菩萨安行自若,是名恶名畏。(同事者,同其所作,即酒肆等事也。若大菩萨證果之后,以同事摄诸众生,逆行顺化,屠坊酒肆,无往不可,所以安行自若也。)
〔三、死畏〕,谓初学菩萨,虽欲运广大心,内外俱施,然有时施以财物,而于身命顾惜,不能自舍,是名死畏。(内外施者,内则身命等,外则财物等也。)
〔四、恶道畏〕,谓初学菩萨,惧生恶道,于不善法分别对治,令其不生,是名恶道畏。
〔五、大众威德畏〕,谓初学菩萨,或于王庭执理之处,或于善解法义人前,申宗敌论,唯恐有失,是名大众威德畏。
(名数)初学之菩萨,有五怖畏:一、不活畏,行布施者,恐己不能过活,而不能尽所有。二、恶名畏,恐已恶名,不能为和光同尘之行。三、死畏,虽发广大之心,然恐死而不能舍身命。四、恶道畏,恐己堕于恶道,而对治不善法。五、大众咸德畏,恐众多之人或威德之人,不能于其前为狮子吼。
【三藏法数】
(出百法论钞并毗婆沙论)
〔一、不活畏〕,谓初学菩萨,虽行布施之行,而不能尽己所有,又恐自己不能过活,是名不活畏。
〔二、恶名畏〕,谓初学菩萨,虽欲与众生同事而摄化之,入诸酒肆等,恒惧讥谤,不得似大菩萨安行自若,是名恶名畏。(同事者,同其所作,即酒肆等事也。若大菩萨證果之后,以同事摄诸众生,逆行顺化,屠坊酒肆,无往不可,所以安行自若也。)
〔三、死畏〕,谓初学菩萨,虽欲运广大心,内外俱施,然有时施以财物,而于身命顾惜,不能自舍,是名死畏。(内外施者,内则身命等,外则财物等也。)
〔四、恶道畏〕,谓初学菩萨,惧生恶道,于不善法分别对治,令其不生,是名恶道畏。
〔五、大众威德畏〕,谓初学菩萨,或于王庭执理之处,或于善解法义人前,申宗敌论,唯恐有失,是名大众威德畏。
五食
【佛学大辞典】
(名数)长养出世善根之法食有五种:一、念食,修圣道之人,常持正念,长养一切之善根者。二、法喜食,修圣道之人,爱乐妙法,必生喜悦,以长养慧命者。三、禅悦食,修圣道之人,因得禅定而生心身喜悦,以长养慧命者。四、愿食,修圣道之人,以誓愿持身,以长养一切之善根者。五、解脱食,修圣道之人,解脱惑业之系缚,于法得自在,以长养一切之菩萨善根者。见华严经疏十九。
【佛学常见辞汇】
能够长养出世善根的五种法食,即念食、法喜食,禅悦食、愿食、解脱食。念食就是修道的人常持正念,以长养一切善根;法喜食就是修道的人爱乐妙法,心生喜悦,以长养其慧命;禅悦食就是修道的人因得禅定而心身喜悦,以长养其慧命;愿食就是修道的人以誓愿持身,以长养一切善根;解脱食就是修道的人解脱惑业的系缚,于法得自在,以长养一切之菩萨善根。
(名数)长养出世善根之法食有五种:一、念食,修圣道之人,常持正念,长养一切之善根者。二、法喜食,修圣道之人,爱乐妙法,必生喜悦,以长养慧命者。三、禅悦食,修圣道之人,因得禅定而生心身喜悦,以长养慧命者。四、愿食,修圣道之人,以誓愿持身,以长养一切之善根者。五、解脱食,修圣道之人,解脱惑业之系缚,于法得自在,以长养一切之菩萨善根者。见华严经疏十九。
【佛学常见辞汇】
能够长养出世善根的五种法食,即念食、法喜食,禅悦食、愿食、解脱食。念食就是修道的人常持正念,以长养一切善根;法喜食就是修道的人爱乐妙法,心生喜悦,以长养其慧命;禅悦食就是修道的人因得禅定而心身喜悦,以长养其慧命;愿食就是修道的人以誓愿持身,以长养一切善根;解脱食就是修道的人解脱惑业的系缚,于法得自在,以长养一切之菩萨善根。
五重世界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一佛世界之成立,有五重之次第也。智度论第五十曰:「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世界;一时起,一时灭如是等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如是一佛世界数,如恒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海;如是佛世界海数,如十方恒河沙世界,是佛世界种;如是世界种十方无量,是名一佛世界。」冠注五教章卷下之四引此文,而为一世界、一世界性、一世界海、一世界种、一佛世界。其中第二所以名为世界性者,以准于旧华严经五十六所说十重世界之次第也。五教章通路记五十二曰:「华严经中,积聚诸刹而名世界性,积诸世界性而名世界海,释此次第而作此解释,论之第三重既立海之名,是故章主名第二重之世界为世界性。海之后所以安界种者,种是种类,亦是因义。积诸界海,共安一处,摄诸流类,故名为种,为第五重作其因种。故界海之次,建界种之名。」
(名数)谓一佛世界之成立,有五重之次第也。智度论第五十曰:「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世界;一时起,一时灭如是等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如是一佛世界数,如恒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海;如是佛世界海数,如十方恒河沙世界,是佛世界种;如是世界种十方无量,是名一佛世界。」冠注五教章卷下之四引此文,而为一世界、一世界性、一世界海、一世界种、一佛世界。其中第二所以名为世界性者,以准于旧华严经五十六所说十重世界之次第也。五教章通路记五十二曰:「华严经中,积聚诸刹而名世界性,积诸世界性而名世界海,释此次第而作此解释,论之第三重既立海之名,是故章主名第二重之世界为世界性。海之后所以安界种者,种是种类,亦是因义。积诸界海,共安一处,摄诸流类,故名为种,为第五重作其因种。故界海之次,建界种之名。」
五重云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女人之五障于云也。(参见:五障)
(譬喻)譬女人之五障于云也。(参见:五障)
五障
【佛学大辞典】
(术语)女人之身具五种之障碍也。又云五碍。法华经提婆品曰:「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又见中阿含经二十八,智度论九。【又】欺为信障,怠为进障,嗔为念障,恨为定障,怨为慧障。见法华经。【又】(名数)修道有五障。一、烦恼障,根本之烦恼,障盖净心,妨害道机,而不使入于佛法。二、业障,过去之重罪乃至诽谤正法也。以先业之障未除,而有种种之难不得入于佛法。三、生障,若得无难之生处,则必悟道,然先业乘之,而受无暇之身为趣生障,不得入于佛法。四、法障,已生无障之处,又有悟道之机,以先世障法等缘故,不逢善友,不得闻正法。五、所知障,已逢知识,得闻正法,而有种种之因缘,两不和合,妨修般若。见大日经疏。
【佛学常见辞汇】
1。指女人身体所有的五种障碍,法华经提婆品说:「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2。法华经中说:欺为信障,怠为进障,瞋为念障,恨为定障,怨为慧障。3。指修道之五障,即烦恼障、业障、生障、法障、所知障。
(术语)女人之身具五种之障碍也。又云五碍。法华经提婆品曰:「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又见中阿含经二十八,智度论九。【又】欺为信障,怠为进障,嗔为念障,恨为定障,怨为慧障。见法华经。【又】(名数)修道有五障。一、烦恼障,根本之烦恼,障盖净心,妨害道机,而不使入于佛法。二、业障,过去之重罪乃至诽谤正法也。以先业之障未除,而有种种之难不得入于佛法。三、生障,若得无难之生处,则必悟道,然先业乘之,而受无暇之身为趣生障,不得入于佛法。四、法障,已生无障之处,又有悟道之机,以先世障法等缘故,不逢善友,不得闻正法。五、所知障,已逢知识,得闻正法,而有种种之因缘,两不和合,妨修般若。见大日经疏。
【佛学常见辞汇】
1。指女人身体所有的五种障碍,法华经提婆品说:「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2。法华经中说:欺为信障,怠为进障,瞋为念障,恨为定障,怨为慧障。3。指修道之五障,即烦恼障、业障、生障、法障、所知障。
五重塔
【佛学大辞典】
(堂塔)梵语曰窣塔婆。略曰塔,又曰塔婆。高显佛德者。安置佛舍利者。有三重五重乃至十三重等之不同。(参见:塔)
(堂塔)梵语曰窣塔婆。略曰塔,又曰塔婆。高显佛德者。安置佛舍利者。有三重五重乃至十三重等之不同。(参见:塔)
塔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作塔婆、兜婆、偷婆、浮图等。皆梵语窣堵波(Stu%pa,巴Thu%pa)之讹略也。高积土石,以藏遗骨者。又名俱攞。译言聚、高显、坟、灵庙等。别有所谓支提或制底(Chaitya),言不藏身骨者。或通称为塔。亦曰支提。法华义疏十一曰:「依僧祇律有舍利名塔婆,无舍利名支提。地持云:莫问有无,皆名支提。明了论云:支提,此云净处。」行事钞下二曰:「杂心云:有舍利名塔,无者名支提。塔或名塔婆,或云偷婆,此云冢,亦云方坟。支提云庙,庙者貌也。」玄应音义六曰:「诸经论中,或作薮斗波,或作塔婆,或作兜婆,或云偷婆,或言苏偷婆,或作支提浮都,亦言支提浮图,皆讹略也。正言窣堵波,此译云庙。或云方坟,此义翻也。或云大冢,或云聚相,谓累石等高以为相也。」西域记一曰:「窣堵波,即旧所谓浮图也。又曰鍮婆,又曰塔婆,又曰私鍮簸,又曰数斗波,皆讹也。」法华文句记三曰:「新云窣睹波,此云高显,方坟,义立也。谓安置身骨处也。」寄归传三曰:「大师世尊既涅槃后,人天并集以火焚之。(中略)即名此处以为制底。」塔有显密二教之别。显教以为揭高德之标帜,即所谓墓标,故限于佛乃至有德之比丘。密教以为大日如来之三昧耶形。五轮塔是佛体。非墓标。因而许为结缘追福。建于一般僧俗之墓处,俗曰石塔、塔婆、窣堵波者,指此五轮塔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一种形高而尖的建筑物,由五级到十几级不等,藏佛遗骨的叫做塔,不藏遗骨的则叫做支提。
(术语)又作塔婆、兜婆、偷婆、浮图等。皆梵语窣堵波(Stu%pa,巴Thu%pa)之讹略也。高积土石,以藏遗骨者。又名俱攞。译言聚、高显、坟、灵庙等。别有所谓支提或制底(Chaitya),言不藏身骨者。或通称为塔。亦曰支提。法华义疏十一曰:「依僧祇律有舍利名塔婆,无舍利名支提。地持云:莫问有无,皆名支提。明了论云:支提,此云净处。」行事钞下二曰:「杂心云:有舍利名塔,无者名支提。塔或名塔婆,或云偷婆,此云冢,亦云方坟。支提云庙,庙者貌也。」玄应音义六曰:「诸经论中,或作薮斗波,或作塔婆,或作兜婆,或云偷婆,或言苏偷婆,或作支提浮都,亦言支提浮图,皆讹略也。正言窣堵波,此译云庙。或云方坟,此义翻也。或云大冢,或云聚相,谓累石等高以为相也。」西域记一曰:「窣堵波,即旧所谓浮图也。又曰鍮婆,又曰塔婆,又曰私鍮簸,又曰数斗波,皆讹也。」法华文句记三曰:「新云窣睹波,此云高显,方坟,义立也。谓安置身骨处也。」寄归传三曰:「大师世尊既涅槃后,人天并集以火焚之。(中略)即名此处以为制底。」塔有显密二教之别。显教以为揭高德之标帜,即所谓墓标,故限于佛乃至有德之比丘。密教以为大日如来之三昧耶形。五轮塔是佛体。非墓标。因而许为结缘追福。建于一般僧俗之墓处,俗曰石塔、塔婆、窣堵波者,指此五轮塔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一种形高而尖的建筑物,由五级到十几级不等,藏佛遗骨的叫做塔,不藏遗骨的则叫做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