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役满(役滿)
清 制,各衙门书吏供职满五年,得分别情况,或考或免,谓之役满。役满人员由吏部铨定选用。参阅《清会典·吏部六·铨政》
《国语辞典》:金朝  拼音:jīn cháo
朝代名。(西元1115~1234)宋徽宗政和五年,女真酋长完颜阿骨打称帝,国号金。后被蒙古所灭。
《漢語大詞典》:子午道
古隘道名。 汉平帝 元始 五年开辟的 关中 到 汉中 的南北通道。汉书·王莽传上:“ 子午道 ,从 杜陵 直絶 南山 ,径 汉中 。” 颜师古 注:“子,北方也;午,南方也。言通南北道相当,故谓之子午耳。”
《漢語大詞典》:遍省
周 天子遣使省问诸侯之礼。天子巡守后五年所举者,称“徧省”。详“ 徧存 ”。
《漢語大詞典》:遍存
周 天子遣使间岁存问诸侯之礼。天子巡守之明年所举者,称“徧存”。周礼·秋官·大行人:“王之所以抚邦国诸侯者,岁徧存,三岁徧覜,五岁徧省。” 郑玄 注:“存、覜、省者,王使臣於诸侯之礼。所谓间问也。岁者,巡守之明岁,以为始也。” 孙诒让 正义:“説文·子部云:‘存,恤问也。’尔雅·释詁云:‘在、存、省、视,察也。’又云:‘覜,视也。’广雅·释詁云:‘省,视也。’三者训义略同,随事立名耳。云‘所谓閒问也’者,谓三者通为閒问,以其皆閒岁一举也。”
《漢語大詞典》:统天历(統天曆)
历法名。 宋宁宗 庆元 五年施行, 杨忠辅 创制。宋史·律历志十五:“﹝ 庆元 ﹞五年,监察御史 张巖 论 冯履 唱为詖辞,罢去。詔通历算者具名来上,及 忠辅 历成,宰臣 京鏜 上进,赐名《统天》,颁之。” 陈遵妫 《中国天文学史·两宋天文学》:“《统天历》实际上废除了上元纪年,是我国历法的一个进步的措施,《统天历》以一年等于365.2425日,和现行公历回归年长度一样,但比 格里高利 早了三个多世纪,《统天历》还提出了回归年长度有消长的概念,这也要比 欧洲 早得多。不过《统天历》的这些改革,直到 元 代的《授时历》才得实现。”
《国语辞典》:五专(五专)  拼音:wǔ zhuān
五年制的专科学校。以国民中学或已立案之私立初级中学毕业,或具同等学力的学生为招收对象。以专业课程为重点,培养实用专业的人才为目的。修业期限五年。
《漢語大詞典》:市易法
宋 王安石 新法之一。 宋神宗 熙宁 五年(公元1072年)颁布实施,于 汴京 设都市易司,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由于守旧派的反对,市易法于 元丰 八年(1085年)后陆续废除。
《漢語大詞典》:闰双(閏雙)
农历三年一闰,五年再闰,再闰称为闰双。 宋 洪迈 容斋四笔·月双闰双:“以五年再闰为闰双。”
《漢語大詞典》:仁寿宫(仁壽宫)
宫殿名。 隋 开皇 十三年建, 唐 贞观 五年改为 九成宫 。故址在今 陕西 麟游县 境内。隋书·高祖纪下:“﹝ 开皇 ﹞十三年……二月丙子,詔营 仁寿宫 。”旧唐书·地理志一:“ 义寧 元年,於 仁寿宫 置 凤栖郡 及 麟游县 …… 太宗 改 仁寿宫 为 九成宫 。”
《漢語大詞典》:金律
(1). 金 代的法典。 金熙宗 皇统 五年(公元1145年)颁行《皇统制》,后经数次修订,迄 章宗 泰和 二年(公元1202年)颁行《泰和律令敕条格式》,是 金 代最大的一部法典。全文已失传。元史·刑法志一:“元兴,其初未有法守,百司断理狱讼,循用 金 律,颇伤严刻。”
(2).指黄金分割。谓各部分互成适当比例的规律。 茅盾 《幻灭》一:“你不能指出 静女士 面庞上身体上的那一部分是如何的合于 希腊 的美的金律。”
《漢語大詞典》:五繇
犹五卜。古代帝王巡狩,预卜五年,以占吉凶。文选·班固〈典引〉:“既感羣后之讜辞,又悉经五繇之硕虑矣。” 李善 注引 蔡邕 曰:“繇,占也。王者巡狩,预卜五年,岁习其祥,习则行,不则修德而改卜。言天下已举五卜之占,而习吉也。”宋书·谢庄传:“感五繇之程符,鉴羣后之荐典。”
《漢語大詞典》:传法院(傳法院)
宋 代翻译佛经的机构。 太平兴国 五年于 太平兴国寺 大殿西建译经院,八年改为传法院。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库务职局《宋会要辑稿·道释·传法院》
《漢語大詞典》:秘阁帖(秘閣帖)
帖名。凡十卷。 宋 元祐 五年秘书省 邓洵武 、 孙谔 等请旨乞以《淳化阁帖》所未备之前代遗墨刻之,至 建中靖国 元年毕工,历十二年而成,凡费缗钱一百十五万。参阅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宋刻》
《漢語大詞典》:三大户
后周 显德 五年,令乡村中以百户为一团,每团选三大户为耆长,察民家之姦盗,均民田之耗登。见文献通考·职役一。后因称耆长为三大户。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一:“ 罕 曰:‘贼者多以庄客,何以御之?’仍召每村三大户,与之帖,使人募壮丁二百。” 宋 苏辙 《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 嘉祐 以前,长名衙前除差三大户外,许免其餘色役。”
《漢語大詞典》:银圆局(銀圓局)
清 代铸造银币的机关。 光绪 十四、五年间(1888-1889)首先设立于 广东 ,其他各省陆续设立。 光绪 三十一年(1905年) 天津 造币厂成立后,各省银元局改为该厂的分厂。