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五霸  拼音:wǔ bà
春秋时列国诸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强大而雄霸一时,史称为「五霸」。也作「五伯」、「伍伯」。
分類:五霸
《漢語大詞典》:五伯
(1).同“ 五百 ”。新唐书·苏世长传:“初在 陕 ,邑里犯法不能禁,乃引咎自挞于廛,五伯疾其诡,鞭之流血, 世长 不胜痛,呼而走,人笑其不情。” 宋 岳柯 桯史·蠲毒图:“﹝ 王涇 ﹞减死黥流,杖脊朝天门,中使涖焉,方覬其速毙, 涇 货五伯下其手,卒得活。”
(2).指 东汉 邓彪 等五人,因字号中皆带“伯”字,故称。后汉书·邓彪传“ 邓彪 字 智伯 ……后仕郡,辟公府” 唐 李贤 注引《东观记》:“ 彪 与同郡 宗武伯 、 翟敬伯 、 陈绥伯 、 张弟伯 ,同志好,齐名, 南阳 号曰‘五伯’。”
分類:字号
《國語辭典》:五伯  拼音:wǔ bà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策。秦策一》:「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也作「五霸」、「伍伯」。
《國語辭典》:春秋五霸  拼音:chūn qiū wǔ bà
春秋时代担任领导地位的五位诸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國語辭典》:三五  拼音:sān wǔ
1.十五日。《礼记。礼运》:「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唐。孔颖达。正义:「是以三五十五日而得盈满,又三五十五日而亏阙也。」后多用来指阴历十五日。《文选。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
2.三心五噣。心宿三星,噣有五星,故称为「三五」。《诗经。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3.三王五伯。《楚辞。屈原。九章。抽思》:「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
4.三皇五帝。《楚辞。刘向。九叹。思古》:「背三五之典刑兮,绝洪范之辟纪。」
5.三辰五星。《史记。卷二七。天官书》:「为天数者,必通三五。」唐。司马贞。索隐:「三谓三辰,五谓五星。」
6.三正五行。《后汉书。卷三○下。郎顗襄楷列传。郎顗》:「臣闻天道不远,三五复反。」章怀太子注引宋均曰:「『三,三正也。五,五行也。三正五行,王者改代之际会也。』」
7.约计的少数。唐。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水浒传》第二回:「只带三五个做伴,将了朴刀,各跨口腰刀,不骑鞍马,步行下山,径来到史家庄上。」
《國語辭典》:九宫(九宮)  拼音:jiǔ gōng
1.元曲常用的九种宫调,有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等。也称为「南北九宫」。
2.九宫格的简称。参见「九宫格」条。
3.术数用语。指九个方位。东汉以前的易纬家以八卦之宫,加上中央,合称为「九宫」。《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臣闻圣人明审律历以定吉凶,重之以卜筮,杂之以九宫。」
4.象棋术语。指棋盘上由斜交叉线构成的「米」字形方格。是「将」、「帅」及「士」活动的区域。
《國語辭典》:小白  拼音:xiǎo bái
春秋时齐桓公的名字。参见「齐桓公」条。
《國語辭典》:桓文  拼音:huán wén
春秋五霸中齐桓公与晋文公的合称。《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传》:「上显忠义,下除凶害,此桓文之事也。」
《漢語大詞典》:文襄
(1). 春秋 五霸中的 晋文公 与 宋襄公 的并称。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二方之於上国,亦犹 秦繆 、 楚庄 ,与 文 襄 而并霸。”
(2). 春秋 时的 晋文公 与 晋襄公 的并称。国语·晋语八:“世及 武子 ,佐 文 襄 为诸侯,诸侯无二心。”
《漢語大詞典》:五伯长(五伯長)
春秋 五霸之长。指 齐桓公 。伯,通“ 霸 ”。荀子·王霸:“﹝ 齐桓公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长。”吕氏春秋·贵公:“ 桓公 行公去私恶,用 管子 而为五伯长。”
《漢語大詞典》:桓缪(桓繆)
春秋 五霸中 齐桓公 和 秦缪公 的并称。繆,通“ 穆 ”。《楚辞·九章·惜往日》:“不逢 汤 武 与 桓 繆 兮,世孰云而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