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三五 拼音:sān wǔ
1.十五日。《礼记。礼运》:「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唐。孔颖达。正义:「是以三五十五日而得盈满,又三五十五日而亏阙也。」后多用来指阴历十五日。《文选。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
2.三心五噣。心宿三星,噣有五星,故称为「三五」。《诗经。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3.三王五伯。《楚辞。屈原。九章。抽思》:「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
4.三皇五帝。《楚辞。刘向。九叹。思古》:「背三五之典刑兮,绝洪范之辟纪。」
5.三辰五星。《史记。卷二七。天官书》:「为天数者,必通三五。」唐。司马贞。索隐:「三谓三辰,五谓五星。」
6.三正五行。《后汉书。卷三○下。郎顗襄楷列传。郎顗》:「臣闻天道不远,三五复反。」章怀太子注引宋均曰:「『三,三正也。五,五行也。三正五行,王者改代之际会也。』」
7.约计的少数。唐。李白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水浒传》第二回:「只带三五个做伴,将了朴刀,各跨口腰刀,不骑鞍马,步行下山,径来到史家庄上。」
2.三心五噣。心宿三星,噣有五星,故称为「三五」。《诗经。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3.三王五伯。《楚辞。屈原。九章。抽思》:「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
4.三皇五帝。《楚辞。刘向。九叹。思古》:「背三五之典刑兮,绝洪范之辟纪。」
5.三辰五星。《史记。卷二七。天官书》:「为天数者,必通三五。」唐。司马贞。索隐:「三谓三辰,五谓五星。」
6.三正五行。《后汉书。卷三○下。郎顗襄楷列传。郎顗》:「臣闻天道不远,三五复反。」章怀太子注引宋均曰:「『三,三正也。五,五行也。三正五行,王者改代之际会也。』」
7.约计的少数。唐。李白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水浒传》第二回:「只带三五个做伴,将了朴刀,各跨口腰刀,不骑鞍马,步行下山,径来到史家庄上。」
《國語辭典》:九宫(九宮) 拼音:jiǔ gōng
1.元曲常用的九种宫调,有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等。也称为「南北九宫」。
2.九宫格的简称。参见「九宫格」条。
3.术数用语。指九个方位。东汉以前的易纬家以八卦之宫,加上中央,合称为「九宫」。《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臣闻圣人明审律历以定吉凶,重之以卜筮,杂之以九宫。」
4.象棋术语。指棋盘上由斜交叉线构成的「米」字形方格。是「将」、「帅」及「士」活动的区域。
2.九宫格的简称。参见「九宫格」条。
3.术数用语。指九个方位。东汉以前的易纬家以八卦之宫,加上中央,合称为「九宫」。《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臣闻圣人明审律历以定吉凶,重之以卜筮,杂之以九宫。」
4.象棋术语。指棋盘上由斜交叉线构成的「米」字形方格。是「将」、「帅」及「士」活动的区域。
《漢語大詞典》:甸服
(1).古制称离王城五百里的区域。《书·禹贡》:“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五百里甸服。” 孔 传:“规方千里之内谓之甸服,为天子服治田,去王城面五百里。” 蔡沉 集传:“甸服,畿内之地也……五百里者,王城之外,四面皆五百里也。”《汉书·王莽传中》:“公作甸服,是为维城。” 颜师古 注:“《禹贡》去王城四百里纳粟,五百里纳米,皆在甸服之内。”
(2).为“九服”之一,指王畿外方五百里至千里之间的地区。《周礼·夏官·职方氏》:“方千里曰王畿,其外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五百里曰甸服。”
(3).泛指京城附近的地方。 唐 张乔 《华山》诗:“澄凝临甸服,险固束神都。”《新五代史·杂传二·李茂贞》:“但虑军情忽变,戎马难羈,徒令甸服生灵,因兹受弊。” 清 钱谦益 《直隶河间府青县知县杨应震授文林郎制》:“矧於甸服,近在 扶风 ,当吾择官忧民之际,安有尤异之政,蔽不上闻者哉!”
(2).为“九服”之一,指王畿外方五百里至千里之间的地区。《周礼·夏官·职方氏》:“方千里曰王畿,其外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五百里曰甸服。”
(3).泛指京城附近的地方。 唐 张乔 《华山》诗:“澄凝临甸服,险固束神都。”《新五代史·杂传二·李茂贞》:“但虑军情忽变,戎马难羈,徒令甸服生灵,因兹受弊。” 清 钱谦益 《直隶河间府青县知县杨应震授文林郎制》:“矧於甸服,近在 扶风 ,当吾择官忧民之际,安有尤异之政,蔽不上闻者哉!”
《漢語大詞典》:百弓
五百尺。弓,丈量土地的计算单位,每弓合营造尺五尺。亦借指百弓土地。 宋 陆游 《自东泾度小岭闻有地可卜庵喜而有赋》:“小岭西南烟水间,颇闻有地百弓宽。” 宋 张孝祥 《浣溪沙·烟水亭蔡定夫置酒》词:“乞我百弓真可老,为公一饮醉忘归。”
《漢語大詞典》:一服
(1).一件衣服。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此俗之伤破人伦,剧於寇贼之来,不能经久,岂所损坏一服而已?”
(2).特指一袭章服。《晋书·舆服志》:“侍祠天地明堂,皆冠旒冕,兼五冕之制,一服而已。”
(3).古以王畿外每五百里谓之“一服”。《左传·桓公二年》“今 晋 ,甸侯也”唐 孔颖达 疏:“ 周公 斥九大州,广土万里,制为九服。邦畿方千里,其外每五百里谓之一服。”
(4).服一次药。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若服玉屑者,宜十日輒一服,雄黄丹砂各一刀圭。”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早春病中书事》诗:“药须勤一服,春莫累多情。”
(5).指中药的一剂或一帖。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三:“虚热上攻,只消一服清凉散。”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一折:“我浑家善治急心疼,领他到家中,与他一服药吃。”
(2).特指一袭章服。《晋书·舆服志》:“侍祠天地明堂,皆冠旒冕,兼五冕之制,一服而已。”
(3).古以王畿外每五百里谓之“一服”。《左传·桓公二年》“今 晋 ,甸侯也”唐 孔颖达 疏:“ 周公 斥九大州,广土万里,制为九服。邦畿方千里,其外每五百里谓之一服。”
(4).服一次药。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若服玉屑者,宜十日輒一服,雄黄丹砂各一刀圭。”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早春病中书事》诗:“药须勤一服,春莫累多情。”
(5).指中药的一剂或一帖。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三:“虚热上攻,只消一服清凉散。”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一折:“我浑家善治急心疼,领他到家中,与他一服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